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标注于括号内)1.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2.预算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3.国家预算按预算收支管理范围又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两类。
4.会计关系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5.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净资产)。
6.下列法规制度属于预算会计行政法规的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7.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8.核算上级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用于周转使用的有偿资金在账户是(借出财政周转金)。
9.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结余包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
10.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净资产包括预算周转金、财政周转基金和(结余)等。
11.财政性存款按财政资金存放的地点分为国库存款和(其他财政存款)。
12.资金调拨收入包括(补助收入)、上解收入和调入资金。
13.各级财政为调剂预算年度内预算收支的季节性差异,保证及时供应预算资金而设置的周转资金叫(预算周转金)。
14.“在途款”科目是(资产)类科目。
15.“与下级往来”科目,用来核算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16.一般预算收入应以本年度缴入(基层国库(支金库) )的数额为准。
17.下列单位(立法机关)属于行政单位。
18.行政单位为了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情况,应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账户。
19.行政单位的有价证券是指行政单位用(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债。
20.行政单位为了核算拨入经费,应设置“拨入经费”科目。
“拨入经费”科目核算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
21.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的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始终相等)。
22.行政单位应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用来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23.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单位。
24.下列单位(科学研究)属于事业单位。
25.“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拥有(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
26.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形成的对外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对外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27.分配后,事业单位应将当年未分配结余,全数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28.事业单位对专用基金的管理,应遵循(先提后用,专设账户,专款专用)的原则。
29.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的(非偿还性资金)。
30.专项资金的核算包括拨入、拨出专款的核算和(专款支出)的核算。
(二)名词解释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以及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各级政府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我国各级国家机关以及接受国家预算拨款的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的会计,称为行政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专款专用原则:对于国家预算拨款和其他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应当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挪作他用。
在途款:在途款是指在途未到达的款项。
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的支付方式。
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的支付方式。
预算收入: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通过政府预算所集中的资金,是一级财政的资金主要来源。
预算支出: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通过法定的程序对预算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活动。
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为本部门和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及清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而收取。
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拨入经费:行政单位为完成其担负的行政任务,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
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事业支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
它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支出。
经营支出: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修购基金: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后转入,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事业结余:事业单位各项非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专款支出:由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支出,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指定项目或用途的支出。
(三)简答题一:简述预算会计及其特点。
答: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监督中央与地主各级政府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执行情况的一种专业会计。
预算会计的特点表现为:(1)适用范围不同;(2)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3)会计构成要素不同;(4)会计等式不同;(5)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二:如何理解专款专用原则?答:专款专用原则是指对于国家预算和其他有指定规定用途的资金,应当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挪作他用。
这一原则是预算会计所特有的原则,它是由预算会计性质决定的,国家或出资人为了发展某项事业而专门拔款项,为了保证达到预定的目的或使该项事业能够顺利发展,必然要求按取得资金时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并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这就要求预算会计对该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设置专门的账户进行核算。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任务是什么?答:账政总预算会计在预算会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按照《账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账政总预算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高度资金。
账政总预算会计的任务是:(1)正确办理账政总预算会计的是常核算工作;(2)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3)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4)组织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预算会计工作;(5)做好预算会计的事务管理工作。
四:如何理解财政性存款的内容和管理要求?答:财政性存款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财政资金,财政部门对其拥有支配权。
它的管理要求是:(1)集中资金,统一调度;(2)严格控制存款开户;(3)执行预算,计划支拔;(4)转达账结算,不提现金;(5)在存款余额内支付,不得透支。
五:财政收入及其主要内容有哪能些?答:预算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通过政府预算所集中的资金,是一级财政的资金主要来源。
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债务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由国家支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主要包括各种税收,国有资产收益等。
基金预算收入:是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政府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资金。
债务预算收入:是国家以政府的名义,采用信用方式,向国内外筹集的预算收入,主要有国内债务收入和国外债务收入两类。
六:行政单位的收入及其组成内容是什么?答:行政单位收入是行政单位为了开展业务活动,依法从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其他单位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主要包括拔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拔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七:行政单位的支出及其按管理要求分类如何?答:行政单位的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产耗费及损失,主要包括经费支出,拔出经费和结转达自筹基建等。
管理要求分类是:(一)按经费支出的分类:(1)按资金管理要求分类;(2)按开支对象分类;C按支出用途分类;(二)按经费支出的列报口径(1)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救济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取得本人签收和凭据,列作经费支出。
不能以编制金额或预算数字列支;(2)购入办公用品和行政的零星材料,一般按购入数直按列为经费支出,对于数量较大,陆续耗用的材料物资,应通过材料核算,使用时按领用数列支;(3)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及其他按规定提取的经费,按规定标准和实有人数每月计提,经办人员签收后列支;(4)凡应由个人承担的罚款或其他费用,不得由单位列支;(5)其他各项经费,均以实报销数列为经费支出。
八:什么是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答:对于实行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的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零余额账户中的预算指标数与事业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支用数之间的差额,构成了当年尚未使用的预算指标数。
这些当年尚未使用的预算指标数,经过批准可以在次年继续使用,但在当年年终构成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采用先注销后恢复的管理办法,年度终了,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先进行注销,次年初,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再予以恢复,供事业单位在额度内继续使用。
九:事业基金及其来源如何?答: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它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2)已完项目的拔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十: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有哪些种类?答: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按不同标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编制单位分类: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
(2)按经济内容分类:分为资产负债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事业单位事业基金增减变动表,事业单位专用基金增减变动情况表等:(3)按编报时间分类:分月报,季报和年报;(4)按报送对象分类: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内部会计报表。
(五)业务题1.某财政部门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某市财政局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预算收入日报表”及“缴款书”等原始凭证,列示一般预算收入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