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因素设计与方差分析

多因素设计与方差分析

( I 1)( J 1)( K1)
ABC 误差
TAB
SS ABC
MS ABC 1 Ti2 C SS A SS B SS C SS AB SS AC SS BC n MS E
g ( n 1)
T AC
1 S S E X 2 T i2 n
注:其中 分组的合计。
1 rJ 1 rI
MS
Ai2 C
2 Bi C
二阶交互作用 A× B 处理间(合计)
相 减
1 2 T i C r
其中 Ai 表示 A 因素第 i 个水平的小计(不考虑 B 因素) ,B i 表示 B 因素第 i 个水平的小计(不考虑 A 因素) 。将以上三项( A、 B 和 A × B)的 DF、 SS 和 MS 替换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表中处理组的 DF 、 SS 和 MS。
如主效应有显著差别,则可直接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的差别。本 例照射时间存在差别,由 B i 计算各水平的均数
Xi
即刻 0.42
1d 0.39
3d 0.37
5d 0.40
7d 0.39
即照射 3 天后鼠肝细胞的 DNA 含量最低。
对于二因素以上的析因设计,处理组的方差分解更 为复杂,交互作用的解释(如二阶交互作用:三因素之 间的交互作用,三阶交互作用: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也更加困难。具体计算过程类似二因素析因设计。
表 完全随机分组的两因素析因设计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A B A× B 误差 合计 处理间 DF SS MS F值 P值

用不同频率毫米波按不同照射时间照射小鼠后,
分析小鼠肝细胞中的DNA含量。共有75只小鼠作试验,
实验因素一个是照射频率(A因素),共3个水平 (36.04GHz、50.05GHz、空白对照),一个是照射时 间( B 因素),共 5 个水平(照射即刻、 1d 、 2d 、 5d、 7d),共3×5=15个处理组。将75只小鼠随机等分15组, 每组5只。各组小鼠肝细胞DNA含量的合计见下表。
实验单位编号
2,5,6,12
T2(a1b2)
7
11 15
8
10 16
4,7,8,9
T3(a2b1)
1,10,11,14
T4 (a2b2) 实验单位 属 性
3,13,15,16
统计分析 数据表:16行3列( dependent + factor 1 + factor 2 )
反应变量
处理因素
反应变量
处理因素
表 方差来源 A 处理间 B A× B 单位组间 误 差 合 计 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表 F值 DF SS MS P值
若在计算机上用软件处理, 数据矩阵的行数为实验单位数, 列数 为(观察指标数 +因素个数 +1) ,增加的 1 列指示实验单位所属的单 位组。
2.单位组析因设计( N=16, n=4, G= 2×2 )
A B A×B 处理间(合计) MS 0.0035 0.0057 0.0019

小鼠肝细胞 DNA 含量的方差分析表 DF 2 4 8 60 74 SS MS F 1.46 2.38 P >0.05 >0.05 >0.05
方差来源 频率间( A ) 时间( B ) A× B 误差 合计
0.0069 0.0035 0.0229 0.0057
反应变量 单位组 处理因素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处理组间 误差 合计 DF 14 60 74 DF 2 4 8 14 SS 0.0451 0.1222 0.1673 SS 0.0069 0.0229 0.0153 0.0451 MS 0.0032 0.0024
将处理组间的 DF=14 和 SS=0.0451 进一步分解为:
如果4种饲料是由脂肪含量(A:a1,a2)和蛋白含量(B: b1 , b2 )两个因素复合组成,研究目的不仅是比较 4 种饲 料(处理组:a1b1, a1b2, a2b1 ,a2b2 )的差别,还要分别
分析脂肪含量高低、蛋白含量高低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及
其交互作用,就是多处理因素(两处理因素)的实验。
单位组 干预(随机数大小序号,R ) a1b1
T1 T1 T1
a1b2
T2 T2 T2
a2b1 a2b2
T3 T3 T3 T4 T4 T4 一个 单位 组组 成完 全的 全区 试验
T1
T2
T3
T4
统计分析 数据表:16行4列( dependent + block + factor 1 + factor 2 )


TBC
分别为 A 、B 两因素、A 、C 两因素和 B 、C 两因素交叉
2.随机单位组的析因设计 按随机单位组设计将 G 个析因处理(多因素的水平组合)随机 分配给单位组内的各实验单位。 数据处理也分两个步骤。 首先计算随 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表,然后将处理组间的 DF 和 SS 分解。将分解后 的 DF 和 SS 替换处理组的 DF 和 SS,得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的方差 分析表。
在数据处理上,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用软件处理甚
为方便。数据矩阵的行数为实验单位数,列数为(观察
指标数+因素个数)。
设 A 因 素 有 I ( 2) 个 水 平 , B 因 素 有J ( 2) 个 水 平 , C 因 素 有 K ( 2) 个水平 , 称三因素析因设计,共有 g I J K 个处理组。完全 g 随 机 分 组 是 将gn 个 实 验 单 位 随 机 等 分 为 组 , 每 组 例 数n 为 。
a3 a3 b1 (T1 1 ) a3 b2 (T1 2 ) a3 b3 (T1 3 ) a3 b4 (T1 4 ) a3 b5 (T1 5 )
• 析因设计(完全交叉分组试验设计)
安排析因试验的设计。所涉及的处理因素个数≥2,每个
处理因素的水平数也≥2。
医学研究中常常采用析因设计研究两个或多个处理因素
设每个处理组有r(r≥2)个实验单位,完全随机分组
的析因设计就是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将rG个实验单位 随机等分到G个处理组中,其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两 个步骤。首先按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表计算 DF、 SS, 然后再将处理间的DF和SS作进一步分解。
表 方差来源 主效应
两因素析因设计处理组的方差分解 DF SS A B I- 1 J- 1 相减 G- 1
1 2 TA B nK C SS A SS B
MS C
M S AB
( I 1)( K 1)
SS AB
SS AC
SS BC
1 2 C SS SS T AC A C nJ
1 2 C SS TB C B SSC nI
MS AC
MS BC
BC
作a1,a2,a3。B因素有5个水平,即照射时刻,1d,3d,
5d,7d,分别记作b1,b2,b3,b4,b5,A,B两因素各水 平全面组合后,共有G=15个处理组,见下表。
B(因素) ( J=5) b1 b2 b3 b4 b5
表 两因素析因试验分组表 A 因素( I=3) a1 a2 a1 b1 (T1 ) a2 b1 (T6 ) a1 b2 (T2 ) a2 b2 (T7 ) a1 b3 (T3 ) a2 b3 (T8 ) a1 b4 (T4 ) a2 b4 (T9 ) a1 b5 (T5 ) a2,通常主要分析各处理组的
均数大小即可。
当交互作用不显著时,如果其 MS 小于误差项的 MS,则可将 DF 和 SS 与误差项的 DF 和 SS 合并后计算误差均方。
表 小鼠肝细胞 DNA 含量的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DF SS MS Fa Fb 频率间( A) 2 0.0069 0.0035 1.46 1.75 时间( B ) 4 0.0229 0.0057 2.38 2.85* A× B 8 0.0153 0.0019 0.0020 误差 60 0.1222 0.0024 合计 74 0.1673 Fa:误差均方 =0.0024 Fb:误差均方 =0.0020 *: P< 0.05
B 因素 B 因素 ( J=5) 小计( Bi) 即刻 6.3235(B1) 1d 5.8170(B2) 3d 5.5160(B3) 5d 5.9545(B4) 7d 5.8085(B5) A 因素小计 9.9255(A1) 9.4715(A2) 10.0225(A3) 29.4195(∑ X ) ( Ai) 平方和 ∑X 2 =11.7074 C=11.5401
第四章
多处理因素设计与方差分析
处理因素:人为设置的干预措施。 单因素处理(一个处理因素)和 多因素处理(多个
处理因素)。
例 比较4种饲料对小鼠体重增加量的影响,处理因 素是饲料,有4个水平。根据实验对象(小鼠)的属性和 控制实验误差的需要,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完全随 机分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等。这些设计 通过控制非处理因素的方法来减少实验误差,其处理因 素没有改变,都是比较4种饲料的差别。在同样的试验条 件下,通过改进实验设计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A 2 2 2 2 2 2 2 2 B 1 1 1 1 2 2 2 2
(存活, y) (oper,A) (drug,B) y 32.7 1 1 24.0 11.2 1 1 14.0 23.2 1 1 27.5 48.1 1 1 25.6 26.2 1 2 33.2 31.8 1 2 16.5 28.9 1 2 21.2 18.7 1 2 40.2 X-Way ANOVA(with interaction) 数据不完全(缺失数据)要选择SS分解方式。
0.0153 0.0019 0.7917 0.1222 0.0024 0.16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