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虑的原因都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业

焦虑的原因都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业

引起焦虑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业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班级:美术XXXX班指导教师:洪兴文2013年4月一.焦虑的原因都有哪些?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很多人由于对焦虑症的不了解而未能对自身的焦虑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从而使自己终生都活在了焦虑症的阴影之中。

那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焦虑的原因进行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5种产生焦虑的原因:(一)主观原因:(1)个人原因:超我对自我的道德和完美主义的要求。

个人内部的各种冲动、欲望,与自我难以调和,反应性的敌意、极力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是常见的因素,使得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的状态之下。

个人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

(2)认知过程: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因此,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客观原因:(3)遗传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症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

(4) 躯体疾病: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躯体疾病也是引起焦虑症的原因之一,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

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

(5)刺激事情的发生: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刺激-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持续紧张、心慌等,影响到后续行为,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

外界原因是导致焦虑症的一大病因,主要表现为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新环境,此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使患者出现焦虑的症状。

二.引起焦虑的五种情形(加入了科学研究结果)作为学生,更是大学生的我们,最能够引起我们焦虑的便是学习。

在学校长时间地学习,工作;繁重的任务,令人焦虑的成绩;与同学间的关系,总让我们这些处在青春时期的学生忧心忡忡。

下面列出的便是引起我焦虑的5种具体情形:( 一) 内部因素(1)学习者竞争的性格Bailey ( 1983)在分析11 名学习者的日记中发现, 学习者竞争就是一种焦虑源。

学习者在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时就会出现焦虑情绪, 而这种焦虑在不同个体身上产生的作用却是千差万别的。

她指出, 当学习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去竞争时, 他们的焦虑也就会减少。

所以我们竞争的性格会引起焦虑。

即使一些我得到很低的分数, 我也希望自己能把成绩提高。

当我把自己同其他的同学比较时, 会发现这些同学比自己分数高, 在课堂上比自己表现好。

就认为自己表现不是很理想, 于是就会产生焦虑。

我再举一个我自己的小例子:在班级的工作中,由于担任班委,我需要统计班级的活动和信息。

那次班长发来一份年纪成绩及排名,信誓旦旦的找着自己的名字,心想:上学期自己那么努力,工作做得也还可以,成绩应该还不错吧!可我找到自己的名字,再眼睛往后瞄时,自己的心都凉了,89,俩个赫然大字映入眼帘,脑子一片空白……当同学叫我出去逛街买东西时,我才回过神来。

出去之后,满脑子全是成绩,总想着自己怎么那么不争气;是不是老师偏心,还是系统不好,成绩有误;为什么自己认真做的作业得不到认可,别人抄的作业,找人代写的作业就得高分;为什么……为什么……难道自己做错了?回寝室之后,什么东西都没带回来,只带回了一堆疑问,焦虑与愤怒。

那一夜,注定是难以入睡的一晚。

直到从班导师口里问出:自己的成绩还可以,那个成绩不准确,我才松了一口气,心里千金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第二天,我便兴致高扬地去再次查看成绩,比原先的成绩高出三十几名!自己的努力还没白白地浪费!自己当时真的是焦虑不已,脑袋里装的东西没别的,只有成绩,吃也没吃好,谁也没睡好。

通过这件事,我看出来焦虑确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情绪,可怕到让人患上焦虑症,引发精神疾病进而,可以摧毁一个人。

第二个实例:这个例子的主人翁不是我,但却是我亲身经历的,他是我在上高中时的一个同学,这个人谁都不知道他是几班的,也不知道他是哪个年级的,更不知道他叫什么。

终于下课了,我们奔向了期盼了一上午的食堂去吃饭,打完饭后就坐和室友们边吃边聊,这时一个穿着和我们一届的黑校服的人鬼鬼祟祟地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手里还拿着饭卡,但他却不打饭,一直走来走去,我们这一群人的目光便转移到他的身上了。

“那是谁啊?怎么一直走,拿着张饭卡,不吃饭?”“他该不会是傻了吧?”“嗯嗯,对他就是精神有问题。

据说他是因为高考失利才变成这样的。

”“……”我又陷入了沉默:他一定是过于焦虑,哎……真可怕!后来的几天看见他几次,再后来就再也没看到他了。

现在再次想起来,不禁打了个冷战,也许是因为见了太多精神病患者的异常表现(杀人,自杀……)。

自己怕了,焦虑确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我们去寻求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2)自尊自尊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判断, 实际上是自己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与否及价值的态度与评价。

它是以效能感为基础的。

自尊源于自信, 所以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集中注意力, 不会因为害怕被否定而分散注意力, 即使出错也很少表现出慌乱不安。

Maslow ( 1970) 指出, 在其等级需求的金字塔顶端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这一需求的实现必须基于其他需求( 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和自尊需求) 首先得到满足。

因此, 任何人都需要被承认、被欣赏、被他人及社会需求, 这种需求对学生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正处于自我形象的形成期, 他们周围的重要人物( 家长、老师和同伴) 对他们的看法与评价像一面镜子, 若镜子里面反映的是一个积极形象, 则学生会感觉被认可、被欣赏, 对自己充满自信,自尊大增。

相反, 若镜子里面反映的是一个消极形象, 则会感觉自己没人喜欢, 什么也做不好,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缺乏自尊。

第三个实例:小时候,自己是一个特别内向,腼腆的人,就连自己的亲姑姑都不敢和她说话,更不敢正脸看她,怕她说自己是个小哑巴,从那时起自己从不和大人说话(除了自己的父母)。

但是这样也没有给我带来一丝慰藉,大人们还变本加厉的说我这不是,那不是,自己在别人面前从来都没有一个好的形象。

自尊没了,小小年纪的我就整天皱着眉头,天天焦虑不已。

在父母面前倾诉时经常是以泪洗面。

不过现在长大了,这种情况好多了,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爱皱眉头。

(3)学习者个性心理学家Eysenck( 1970) 用两个纬度来考察个性: 一是社会性纬度, 即外倾和内倾; 另一个是情感性纬度, 即神经质和稳定性。

社会性纬度, 即表示每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特点的连续体, 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分别是外倾和内倾。

外倾的人需要与别人接触, 而内倾的人则回避与别人的联系。

多数人并非典型的外倾或内倾, 只是某一倾向比另一倾向更加明显罢了。

典型外倾的人非常喜欢交际, 有许多朋友, 喜欢参加聚会, 渴望刺激, 抓住机会, 容易冲动。

他通常感觉很好, 乐观向上, 反应迅速, 喜欢变化。

而典型内倾的人通常比较安静、自我封闭、宁愿读书而不愿与别人交往, 不愿参加大型热闹的社交活动, 只肯与知心朋友来往; 倾向于内省, 制订长期的计划, 不会冲动; 喜欢有条理的生活, 不轻易表露情感, 通常较悲观。

外倾和内倾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兴奋程度有关。

神经质和稳定性是个性情感纬度。

神经质是Eysenck 使用的病理学术语。

有的专家干脆用一个与情绪稳定性..完全对应的术语来经质的人通常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绪不稳定、易受伤害, 容易焦虑, 多愁善感。

而情绪稳定的人则恰恰相反, 他性情冷峻, 即便受到伤害也不露声色, 无论爱憎都不轻易表露。

这种个性特征与植物性神经系统有关。

第四个实例:同样都是没画完作业,临近考试没有复习准备,有的人还在玩游戏,有的人便热火朝天地忙开了。

每次去问陈同学,都惊叹的发现她已经完成了作业,而我们还没开始,那些还没完成的变焦虑了,本来焦虑的人变悠闲了。

其实每个人产生焦虑的原因各不相同,产生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也许就是上面所介绍的,由于学习者的个性不同吧。

(二) 外部因素根据Horw it z 等的定义语言课堂焦虑即包括:交际畏惧( communicat ion apprehension) , 考试焦虑. ( test anx iety ) 负评价恐惧( fear of negat ive evaluat ion) 。

(1)交际畏惧根据McCroskey ( 1978) 的解释, 交际畏惧指的是个人对于与他人的真实或者预期交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程度。

在交际领域里, 在公众面前说话所表现的忧虑, 从怯场到结结巴巴都被认为是说话所引起的紧张反应, 称之为对口头交际的害怕或焦虑。

当被要求用母语或外语大声说话时交际焦虑就会出现。

焦虑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个人经历( Personal history) : 别人对自己交际的负面反应会使人觉得不舒服, 并有可能不利于口头交际。

学习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 这和个人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有关。

当人们不太清楚他们被期望干什么时, 已知的无助就会出现, 他们会放弃试图交际, 因为他们感到没有控制感。

技能获得( Skills acquisit ion) : 如果早期没有获得有成效的交际技能的机会, 当被要求交际而又缺乏交际技能时, 焦虑就产生了。

模式( Models) : 不适当的交际模式的出现会增加退出交际的趋向。

典型交际畏惧的行为模式是交际回避( avoidance) 或者退缩( withdrawal) 。

与没有畏惧的人相比, 有交际畏惧的人在介入他人的会话以及追求社交方面显得更加勉强。

第五个实例:每次和别人交谈时,都会有人说道然我心虚之处。

而我的反应不是别的只有脸红与无尽的焦虑。

那次是中南大学就业网招聘,待遇不错,有工资,又有学分加,我便认认真真地填好了招聘表,去应聘,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一分钟的自我介绍过去了。

再就是招聘人员问问题时间。

当招聘人员问我,你既是助理有是干事,那你哪有那么多空,我们这个部门经常会值班,开立会,你能抽出时间吗?……后面问的我是什么我已忘记了,但当时我的脸立刻就红了,对,我心虚了,肯定应聘不上了。

眉头又一次地皱起。

后来问我那个问题的人出来对我说了句:别有心理负担。

确实,焦虑使我想多了,心里也有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