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热轧带钢设备及控制04(立辊轧机)
三、热轧带钢设备及控制04(立辊轧机)
调宽:
解放连铸的能力 大幅度减宽
水平辊轧机轧制
调宽量:300mm
立辊+水平辊轧制过程 立辊轧制程
控宽: AWC、SCC
提高轧件全长宽度精度,
水平辊轧机轧制
在水平辊轧机轧制后 形成鱼尾
鱼尾
减少切损
立辊轧制中的不均匀变形
热带粗轧机组坯料变形特点
• •
头尾部:轧件收缩 中部:变形不能深透 形成“狗骨” 率
主要组成:机架、立辊、电机、减速机、传动轴、辊缝调整/压下机构、 接轴提升/平 衡机构 立辊的使用:多道次可逆轧制中 奇道次使用 偶道次立辊打开
主要参数:辊径: 1000~1200mm 轧制力: 300~500吨 轧制速度:0~6.5m/s 主电机:2000kw
立辊轧机
立辊轧机的组成结构(立式电机) 接轴平衡
头部失宽
头部失宽
板坯
板卷
粗轧机外形
普通轧制过程 立辊辊缝变化过程
b 立辊短行程轧制过程
平辊立辊和孔型立辊的立辊轧制: 使用带孔性轧辊使变形深透 提高减宽效率
粗轧区的宽度控制的配置: AWC: RF-AWC FF-AWC SSC:
影响宽度精度的因素:
坯料:宽度、厚度波动 加热温度波动 张力波动
粗轧宽度控制效果
无AWC
有AWC
本卷内的变化 板卷宽度记录 本卷内的变化
经平辊轧制形成“舌形” 或“鱼尾” 经平辊轧制后再次宽展,降低调宽效
立辊头部失宽现象的形成
板坯立轧咬入阶段
的FEM模拟计算
结果
0 咬入接触瞬时
6 轧件出变形区
10 形成稳定轧制
不同的坯料头部形状
舌头
理想头尾
鱼尾
宽度压下量对头尾形状的影响
短行程控制原理:
为了消除轧件头部的失宽现象
立辊短行程控制原理:
1.7粗轧机
• • • • 作用:将出炉板坯轧制成要求厚度、宽度中间坯,给精轧机供料。 板坯135~270mm,中间坯20~60mm 特点:高温大压下;辊径大 分类:可逆轧机:开口度大,多道次,做压下量大。 不可逆轧机 :只轧1道次 2辊:辊径大,咬入角大,压下量大,位于轧线前部,轧件较厚。 4辊:辊径较小,轧机刚度大,轧件较薄, 粗轧机组成:立辊轧机、平辊轧机、除鳞水梁、机架辊、进出口导板等
•
宝钢2050粗轧机
粗轧机组成
粗轧机
1.7.1立辊轧机(Edger) • • • 位置:粗轧平辊轧机前 一般立辊:板坯齐边,调整宽展量,改善边部质量。 电机小,侧压量小,控制精度不高。 带AWC功能的重型立辊:板坯调宽(AWC),头尾形状控制(SSC) 电机功率大,侧压量大 (减宽量50mm)
主减速机
主电机 接轴
立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立式电机的立辊轧机结构示意
卧式电机的立辊轧机结构
热轧带钢宽度控制
热轧带钢宽度变化的规律
1 板坯头尾的收缩
由边部侧压引起
2 斜梢,由温度头 高尾低引起,温 度高宽展大 3 宽度波动,由水
印等引起
4 扩展,由端部
自由变形引起
立辊调宽和压力机调宽特点的对比
调宽压力机加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