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案例:春秋战国时期,季梁在太行山下碰到一个人面朝北坐在自己的马车上,他告诉季梁说,他要到楚国去。
季梁对他说:您到楚国,楚国在南面,您为什么面向北走呢?那人说:我的马好。
季梁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那人说:我的路费很充足。
季梁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那人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
驾车的人不管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越远。
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条件越好,花的力气越大,离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越远,越容易犯错误。
政治鉴别能力对公务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国家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是《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中规定的九种能力之一。
政治鉴别能力,即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我国公务员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的重要力量。
公务员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处理各种各样的公共事务,做出大大小小的决定。
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关系到国家管理的优劣和效率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的维护和保证。
正如古语所言:“官贤则民先受其利,官不仁则民先受其苦”。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社会错综复杂,每天每时都会有新情况、新问题发生,时刻考验着国家公务员应对事态的能力。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高低,因此,提高广大公务员素质和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乃当务之急。
中央党校哲学部的毛卫平教授指出,现在有的人随心所欲自搞一套,不认真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不仅损害国家的全局利益,而且侵犯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缺乏政治鉴别力的突出表现。
政治鉴别能力是国家公务员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要清醒地判断政治形势,认真执行政策。
考察一个人的政治鉴别能力,应当把考察在重大问题上和关键时刻的表现与对日常细节的观察结合起来。
在考察中,要防止先入为主和只听其言而不重视考察其实际表现。
政治鉴别能力通常表现为:1.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3.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4.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内容及要求(一)政治鉴别能力及政治敏锐性概念界定1.政治鉴别能力:是指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外各种政治现象、政治事件、政治关系、政治形势、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等从政治上进行鉴别、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能力。
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政治经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综合运用。
简单地讲,政治鉴别能力是指人们善于从政治上分清是非的能力。
2.政治敏锐性,是指见微知著,从局部、萌芽状态迅速洞察其本质,“风起于青萍之末”,就能迅速而敏捷、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准确地洞察问题的本质,判明利害,把握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和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的能力。
(二)新时期的公务员在政治鉴别能力方面应符合的要求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并且对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新时期的公务员在政治鉴别能力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1.理论要求公务员要有相应的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上的。
公务员只有系统认真地学习马列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才能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任何政治风浪中站稳脚跟。
2.观念要求政治鉴别能力作为公务员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道德观的熏陶与影响。
因此,要提高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3.实践要求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高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育的目的也是为了付诸实践。
它包括:(1)对大是大非的辨别能力,即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站在全党全国的大局上、从人民利益的出发点来观察辨别是非,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坚持党性原则,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支持正确的,毫不含糊地反对错误的。
(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考察和审视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的现象,抓住其本质,正确地确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
(3)洞察事物的能力。
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事物的要害,果断地进行处置,这是衡量公务员是否具有政治鉴别能力和敏锐性的重要标志。
对于复杂的事物,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周密细致地观察和洞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面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这股热、那个潮,这阵风、那层浪,必须避免只从现象和形式上去判断,要防止被假象所迷惑,决不能“跟着感觉走”。
(4)政策分析、决策与执行能力。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依赖于广大公务员的实践。
而一个公务员是否有政治鉴别能力以及政治鉴别能力的强弱,最终体现在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钊政策以及上级决策能力的实践中。
作为一名现代公务员,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策分析,并根据政策分析的结果科学决策,而且要善于把决策贯彻到实践中。
二、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重要性(一)提高政治鉴别力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政治鉴别力是反映人们能够清楚地对(国家或社会)重要公共利益的决策和分配活动做出准确观察、辨别、判断的本领和技能。
政治鉴别力包括政治判断能力、政治责任能力、拒腐防变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政治预见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都要求讲政治。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这就有个政治鉴别问题,有个政治鉴别力的问题。
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条件。
(二)政治鉴别力是科学判断形势的前提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表现为能科学判断形势,这是执政能力的基础性要素。
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判断是执政党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党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创造性,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改革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呈现出复杂的多元化趋势,社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及价值选择的多元化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国际上各种势力、思潮、思想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既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又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分析判断形势呢?其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不具备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很难做到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判断。
因此,政治鉴别力是科学判断形势的前提。
(三)政治鉴别力是驾驭市场经济的方向盘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善于驾驭市场经济是我们党执政能力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借鉴,需要进行长期的开创性探索。
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够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判断出哪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必须摒弃的,善于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有一个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鉴别力的问题。
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把握机遇的本领,能敏锐地抓住短暂的历史大转变时机,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推进经济发展。
(四)政治鉴别力是应对复杂局面的依据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当今世界来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界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突发事件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增多,我们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执政环境。
怎样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沉着应对,趋利避害,有所作为,首先需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
其次,要进行严谨的分析,并做出科学的判断。
只有在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局面,才能制定出趋利避害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正确协调、整合各种不同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真正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政治鉴别力是依法执政的保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实现党的执政意图,是现代政党执政的基本特征。
党的各级组织如何把党的意志通过立法机关上升为法律意志,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这就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具备政治预见能力和政治判断能力,将党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意识,这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关键性措施。
只有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树立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的观念,才能自觉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模范;才能把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纳入法治的轨道。
(六)政治鉴别力是善于总揽全局的关键党的执政能力综合体现在是否善于总揽全局。
总揽全局必须善于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抓好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首先判断出什么是方向,哪些是大事是关键。
要能够观察时局、分析大局,进而判断形势,然后找准方向。
这些都需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党总揽全局的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才能协调各方,使党和国家政权组织、行政组织、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良性互动,明确相互之间的职责分工和职能划分。
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及人民团体的职能作用,真正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培养、提高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途径(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1.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学习。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这些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
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为人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也是各级公务员管理国家事务、处理社会事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