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孟之道PPT课件

孔孟之道PPT课件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 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 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 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家世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 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 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 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贵族微子启于商丘建立 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 位,这就是其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 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 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 到鲁国的陬邑定居。木金父生叔梁纥,叔梁 纥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颜回简介
❖ 颜回(公元前521年4月25日辰时-公元前481年),字子渊,春秋末 期鲁国曲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 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 “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 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 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帝 王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后来,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 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
“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 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 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 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 《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 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 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 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 《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 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 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概览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 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字号 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 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记载,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 孙子孔汲。《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 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 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 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 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 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 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 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孔孟之道
——谈孔孟的著作与影响
前言——论孔孟
漫漫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名人圣贤,大 部分名人圣பைடு நூலகம்都属于一个学派——儒家。 儒家,从春秋时期一直留传至今。而它的 首创者——孔丘孔老夫子和它的“大护法” 孟轲孟子先生究竟有什么留世著作呢?他 们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孔孟的生平与主要经历
小故事之——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 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 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 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 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 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 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 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 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小故事之—— 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 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 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 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 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 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 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 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 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 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 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孔子
曾子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 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 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 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 《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 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 《论语》。
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 的事了。
二、孔子弟子与门人
孔子及其门下弟子几人 (左:颜回;中:宰予;右:曾子)
❖ 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以下几 人可以说是他的“得意门子”,考据如下:
❖ 四配 复圣:颜回(颜子) 宗圣:曾参(曾子) 述圣:孔伋(子思) 亚圣:孟轲(孟子) ❖ 四科十哲 德行: 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言语: 宰予、端木赐 政事: 冉求、仲由 文学: 言偃、卜商 ❖ 今天,我们来谈谈其中的颜回、曾参和宰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