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动眼睡眠障碍
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原发性RBD:相对罕见,总患病率约 1.6%,可不伴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 与功能障碍。 • 继发性RBD:脑血管损伤、脑干肿瘤、 脱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 统变性疾病等。
PD患者通过病史采集和PSG记录的方式发现伴 发RBD达60%。 MSA患者中睡眠障碍非常常见,如睡眠减少和 不连续性、日间嗜睡、RBD、喘鸣以及睡眠相 关呼吸障碍等。伴发RBD高达90.5-100%,可 能是由于MSA病灶较广泛,并较多地累及了 参与REM睡眠期肌肉弛缓的脑干结构。
快速眼动期睡 眠行为障碍
• 正常睡眠的生理周期按睡眠深浅程度分 为Ⅰ‐Ⅴ期。Ⅰ‐Ⅳ期:非快动眼睡眠 期,其中Ⅰ‐Ⅱ为浅睡眠,Ⅲ期为中等 深度睡眠,Ⅳ期为深睡期;
• Ⅴ期:随着睡眠程度的加深,睡眠逐渐 进入Ⅴ期,即快动眼(rapid-eyemovemen,REM)睡眠期。
• REM期多导睡眠图(PSG)表现低频混 合频率脑电活动、快速眼球运动和肌张 力弛缓。
RBD的特征是REM睡眠中反复出现肌张力 不消失的现象,并出现与梦的内容有关 的复杂运动和发声行为。 临床表现为在生动梦境中出现特征性暴力 行为发作,如拳打脚踢、翻滚、跳跃等, 可自伤或伤睡眠关系密切,包括黑质纹 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蓝斑-蓝 斑下区复合体(去甲肾上腺素能或胆碱 能神经元)、脊束核(五羟色胺能神经 元)、脚桥核/背侧被盖核(胆碱能神 经元)等。 • 其次边缘系统也可能参与了RBD的发病。
• RBD诊断必须根据临床表现和多导睡眠 描记图(PSG)。
RBD患者的多导睡眠生理监测有以下电生 理特征: • 下颌肌电图显示张力过度增强;
• 在下颌或肢体肌电图存在过多的位相性 抽动,并伴有异常行为; • REM期脑电图不应有癫痫波。
RBD诊断标准:
. PSG显示:REM睡眠期间肌肉失弛缓; • 至少满足以下一项:既往存在与睡眠相关的、 具有伤害性或潜在伤害性的行为如梦境扮演行 为,和(或)PSG显示存在REM期的异常行为; • 脑电图显示:REM期无癫痫样放电; • 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神经系统器 质性疾病、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