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清华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第1课认识新朋友1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2.了解教育机器人的组成。

3.理解机器人简单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机器人应用范围。

教学难点:机器人组成。

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你了解机器人吗?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机器人离我们还很遥远吗?今天就让我们与他们面对面地接触,让我们一起步入机器人的神奇世界吧!二、学习指导: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学生思考:(演示板书)1.同学们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为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和各种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

(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1.通过观察刚才的演示,试说明机器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2.机器人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哪些类似的地方?3.通过观察和检测,了解机器人各种模块的结构和作用。

生参与分组,分工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实践操作。

师布置任务1 .了解与机器人进行交流的工具------ 图形化交互式机器人操作平台。

2.学习机器人控制程序的运行。

3.测试机器人进入仿真系统。

师演示步骤,生分组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

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进行实践操作。

1 .思考机器人与电子玩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认识纳英特机器人的组成。

3.尝试操作一个控制程序,尝试控制机器人。

生思考问题,完成实践任务。

五、评价交流。

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提出以下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1 .通过本活动,说一说你对智能机器人理解和设想及体会。

2.你喜欢机器人项目吗?你了解纳英特机器人吗?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机器人,它应具备哪些功能?六、板书设计第1 课认识新朋友课题:第2课无脚走天下1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了解“移动”、“延时”、“停止”、“转向”模块的功能,能看懂程序中的流程图。

2.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或后退,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路程和速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3.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致,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学重点:“移动”、“延时”和“停止”、“转向”模块的使用。

教学难点:认识几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

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展示幻灯片,提出任务,让学生思考:码头、工厂中货物装卸车在做什么运动?生观察,回答。

师问:如果这些工作都交给机器人来做,我们又如何控制机器人呢?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

二、新课教学。

板书:1.机器人的前进。

师演示操作步骤。

(过程略)课题:第2课无脚走天下1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小提示:课题: 第3课我的本领大 1 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1.拖动时,必须将拖动的模块对准“主程序”下方的黑色箭头,当箭头变 成红色时,松开鼠标即可。

2.当输入的数值相同时,机器人前进或后退,否则机器人则转弯,输入的 数值越大,前进的速度越快,最大值只能设为 100。

3.从模块中拖入“延时”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延时5 秒钟。

4.从模块中拖入“停止”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停下来。

5.在编写程序时, 如果主程序中的某个模块不需要, 可以单击选中该模块, 按DEL 键,删除该模块即可。

板书: 2.机器人的倒退。

师:机器人前进或倒退,也就是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倒退时,可将电机设 置成反转。

师演示如何让机器人倒退。

(过程略) 小提示:如果进入仿真测试效果与预期编写的目的不一样(如让机器人前进,测试 结果是机器人倒退),则修改程序中的参数,重新测试,直到正确为止。

请学生自学尝试。

三、 课堂练习:P13页图1-22。

四、 全课总结。

五、 板书设计第 2 课 无脚走天下教学目标:1.学会多次循环模块的使用。

2.能熟练操作“循环”模块和执行器模块。

3.增加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熟练操作“循环”模块和执行器模块。

教学难点:能熟练操作“循环”模块和执行器模块。

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研究如何让机器人完成圆形组合图形让机器人画出一个由圆形组成的图案,观察分析如下:1.观察图3.1中有4个圆形。

2.4个圆形的起点都是在中间位置。

3.如果4个圆形初始角度相同,4个圆形应该重叠。

研究结论:(1)机器人“画”了4个一样的圆形。

(2)每个圆形的初始角度不相同。

(3)第一个圆“画”完了,要转个角度再“画”第二个圆步骤1:把第2课保存的机器人走一个“圆”的程序打开。

步骤2:先把“结束”模块拖到旁边。

步骤3:在“停止电机”模块后面加一个“转向”模块。

步骤4:在控制模块库中选择“多次循环”模块拖到流程图编辑区,放在程课题:第3课我的本领大1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序旁边。

步骤5:把鼠标放在“启动电机”模块上,将流程图程序拖到“多次循环”模块中步骤6:将“多次循环”模块拖到“主程序”模块下连接。

步骤7:把“结束”模块拖到“多次循环”模块下连接。

步骤8:用鼠标右击“转向”模块,把转向速度设置为100,时间设置为0.21 秒,程序编辑完成。

二、问题研究——机器人的本领1.发音模块相当于我们人的语言。

2.显示模块相当于我们书写文字。

3.设置眼睛模块应该就相当于我们人的眼神了。

三、新的尝试——人机对话步骤1:打开第1 课保存的机器人比赛程序。

步骤2:在流程图编辑区,选中“直行”模块连同“结束”模块一起放在“主程序”模块的右侧。

步骤3:把执行器模块库中的“显示”模块拖到流程图编辑区,放在主程序模块下面。

步骤4:右击“显示”模块,打开“显示模块”对话框,看到两行“显示信息”。

在第一行输入begin 。

步骤5:把“延时等待”模块放在“显示”模块下面,右击“延时等待”模块,打开“延时等待模块”对话框,把时间调整到2 秒钟。

步骤6:把“直行”模块和“结束”模块放在“延时等待”下面。

步骤7:单击“仿真”按钮,进入仿真环境,运行程序,观察仿真环境右上角出现了“ begin ”字样。

四、板书设计第3 课我的本领大课题:第4课瞭亮的歌声1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子程序让机器人发音。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加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子程序让机器人发音。

教学难点:利用子程序让机器人发音。

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游园会的歌咏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的新伙伴已经报了名,现在抓紧时间练习一下。

这节课我们将以“发音”模块为主,认识“子程序”模块,结合前三课学到的相关内容,编出一套最新组合,让机器人演唱歌曲《小星星》。

《小星星》歌曲简谱如下:1 1 5 5 6 6 5 —4 4 3 3 2 2 1 —5 5 4 4 3 3 2 —5 5 4 4 3 3 2 —二、新课教学课题:第4课瞭亮的歌声1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1.问题研究课题:第5课 忠诚的卫士 1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 第_课时 累计_课时 -11 -2. 新建子程序 步骤 1:在“程序模块库”中选择“新建子程序”模块并打开。

步骤 2:在“新建子程序”对话框中,给新建的子程序命名。

步骤 3:单击“确定”后进入子程序界面。

步骤 4:在子程序界面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即可返回主程序界面步骤 5:把“小星星”模块拖到主程序编辑区,右击该模块,打开 调用模块”对话框。

步骤 6:单击“编辑”按钮即可再次进入子程序编辑界面。

3.在子程序中编辑歌曲步骤1:先编写《小星星》歌曲的第一句 1 1 | 5 5 | 6 6 | 5 个“发音”模块拖到子程序流程图编辑区,顺序连接。

步骤 2:按照《小星星》 歌曲的音阶顺序和音符的长短逐一修改 模块中的参数。

步骤 3:试唱。

方法一:先返回主程序,再进入仿真环境。

方法二:从子程序直接进入仿真环境。

三、板书设计 第 4 课 嘹亮的歌声子程序— ,把 77 个“发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的使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加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

教学难点: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在机器人游园会大门口,我们看到一个机器人站在那里不停地计数1,2,3 ,……,不知道累,不知道渴、不知道烦……本节课,我们将了解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和使用方法,以及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二、新课教学1 .问题研究一一机器人如何识别环境障碍物(1)编写机器人“视力检测”程序步骤1:在计算机桌面双击图标进入流程图编辑区。

步骤2:在“控制模块库”中选择“永远循环”模块,拖到“主程序”模块下面。

步骤3:在“传感器模块库”中选择“红外测障”模块,放到“永远循环” 模块当中。

步骤4:在“执行器模块库”中选择“显示”模块,与“红外测障”模块连接。

步骤5:右击“显示”模块,打开“显示模块”对话框。

步骤6:在“显示信息”的第一行最后,选择“引用变量”,出现“变量百宝课题:第5课 忠诚的卫士 1 授课时间:2019年_月_日星期 第_课时 累计_课时-13 - 箱”对话框。

步骤 7:在“变量百宝箱”中选择“红外测障”模块。

“变量百宝箱”中间 的“整型变量引用”窗口变成了“红外变量引用”窗口。

步骤 8:在“红外变量引用”窗口,单击第一栏“红外变量一”,出现一把 “钥匙”,表示该变量被选中。

步骤 9:单击“变量百宝箱”对话框的“确认”按钮,返回“显示模块”窗 口,这时显示信息变为“红外变量一”。

步骤 10:单击“显示模块”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完成了检测程序的编 写。

(2)设置仿真环境步骤 1:单击进入仿真环境。

步骤 2: 把障碍物移到“显示屏”窗口中。

2. 问题研究—如何让机器人看的远一点步骤 1:在仿真环境界面机器人初始参数设置区,单击“红外”按钮,在左 侧栏中出现“红外”探测半径,将红外探测半径调整为80。

步骤 2:再把机器人放入仿真环境中检测“视力”。

3.问题研究—如何让机器人看到障碍物时发出报警步骤 1:打开红外测障程序,右击“红外测障”模块,弹出一个“红外测障 模块”对话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