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理论计算方法

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理论计算方法

! Dg· lGZ = #g y'B(x)A( x)cx - Dg OGSin" L (1)
其中:L 为船长;Dg 为船舶质量;OG 即为船舶重 心在随船坐标系中的垂向位置 zG;# 为水的密度; g 为重力加速度 . 右式中第一项为环绕船体固定 坐标系原点 O 的形状复原力矩,它是绕船体周围 的水压力而引起的;第二项是由于船舶重量引起 的复原力矩,称为质量复原力矩 . 求解式(1)的关 键是求横剖面面积 A( x)和横剖面的中心在惯性
y z 中y 轴和z 轴方向的坐标值的计算可以像下文
所论述的那样来求解 . 在这 20 等份中取第 i 等份
内插法同样可以计算出 6( zx)的大小 . 紧接着计 算 6( zx)与 y( zx)的差,若其差值小于一个很小的 数,比如说 0 . 001,如若是,则此时的 x ·( dm T')/ I 即是需要求解的 zS 的大小;如若不成立,则 继续运 用 逐 步 逼 近 计 算 方 法 计 算 直 到 y( zx)-
" 收稿日期:2003-10-03. 基金项目:交通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项目(95050531). 作者简介:李子富(1973-),男,四川大竹人,硕士研究生 .
10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第 30 卷
性,而是以稳性力臂值 lGZ 直接反映船舶大倾角 稳性,大倾角稳性的大小仍然取决于恢复力矩 M 的大小[3]即 M = Dg· lGZ . 因此,计算 lGZ 值的大 小是关键 . 过去计算大横倾角稳性力臂值 lGZ 的 方法有:A·H·克雷洛夫方法、积分曲线法和求积 仪法[4],以及造船部门所用的假定重心法 . A·H· 克雷洛夫方法要求首先在透明蜡纸上画出船舶计 算水线的格子线和垂直格子线的垂线,然后,再沿 每一水线量取每个横剖面的入水纵坐标和出水纵 坐标的方法来计算;求积仪法也是要用到具体的 仪器才能进行计算,这些方法在当时科技不发达 的时代是适用的,它们都要借助一定的仪器或利 用作图法来求解,并且没有考虑在横摇过程当中 由于船舶首尾不对称造成的纵倾;假定重心法是 在已知 KN 曲线的基础上,根据船舶装载状态下 的排水体积查出此状态的 KN 值,然后,再根据此 装载状态的重心位置求出静稳性力臂值,此方法 对于船舶操纵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这种 方法在开发六自由度的船舶操纵模拟器以及后续 讨论波浪中船舶的大倾角横摇稳性方面就显得不 那么适用了 . 本文提出新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已知 船舶型线图以及船舶参数和装载情况下利用计算 机快速地计算出静稳性力臂,并且不用绘制等容 积水线或者作图 . 1.2 新的计算方法
由于船舶横摇运动是非对称运动,船舶的左 右吃水并不相同,所以不能再以简单的吃水来衡 量,由此引入一个概念 ——— 浸深 . 设 A( x)为船舶 瞬时横截面的浸水面积,A( x)与船舶的状态有 关[5],如图 (1 a)所示 . 设横倾水线与船型交点为 zp 和 zS,本文中称之为船舶左舷和右舷的浸深,它 们是纵倾角!、横摇角" 和瞬时吃水 T' 的函数 . 在 zp 和 zS 以及船舶姿态参数!、"和瞬时吃水 T' 已知 的情况下,复原力矩由下式提供:
图 l 船舶不同横倾角时的横剖面状态及其求解示意图
然而,在 求 解 zp 时 首 先 判 断 的 是 关 系 式:
T' / ta(n !)> 6(0)是否成立,其中 6(0)表示吃水 为 0 时的横剖面半宽,如果成立就利用图 (l a)或
的方法求得用 zh 和# 表 示 的 zp 和 zS,进 而 求 出 A( x),接着把 A( x)带入式(3). 然后运用 Matiab 中的 fSOive 函数迭代求解所编的 m 函数,这样就
关系式 T' / ta(n !)> 6(0)不成立时,再判断 zh 是 否大于 T,如若不大于则 zp 就等于 T[如图 (l c)所 示],反之则利用图 (l c)进行求解,对于这种情
况,首先是把 zh 分成 I 等分,在利用逐步逼近法求 解 zp 时,要注意:在坐标系 y 'z 中,当 z ! zh - T 时,T' ! 0,此时水线面半宽始终为零 . 求得 zp 和 zS 这两 个 值 以 后 就 可 以 把 它 们 带 入 式(2)求 出
初稳心 M,半径为初稳心半径 rBM; 然而,大倾角稳性是指船舶横倾角超过 10
~ 15 时的稳性,当横倾角增大时两浮力作用线 并不交在定点 M 上,而是离 M 点较远,并且船舶 横倾前后两水线面对于横倾轴的惯性矩数值发生 了变化,稳心半径也发生了变化,不同横倾角时横 稳心点 M 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这是由于水线上下 两部分船体形状所决定的 . 因此大倾角横倾时就 不能再运用小倾角横倾时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了, 并且也不能用初稳性高度 ZGM 值来表示大倾角稳
文章编号:1006-773(6 2004)01-0009-05
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理论计算方法"
李子富,杨盐生,杜嘉立
(大连海事大学 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对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船舶发生大倾角横摇时的静
稳性力臂的计算方法,在运用逐步逼近法计算每个横剖面的左右侧的浸深时,考虑了在横摇过程中由于船舶 首尾不对称造成的纵倾对每个横剖面浸深的影响,然后,根据重力与浮力平衡、纵倾力矩之后为零这两个条 件,运用 Matlab 数学工具语言的迭代算法求出了纵倾角,以及水线面修正层厚度,进而绘出了静稳性力臂曲 线 . 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
图 (l b)进行计算,否则用图 (l c)或图 (l c)进行 计算 . 在用图 (l a)或图 (l b)计算 zp 时,把 T' 分成 I 等分,其计算方法与上文论述的求解 zS 的过程 一样 . 在利用图 (l c)或图 (l c)进行计算时,如果 倾斜水线面与横剖面的左侧没有交点而是与横剖
变换的关系为:
y'B( x) = yB( x)cOS! - zB( x)Sin! (6) 由此可知为了能够求得 y'B(x)的值就要求出 yB(x) 和 zB( x)的值 . 为了能够求出 yB( x)和 zB( x)的值,如 图 (l f)所示,对于任意一横剖面,利用上文所述
的方法可以求得 zp 和 zS 的值,先利用梯形法则求
出吃水为 T' - zp 时的面积,设其为 A',这部分的
面积中心在坐标系 y z 中的坐标值为(0,- zp -
l( 2
T'
-
zp )-
zh),根据这两个的值将
zp 和 zS
之间
所夹横剖面部分分成 20 等分,则每一等分 z 轴方
向上的高度为( zp + zS)/ 20;当然也可以分成大于 20 等分,则 每 一 等 份 的 中 心 在 随 船 运 动 坐 标 系
(1 a)可以作为式(2)的图解,但是当横倾角较大
时应考虑图 (1 b)、图 (1 c)和图 (1 c)等三种情况 .
要解式(2)就必须求出 zp 和zS 的值,只要求出了 zp 和 zS 的解,y'B(x)的解也可以求出 .
在具体求解 A( x)时,按照通常做法把船体
分为 21 站位,每个站位对应着一个横剖面,其中
A( x)的值 . 因为横倾的船舶在静水中时,满足作
用在船体 浸 水 部 分 的 浮 力 和 船 体 的 质 量 必 须 平
衡,纵倾力矩必须为零 . 即满足
"

-
"g
xfA( x)c x
xa
+
Dg
=
0
"

xfxA( x)c x
xa
=
0
(5)
运用 Matiab 数学工具语言编一个 m 函数,这
第l期
李子富,等: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理论计算方法
ll
6( zx)小于既定的一个很小的数 . 当关系式 ! < arcta[n( dm - T')/ (6 dm)]不 成 立 时,利 用 图
(l a)、图 (l c)或图 (l c)计算 zS 时,从图上可以看 出无论是利用这三个图中的哪一个图来求解,都 可以用等式:zS = dm - T' 来求解 zS .
其中:T0 为没有发生纵倾和横倾时的平吃水 . 从 型值表中利用内插法可以计算出瞬时吃水为 T'
的水 线 面 半 宽 6( T'). 然 后 判 断 关 系 式 " < arcta[n( dm - T')/ 6( dm)]是否成立,如若成立则
用图 (1 a)来求解 zS,如若不成立则用图 (1 b)、图 (1 c)或图 (1 c)来求解,利用图 (1 a)求解 zS 时,把 dm - T' 分成 I 等分,I 的大小视所需求解的 zS 的
第 i 个横剖面如图 (1 e)所示 . 本文首先假设 zh 为 已知(对于每个横剖面来说 zh 的值是相同的),纵 倾角!也为已知 . 当船舶发生横倾后,对于此横剖 面来说,图 (1 e)有
T' = T - zh
(3)
其中:每个横剖面在船舶发生纵倾后没有横倾时
的静吃水 T 满足
T = T0 -( L / 20)(11 - i)ta(n !) (4)
坐标系下的坐标 y'B(x),其中 A( x)可以用下式来 计算[6]:
T
0
0
! ! ! A( x)= 26( z)cz + 6( z)cz + 6( z)cz +
0
zp
zS
(2 zS)]tan"
(2)
其中:6( z)是水线半宽,T 为考虑纵倾而没有考
虑横倾时的每个横截面的静吃水 . 一般情况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