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 分)1、在多种组织结构中,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
A.小型企业组织B.中型企业组织C.大型企业组织D.股份制企业组织2、对新加入组织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这属于()。
A.现场控制 B. 反馈控制C.间接控制D.前馈控制3、()是依靠利益驱动,通过诱导和满足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A. 行政方法B. 经济方法C. 法律方法D. 社会心理学方法4、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 处理人际关系B. 提高劳动生产率C. 分工协作D. 解决劳资矛盾5、()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A. 马克斯.韦伯B. 亨利.法约尔C. 梅奥D. 巴纳德6、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B、“科学管理”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系统理论7、资料是否齐全、正确,是否恰当,是否新,直接影响预测的()。
A. 准确度B. 前瞻性C. 可行性D. 科学性8、在一个组织中,A按照B的安排做事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A对B是()。
A. 被授权B. 代理职务C. 下级D. 副职9、当一个组织决策的风险程度较大,下属人员素质较低时,组织的领导者一般倾向于()。
A. 集权B. 分权C. 放权D. 擅权10、委员会制的领导方式实质体现的是()。
A.命令式B. 协商式C. 个人管理D. 集体领导11、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目标管理出现于()。
A.日本B.中国C.美国D.英国12、某集团公司要进行一项长期投资决策,专家组提出了几种方案,当把这些方案拿到董事会上进行讨论的时候,董事们却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很长时间不能作出决定,这说明( )。
A. 董事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以对各个方案的偏好也不一样B. 群体决策时往往会因为观点冲突,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C. 群体沟通有障碍,所以不易达成一致意见D. 群体决策的效果不如个人决策的效果好1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却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观点。
这一观点体现了( )。
A. 决策中的创新思维B. 决策的超前性C. 决策的预见性D. 决策的主观随意性14、徐某由于业务素质好,被人事部门任命为厂设备科副科长。
徐某到任后,经常下到车间,与工人一起干具体工作,潜心钻研业务,成绩显著。
但他对车间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缺少办法,工作抓不住重点,而且车间管理人员对他也有意见,认为他不信任他们。
对徐某的这些做法,大家很有意见。
你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徐某不专心本职工作B.车间管理人员权力欲望过大C.人事部门的任命违反了适才适用的用人原则,只考虑该职位的业务素质,而忽视了该职位所应具有的管理素质D.以上选择都不是15、1944年6月4日,二战期间盟军集中兵力,即将开始规模宏大的诺曼底登陆作战。
登陆战役决定在D日发动,为了保证登陆的成功,要求气象、天文、潮汐这三种自然因都具备非常良好的条件。
联合气象组对D日天气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预报:上午晴,夜间转阴。
这种天气并不是登陆的理想天气,但能满足登陆的起码条件。
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沉思片刻,果断作出最后决定:“好,我们行动吧。
”艾森豪威尔的决定说明( )。
A.决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B.决策要考虑现实情况,不可刻意地追求理想化C.艾森豪威尔应当耐心地等待好天气的出现,即可保证登陆成功,又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D.艾森豪威尔应听取大家的意见16、()一书,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峰。
A.《竞争战略》B.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C. 《公司战略》D. 《第五项修炼》17、()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层,主要由作为组织指导思想与灵魂的各种价值观与组织精神所组成。
A. 物质文化B. 制度文化C. 创新文化D. 精神文化18、在一次年终总结会上,某部门领导几乎把所有的员工都逐一点名表扬了一番,你认为该领导者运用的是()。
A. 公平理论B. 需要层次理论C. ERG理论D. 以上都不是19、()理论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不愿意承担甚至逃避责任。
A. X 理论B. Y理论C. 双因素理论D. 强化理论20、()对企业六大经营职能中的管理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管理的五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A. 亨利.法约尔B. 卢桑斯C. 伍德沃德D. 彼得.圣吉二、判断说明题(判断正确或者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 2分,共 20分)1、科学决策主要以主管人员的判断为基础。
2、现代管理意义上的激励就是只强调领导者要运用各种表扬下属的方式方法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企业文化与企业产品之间没什么关系,因此只有在员工价值和信念出现问题时才需要强调企业文化。
4、管理学是一门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5、未来组织的层次将会变少,业务专家将会增多。
6、双因素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工作条件、职业安定等因素是激励因素。
7、德尔菲法是直观判断法的一种。
8、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这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9、组织工作是根据组织的目标、考虑组织内外环境来建立和协调组织结构的过程。
10、就一般的组织管理而言,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可能协调一致。
三、简述题(每题5分,共20 分)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2、现代企业有哪些特点?3、沟通中有效实现感情沟通的心理规律。
4、“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 20分)1、结合实际试述公平理论的内容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2、请结合个人体会试述激励的方式与手段。
五、理论应用与案例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理论应用题:1)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下列材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世上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但是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人生旅途中,既有坎坷,也有坦途;即有荆棘,也有鲜花;既有眼泪,也有歌声;既有痛苦,也有幸福;即有陷阱,也有成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不测,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严峻的人生课题。
此,研究一下孙子"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形篇》),这句话是必要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前善于作战的人,不管敌人强弱如何,总是先充实自己的力量,使敌人不能战胜自己,然后等待敌人有了失败的空隙,即乘机战胜敌人。
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可乘之隙。
根据下列案例,试用发散思维再提出一个最优决策方案。
在一个不还债就要坐牢的年代,某商人欠了高利贷者一笔巨款。
又老又丑的债主看上了商人青春美丽的女儿,要求商人以女儿抵债。
狡猾伪善的债主为了故作仁慈,建议听从上帝的安排。
方法是:他在空钱袋里放入一个黑石子、一个白石子,让商人女儿伸手摸出其一,摸黑子就作债主的妻子,债务一笔勾销;摸白子女孩依然留在父亲身边,债务也不用还了。
但是,如果女孩拒绝选择,则其父就要坐牢。
他们走在路边堆满石子的小径上,债主就地拾起两块都是黑色的石子。
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只能有三个对策:1)女孩拒绝选择石子。
2)女孩戳穿骗局,揭露袋中两颗石子真相。
3)女孩选出其中一个黑石子,牺牲自己终身幸福,使父亲免于牢狱之灾。
4)2.案例分析题:这个“板”如何拍?1998年7月29日至31日,岭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水位迅速上涨。
31日22时岭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设计能力,而水位仍在上涨,水库上游衅东、岭南两乡的大片耕地已被淹没,两乡分别打来告急电话。
县抗洪抢险指挥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此事,经过讨论分析,绝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水库大坝的负荷已达到设计极限,现在天还在下雨,省电台预报在本地区31日夜间的平均降雨量为49毫米。
地区防汛指挥部通知说,在8月1日凌晨,水库上游还会下来一股洪峰。
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即使再增加民工加高加固水库大坝,依然很难保住大坝,而一旦大坝被冲毁,那么大坝决口处下游的几个村屯和3000亩庄稼就要被冲毁,特别是有几千户居民和大小60多个企业的红星镇如果被冲毁,损失将是巨大的。
若增人加固大坝,可以延缓决口时间,但拖延时间越长,上游被淹没的庄稼就会越多;反之,若争取主动,在损失较小的相关地段有选择地炸坝泄洪,就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转移洪水,减少洪水经过的村屯居民财产损失。
这样既可以保住红星镇,又可以缓解水库上游的压力。
与会者中绝大多数人认为炸坝泄洪方案比较稳妥。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产,抢险刻不容缓。
岭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当即决定,命令平阳乡在半小时内撤下坝上的3000名抢险民工,组织坝下有关地段的群众迅速转移,然后立即炸坝。
当时在岭县水库负责指挥的冯兴同志在电话中表示:县抗洪抢险指挥部的这一决定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并说自己在现场对坝上的情况了如指掌,因而他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他的理由如下:一是认为水库大坝的负荷虽已达到设计承受能力的极限,而且天还在下雨,根据现场的技术人员对雨情和水情的发展趋势的测算分析,水位最大限度还将升高37厘米,但是水库大坝的负荷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将大坝迅速加固加高,大坝一定能够保住,而且现在具备在大洪峰到来之前迅速加高加固大坝的条件:(1)人力充足(仅平阳乡还有预备队民工800人);(2)现场所备用的防洪材料充足(麻袋、草包、木桩、石块等一切具备);(3)有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4)抢险人员都有保住大坝的信心和与大坝共存亡的自我牺牲精神。
二是权衡利弊,还是保住大坝比炸坝的损失小得多。
无论在哪个地段炸坝,都要至少冲毁3个自然屯和3000亩庄稼。
夜里水急,时间短,被转移的群众会有伤亡,另外,大坝被炸,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如保坝,尽管会使水库上游淹没2000亩庄稼。
然而比起前者来说损失还是小得多。
三是即使退一步说,大坝经过抢修而没有保住,水库上游扩大了绝收面积,也可以延缓洪水冲击下游的时间,使红星镇及更多村屯的群众及其财产能够转移到安全地带,减少人员的伤亡。
县委指挥部没有同意冯兴同志的意见,认为这是冒险,并命令他:立即撤下大坝上的民工,帮助有危险的村屯群众转移,炸坝泄洪。
但冯兴同志没有执行县指挥部的炸坝命令(仅仅同意组织有关群众转移),他断然放下电话,跑回大坝,继续带领民工抢险。
虽然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
但水库上游岭东、衅甫乡的1600多亩庄稼被水掩没绝收。
洪水过后,县委收到两份报告。
一份来自县抗洪抢险指挥部。
县抗洪抢险指挥部认为,冯兴同志违抗上级的命令这个问题是严重的,冯兴同志自作主张,是抱有侥幸心理的蛮干.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
对此,拟请县委给冯兴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另一份是平阳乡给冯兴同志请功的报告。
平阳乡认为冯兴同志在岭县水库出现危急的关键时刻,深入前线、亲自指挥并掌握第一手险情信息,根据所掌握的险情真实情况,全面慎重地考虑县抗洪抢险指挥部的炸坝决定,他同现场的县水利局工程师及地区水文站的同志反复计算了各方面的数据,根据一系列第一手信息资料和科学数据,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甘冒风险,毅然作出了科学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