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自然资源问题的看法

我对自然资源问题的看法

我对自然资源问题的看法
听老师讲了历史上对于自然资源问题看法的两个学派——悲观派与乐观派的观点,即悲观派的代表观点新马尔萨斯主义和乐观派的代表观点丰饶论。

我通过自己的认识以及生活的经验,是比较偏向于支持悲观派的,但也在个别问题上觉得乐观派也有可取之处。

以下我从人对地球的作用、环境问题、人口增长与控制、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人类对地球的作用
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健康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可谓“从头到脚”毛病不少,“死亡地带”数量不断增多。

臭氧空洞面积大于北美洲,据英国《卫报》10月20日报道,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9日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今年南极臭氧损耗严重。

9月21日到9月30日,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为1060万平方英里(约合2745万平方公里),比北美洲的面积还大。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进入臭氧层后,消耗臭氧造成的。

而海洋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出现了200个“死亡地带”。

10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中“死亡区”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

2.环境问题
人类出现后,在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同时,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和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使它们又进入自然界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其中,有些成分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产生了环境问题。

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废弃物却进入环境。

环境本身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但是当废弃物产生量越来越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影响环境质量,造成环境污染。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

工业动力的使
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环境污染往往是由局地向区域,再向全球逐步发展的。

20世纪40到50年代人们刚刚开始认识环境污染,首先发现局地污染,然后发展到区域污染,到20世纪80到9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要比发达国家晚二十多年,也是经由局地——区域——全球的过程。

目前,各个国家除了密切关注本国的环境问题之外,已经对区域和全球的环境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

3.人口增长与总量控制
新马尔萨斯主义是站在马尔萨斯主义的立场,撇开社会制度,单纯从人的生物本性探索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危险”,主张用节制生育来限制人口增长。

基本观点与马尔萨斯相同,认为人口增长有比生活资料增长得更快的趋势,是永恒的规律。

但是他忽视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影响,掩盖了西方社会人
口问题的实质,片面地鼓吹人口增长给整个人类所带来的危机。

毫无疑问,人口同自然资源、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密切相关,人口本身也存在人口素质、移民和人口投资等问题。

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有必要从不同方面科学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寻求解决办法,以促进社会发展。

以我国为例,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人口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减缓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进程、加大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增加人口受教育的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4.能源问题
人类社会走到今天,能源已经成为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对于我们而言,能源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水、空气和土地。

人类生存依赖于能源供应。

它与材料、信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要素。

通常我们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常规能源包括燃料、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包括沼气、太阳能、风能以及在理论上具有利用前景而目前技术上不能广泛开发的能源如地热、潮汐能、海水温差及其他海洋能等。

化石燃料储量虽然可观,但属于非更新资源,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化石燃料有可能枯竭,即所谓出现“能源危机”。

石油开采近一百多年历史,人们已经明显感到“石油枯竭”的威胁。

另一方面,现有的这种能源结构带来了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核放射性污染等,开发利用优质、高效、清洁且不易枯竭的新型能源将是新世纪人类社会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新能源的主要领域为: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和氢能等。

5.资源问题
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而产生的影响资源质量的一系列问题。

同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任何形式的物质均可称为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资源与环境、人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又能彼此界定。

与其他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因素相比较,其自身还具有相对性、系统性、空间性、有用性、稀缺性等显著特点。

结语:
总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觉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产生,虽然不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但我们也绝不能盲目乐观,继续挥霍。

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的未来,也看到人类还有未来,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为了我们共同的明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