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构折裂损坏。 • 预防措施:沟槽四周叠筑闭合的土埂或在埂外开挖排水沟,防止客水流入槽内;下水道接通河道或接入
旧雨水管渠的沟段,开槽应在枯水期先行施工,以防下游水倒灌入沟槽(污水管翻建);在地下水位以
下或有浅层滞水地段挖槽应使用排水沟,集水井或各种井点降排水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正常 运行;沟槽见底后应随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槽底以上可暂留20cm土层不予挖出,作为保护
≥85
中、粗砂、碎石屑, 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砂砾或符合要求 的原土
两井之间
或每
1000m2
每层每侧 一组(每 组3点)
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 现行国空标准《土工 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中其他 方法
管顶500mm以上
≤90 原土回填(注2)
• 预防措施: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充分了解施工环境。 在研究确定挖槽断面时,既要考虑当挖土、少占地,更要考虑方便施工,确保 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做到开槽断面合理; 开槽断面系由槽底宽、挖深、槽层、 各层边坡坡率以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因素确定。槽底宽度,应为管道结构宽度加 两侧工作宽度。
• 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得影响建(构)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 的安全;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 使用;堆土距沟槽边缘不小于0.8m,且高度不应超过1.5m;沟槽边堆置土方不得超过设计堆置高度。
• 治理方法:对不符合规定的堆土,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严重违法规定的要重新治理或装运倒除。
3、槽底超挖
• 原因分析:测量放线的错误,造成超挖。(水准点错误、审图不细);采用机械挖槽时,司驾人 员或指挥、操作人员控制不严格,局部多挖。
• 危害:超挖部分要回填夯实,造成工力浪费;回填夯实的原土或其他材料的密实度,均不如原 状土均匀,易造成不均匀沉降。
• 预防措施: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落实测量复核制度,挖槽时,要设专人把关检 验;使用机械挖槽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预留20-30cm土层,待人工清挖。
• 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道及其接口,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根据每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 的范围内堆料;
•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 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 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沟槽见底后应及时施工下一道工序以防扰动地基。 • 处治方法:沟槽已经塌方,要及时将塌方清除,按规定做支撑加固措施。
2、槽底泡水
• 原因:降水或其他客水流进沟槽,未采取降排水措施或措施不力。
• 危害:槽基被浸泡后,地基土质变软,会大大降低承载力,引起管渠基础下沉,造成管渠结
• 治理方法:将槽底结冻的土层全部挖出,根据冻层厚度及扰动深度,可参照 “3”处治方法处理。
5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
• 现象:沟槽坡脚线不直顺,槽帮坡度偏陡、槽底宽度尺寸不够。 • 原因分析:没有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没有充分了解挖槽地段的土质、地下构筑物、地下水位
以及施工环境等情况,所确定的挖槽断面不合理;挖槽的操作人员或机械开槽的司驾人员不按要求的开 槽断面施工,又管理不力,一味图省工、省力。 • 危害:不合理的窄槽、陡槽是人身伤亡事故的直接祸根,是影响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
一、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 1、边坡塌方:省土方;没有预先采取有效的排、降水措施失去稳定;槽边堆积物过
高负重;土质松软,挖槽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 预防措施:确定适当放坡度; 较深的沟槽宜分层开挖; 采取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槽 底以下不小于0.5m并保持到回填土完毕;堆在沟槽两侧。堆土下坡脚与槽边 的距离应根据槽深、土质、槽边坡来确定,其最小距离为0.8m,且高度不应超 过1.5m;沟槽挖方,在竖直方向应自上而下分层,从平面上说应从下游开始分段依次进行,
二.沟槽回填土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 槽回填施工质量,特别的胸腔部分的回填密实度,直接影响管、渠 结构的安全,排水管道因回填不善,造成管道内顶纵裂的质量事故 并不罕见。因此,沟槽回填施工中,必须注意控制好影响密实度的 因素。
原土分层回填
地面 ≥90%
管顶500~1000mm
符合要求的原土或中、 粗砂、碎石屑、最大颗 粒径﹤40mm的砂砾回填
关规定不熟悉,或者虽然知道,但是执行落实不坚决,不彻底。 • 危害:槽边堆土超高,靠近槽边堆土,加大对槽帮的土压力,易造成塌槽,危及操作人员安全和管渠结构安全。堆土靠近槽边不留通
道,一则影响施工材料、设备运输,二则遇到风吹、雨冲或者其他震动,堆土易溜入槽内,影响施工操作,影响施工质量。在已经完 工的管渠上超高堆土,易使得管道结构压裂、渠道盖板压断。 在房根、墙根超高堆土,由于土的侧压力,(特别在雨水将堆土浸湿下 沉,侧压力骤增时)超过墙体允许侧压力,易压倒房墙。 • 预防措施:在开槽挖土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环境,施工季节和作业方式,制定安全,易行,经济合理的堆土、弃土、运土、 存土的施工方案。并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全面熟悉和认真执行有关堆土的规定。
层。
• 治理方法:沟槽已被泡水,应立即检查降水设备,疏通排水沟,将水引走、排净。已经被水浸 泡而受扰动的地基土,可根据具体情况处置。当土层扰动在10cm以内时。要将扰动土挖
出.换填级配砂砾或砾石夯实;当土层扰动深度达到,但下部坚硬时.要将扰动土挖
出,换填大卵石或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将表面找平夯实。超过3 0cm,由设计人员 出方案。
• 回填作业每层土的压实遍数,按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 和含水量,应经现场试验确定 。
规范 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
槽内部位
压实度 (%)
回填材料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管道 基础
管顶 以上 500mm
管底基础
管道有效支撑角范围 管道两侧
管道两侧
管道上部
≥90
中、粗砂
≥95
每100m
≥95 ≥90
市政排水给水管道工程质量 管理交流
二〇一五年一月
管理人员经常遇到头疼的问题
• 1、作业队伍难以管理。 • 2、对于图纸、规范把握不透。 • 3、交叉施工,协调工作难。 • 4、技术测量容易出错,劳动强度大。 • 5、交底内容不到位,施工作业组完成质量偏差大。 • 6、计划把握能力差,完不成计划。 • 7、任务紧迫,劳力、机械、材料组织难。 • 8、内业资料跟不上,不能与工程同步。 • 9、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难度大。 • 10、采取各种手段,质量问题难以消除。
• 预防措施: • 要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应根据夯实或压实机具性能而定,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应
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所采用的压实机具按表4.5.5的规 定选取。 • 沟槽回填土前,须将槽中积滞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及大于10cm的 干硬土块,含水量大的粘土块及冻土块。 • 每种土都应做出标准密度(在实验室进行击实试验做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回填土料应 在最佳含水量和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夯实,每个分层都应该按照质量标准规定的规范和 频率,做出压(夯)实度试验,直至达标为止。 • 铺土应保持一定的坡势,采用降排水的沟槽,一定要在夯实完毕后,方能停止降排水运行。不 得带水回填土,严禁使用水沉法。 • 凡在检查井周围和边角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有机动夯和人力夯补夯措施,不得出现 局部漏夯。(≥40cm) • 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的搭接处,应将每个夯实层留出台阶状,阶梯长度应大于高度的2 倍。 • 治理方法: • 局部小量沉陷,应立即将土挖出,重新分层夯实。 • 面积、深度较大的严重沉陷,除重新将土挖出分层夯实外,还应会同设计、建设、监理部门共 同检验管道结构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挖出换管或其他补救措施。
• 原因分析:冬季挖槽见底后,没有在当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又未采用覆盖防 冻措施。
• 危害:冻土体积增大.回填后冻土层融化,产生融沉形成管渠基础不均匀沉降, 造成结构断裂的潜在原因。
• 预防措施:当挖槽见底后,若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保留30cm挖松的 土层,以作为防护层;当日最低气温在0℃或0℃以下时,沟槽见底,可用单层 塑料布、单层或多层草帘覆盖槽底。
≥90%
85±2%
≥90%
管顶以上500mm,且 不小于一倍管径
分层回填密实,压实后 每层厚度100mm~200mm
中、粗砂回填 中、粗砂回填
≥95%
≥95%
Di
≥95%
2α+30
≥95%
管底腋角
≥90%
槽底,原状土或经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基
管道两侧
2α+30 范围 管底基础,一般≥150mm
1、沟槽沉陷
• 治理方法:干槽超挖在15cm以内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 密实度;干槽超挖在15cm以上者,可用石灰土处理,其密度不应低于轻型击实的95%;槽底 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加夯时,可用天然级配砂砾回填。
4、槽底土基受冻
• 现象:进入冬季挖槽,当日平均气温在5℃或5℃以下,或日最低气温在0℃或0 ℃以下时挖至槽底未采取防护措施,槽底土基受冻。
回填试验段主要内容
• 确定试验段(≥50m) • 对回填材料进行验收(材质、含水量) • 确定压(夯)实机具 • 拟定虚铺厚度 • 记录压(夯)实遍数及对应的压实度(压实工具名称、规格型号、
虚铺厚度压实遍数及对应压实度) • 确定合理、经济的压(夯)实方案
• 除设计有要求外,回填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回填土的含水量,宜 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
• 危害:回填土的下沉,如在绿地中会使林木花草遭受破坏;在建筑 物旁,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在铺装道路上,会使铺装的结构层遭 到破坏,有的几次修补几次下沉;一则影响交通,还会造成交通事 故,二则在经济上会造成严重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市政给 水排水管道的受力特点,是要求管道胸腔和管顶以上都要夯实形成 卸力拱,以保护管体,如不进行夯实,会造成管顶以上松土下沉, 将管体压裂,或被压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