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语意内涵挖掘命意深度——区三月调考作文讲评课一、出示三月考作文题(齐读)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景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这就是所谓的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不断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能体验到渐入佳境,往往给自己带来愉悦的感受甚至是成功的喜悦。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请以化名代替。
二、统计评分等级情况三、作文失误者初次谈感言、作文高手分享应试体会四、同届生例文评分再练习1、我为吉他狂的日子在漫漫人生路上,你会发现,不做还好,但一做便会还想再做,如此循环,你会发现越做越有趣,越做就越想做,真是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还记得大概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妈妈为了让我在课后适当放松一下,便不惜重金给我买了一把吉他。
当时我见到妈妈背着一把吉他回来的时候,我十分不解,便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啊?”她对我神秘地笑了笑,说:“为了给你弹啊。
”我一听,便先愣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又不会弹,而且我听别人说,这很难的。
”但她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
就这样,我便一直没碰那把吉他。
直到有一天,闲来无事的我才想起那把吉他。
好奇心强盛的我终于拿起了它,接着新手教程与调音器的帮助,我终于把音调好了。
先拨了一下琴弦,咦,声音怎么这么好听?于是,我便开始按照教程上的新手练习弹了起来,弹了一遍又一遍,便越来越流利,令我深陷其中。
直到听到开门的声后,我才回味无穷地放下吉他,出去一看,原来是爸妈回来了。
妈妈见我从房间里走出来,便笑着对我说:“怎么样?很有趣吧?”听后,我不住地点头。
这时爸爸说:“就知道你会喜欢,我们已经帮你找好老师了。
”我听后,兴奋地跳了起来。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但我对吉他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
每天几乎弹着同一首曲子的我,不但没有厌烦,反而愈加喜欢。
随着学业的增加,如此我已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了。
业余的时间已不多的我却仍在联系吉他,从没有放弃过,而练到了现在,我已经是“小有成就”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没有妈妈当初给我买吉他,我现在还会是这样吗?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我现在还会是这样吗?如果没有这一遍又一遍的弹着吉他,现在,我会是这样吗?吉他,真是有趣啊!2、渐入佳境随手翻泛黄的新华字典,目光从一个个中文字上扫过。
刹那间,目光停留在“渐入佳境”,比喻兴趣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对于这个词,我脑海中浮现了年少的一幅画卷。
六年级学习一篇课文里面说天空多么美丽多么动人,可我看到这并不赞同。
天空有鬼好欣赏的,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赏赏花为好。
那时的我对天空并无兴趣。
进入初中一些烦恼也随之而来,有时心烦意乱时抬头一望,蔚蓝的天际,几朵白嘟嘟的白云,再怎么愁眉苦脸也笑了出来。
如今的我对天空充满兴趣,不像从前那样看待天空了,对天空已经渐入佳境。
在年龄的增长中对事物的兴趣会随心态而改变,对事物也渐入佳境。
天空的画卷收起,一幅幅素描画在眼前呈现出来。
一上初中我就报了一个绘画班,每周末都去。
一开始都只画些单调的线条,天天如此,兴趣难免磨损了些许。
其实后来一段时间我已对此厌烦,觉得境况特糟,画也画不好,画的都是乱糟糟的。
初二时看过这篇文章,说一些特长很有必要,对己陶冶情操,对外也是项本领。
看到这篇文章我豁然开朗,努力学习绘画,对其兴趣大增,也越画越好了,境况逐渐好转,可谓渐入佳境。
一些事物的境况会随着认知的加深、学历的增长而好转。
渐入佳境是认识的神话,它也带来不一样的喜悦快感。
以前,对于学习我特别不自觉的,每次爸妈严厉管教我就好好学,不然就做“豆腐渣工程”,而我的成绩也一直不能名列前茅。
学习的境遇一直不好。
到了初二渐渐知道了要努力学习,对学习有了新的领悟,自己在学习上再也不需要爸妈管教了。
在感受了好成绩带来的喜悦后就更加努力了,一次次成功是境遇渐入佳境。
年龄大了,一些认知更深了,领悟更透彻了,境界也得到了提升,对事物也渐入佳境。
深吸一口气,缓缓合上字典。
成长中,我已对许多人事物渐入佳境,也感受到了渐入佳境带来的无限益处。
渐入佳境,这真是极好不过了。
3、渐入佳境那雄鹰为何能越飞越高?那参天古树为何能越长越茂盛?他们在自己成长路上,渐入佳境,成就自己。
所以我说,渐入佳境的经历让生活更精彩。
渐入佳境,是书籍读来愈发精彩,让人体会到读书之乐。
还记得那个縕袍敝衣的宋濂吗?他在穷冬烈风时出外求学,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他终于到了学舍。
他的手脚僵硬得不能动,他的饭菜无鲜肥滋味之享,他的同舍生烨然若神人。
那时的他多么困难,但他却喜欢拼命读书,每读到精彩处,不禁拍案叫绝;读到世态炎凉处,不由抚须长叹;读到肠断泪流处,心也随之阴暗下来。
他觉得书籍读来愈发精彩,他的生活也渐入佳境,即使没有好的物质条件,在一日一日的读书中,他渐入佳境,体会此中有足够的读书之乐,成为乐者。
渐入佳境,是学问研究来愈发有趣,让人体会到学问之趣。
季羡林先生在文革狂潮中成功翻译出《罗摩衍那》,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那个特殊时期,做这等研究学问之事实属不易,还要每天躲躲藏藏。
在研究学问时,季羡林先生不断充实自己,在学问中的领悟也逐步加深,他研究学问也渐入佳境。
他渐渐也能从中收获学问之趣,有时,他甚至在翻译时,不由得就发笑了。
他渐入佳境,而学问研究起来也愈发有趣,他成为了趣者。
渐入佳境,是舞蹈跳起来愈发动人,让人体会到起舞之悦。
邰丽华曾等上春晚,作为聋子的她,在刚开始学舞蹈时,身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她的舞姿笨拙还跟不上节拍。
但在时间的流逝中,她逐渐学会了如何做一个舞者,逐渐领悟了舞蹈的真谛。
她不断调整舞姿,渐入佳境的她的舞蹈愈发动人,宛如树梢的微风,林间的流水,她的舞姿渐入佳境,她成为了悦者。
成长中,不论是名人如上,还是平凡人如你我,都有过渐入佳境的经历。
渐入佳境是属于自我的进步,让每段平凡的成长路都充满乐。
渐入佳境很美,珍惜它,体验它,从中收获自己的乐趣,静静绽放生命的绢帛。
4、成长中,我渐入佳境对于儿童时代的我来说,阅读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作文自更不必说,通常都被语文老师论作“流水账”或是“乱写一通”。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深谋远虑的老妈终于无法忍受,到书店给我带回来一大摞《小学生分类作文》,开始对我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
而我,也开始了我的阅读之路。
起初,阅读是非常痛苦的。
我无法领悟到文章的真实情感。
那一个个小而密的方块字,就好像千千万万只蚂蚁,在啃食我的大脑。
所谓的“比喻、拟人、排比”什么的统统看不懂。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书,就是一件件折磨的刑具。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于书有了不同的看法。
或许是那一个个动人的家庭故事触动了我,也可能是一章章校园趣味逗乐了我,我开始喜欢阅读,期待所翻到的下一个故事,在别的杂志、报刊上看到有意思的文章,会爱不释手地反复看。
渐渐地,从前只顾看电视、玩游戏的我,慢慢迷上了读书,我不满足于读作文书和资料书,我开始关注名家的作品,譬如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我看得津津有味,不忍释手。
阅读的渐入佳境,使我脑海中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情感越来越丰富。
我写的小诗开始被老师所赞赏,叙事逐渐形象有趣,文笔更为灵动细腻……写作不再是我的负担,而是我抒发情感的一个窗口,我的作文也渐入佳境。
不仅如此,我阅读的渐入佳境也给我带来了另外的收获。
由于喜爱阅读,我的口才也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书中人物的经历,在无形中也磨砺了我的性子,人物的悲欢离合,让我从令一个世界更早地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我收敛起我骄傲蛮横的性子,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倾听别人的内心,性格也逐渐变得温和沉稳。
渐入佳境,需要的是你不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试着去接受一些新事物,领悟新的道理。
这样,你才能够体验到更多不一样的愉悦感受。
感谢我成长中的渐入佳境,它让我感受到许多成功的喜悦与调整进入的美妙。
五、教师出示标准并讲解、小结观点——读懂语意内涵挖掘命意深度渐入佳境语意内涵:动宾短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术语、标签。
命意的深度:渐入佳境的内涵与表现过程、渐入佳境的意义六、作文审题练习(语意内涵+命意角度)1、我所理解的公平(《武汉晚报》上周六版擂台赛命题)2、点赞(《武汉晚报》本周六版擂台赛命题)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三只小鸟,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一起相约从低洼闭塞的小巢里飞出去追逐它们的梦想。
一只小鸟飞到树梢,看到地下的鸡鸭牛羊,觉得自己梦想已经实现了,高高在上了呢,便心满意足地停留在低低的树梢上。
其余的两只小鸟继续向上飞去。
一只小鸟飞到了云端,被五彩斑斓的云彩陶醉了,便停留在云层,觉得自己梦想也实现了。
剩下的一只小鸟,忍受着孤独,不停地向上飞着,它的梦想是要飞向高高的太阳。
最后,停留在树梢上的小鸟成了麻雀,停留在云端的小鸟成了大雁,那梦想飞向太阳的小鸟成了雄鹰。
三只同样有着梦想的小鸟,最后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呢?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请以化名代替。
篇二:渐入佳境渐入佳境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三孙欣杰夜幕轻轻罩高楼,西风疾走,落叶满地。
是谁,轻挑素指低眉弄琴弦;是谁,想起了那落花流水几悠悠。
某君独上高楼,茫茫远方不见尽头。
可是,忽见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竟学会了居高临下,高瞻远瞩。
脸上的愁容一斩而尽,寻着了心中明朗的前路,不为眼前的困扰而放弃,下定决心勇往直前。
我们和他一起走进了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治学是如此,做人亦如此,先要立志、下决心,此乃第一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听,那是谁在念叨:衣渐宽,消瘦了梦的衫。
伊人流盼,风月无边,憔悴了梦的容颜。
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人劳累了,憔悴了,但是“终不悔”。
这不悔,是面对生活的困苦时应有的坚持,是走向康庄大道前应历经的坎坷。
也曾有《劝学》篇告诉我们:“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管是治学,还是做人,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就会进入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多少次寻她的影子,梦已斑驳;多少次随她的踪迹,情已难堪;多少次幻想岁月能否如夏花,一直绚烂。
终有一天,经历的事情多了,看的多了,做的多了,才渐渐褪去幼稚的壳,才不会面对潇潇雨暮无病呻吟,才不会踩上荆棘怨天尤人。
有了磨练,便渐渐成熟,这份成熟为我们保驾护航,千山万水之后,那人已经无需刻意寻找,早已在灯火阑珊处等待着我们。
这便进入了功成事就的第三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渐入佳境,是一个过程。
这过程,是知识的渐渐积累,是阅历的渐渐丰富,是心智的渐渐成熟。
长大、蜕变乃至成熟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历的一切坎坷,或许就是人生必经的溃烂,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程,只有走过去了,人生才会慢慢地进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