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废水处理

制药废水处理

制药废水处理
当前我国制药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生产品种、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生产规模较小,药物生产质量有待提升。

同时,我国制药的生产成本较大,且生产效率低、环保投入少、污染较为突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不同规模的制药公司近8000家,废水的总排放量超过60000万吨,占到总工业废水量的3%左右,從数据结果可知,研究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已迫在眉睫。

因此,本文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探究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

1.化学合成药物制药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
化学合成药物产生的制药废水COD含量高,成分复杂,但B/C值较低故可生化性不强,废水中含有氰、酚或芳香族胺、氮杂环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等微生物难以降解,甚至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氨氮浓度及无机盐度均较高,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但当前化学合成药物使用范围较广,因此,分析该药物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十分必要。

1.1工程情况
本制药企业通过化学合成方式,生产出内分泌、抗肿瘤、消化道、抗生素、精神类药物的原料药,按照低浓度、高浓度两个标准收集排放的制药废水,其中低浓度的制药废水可用于清洗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过滤机等设备。

该企业的制药废水处理量约为800m3/d,建成废水处理站后,须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中的二级标准排放废水。

1.2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1.2.1废水的水质
化学合成药物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反应步骤多,溶剂与未充分反应的原辅料均会进入废水中,因此,制药废水中含有有机物等污染物,如脂肪、苯类有机物、醇、酯、石油类、氨氮、硫化物及各种金属离子等,且水量、水质的波动较大,具备污染物种类多、色度深等多种特点,且含盐量、浓度均高,属于难降解、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1.2.2废水处理流程
该企业的制药废水处理流程较为复杂,根据不同制药废水的浓度,收集到对应的集水池进行处理,共分为A、B、C三个集水池,每个集水池收集的废水性质不同。

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流程为:收集制药废水到集水池A—进入pH调节反应区,降低废水的酸性—经过电催化反应器处理—与低浓度制药废水混合,进入混凝沉淀池—放入混凝药剂,沉淀悬浮物质、胶体物质,达到降解的目的。

同时,为确保制药废水的处理有效性,可依据制药废水在微电解过程的效果,分成混凝沉淀池与Fenton氧化池两种处理方式。

1.3工程运行情况
经过实验与调试后,该企业制药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且监测结果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中的二级标准。

2.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
2.1工程情况
本制药企业以生产抗生素为基础,企业内部共建立1座制药废水处理站,每天处理水量约为800m3,其具体的废水进水水质与排放标准见表1。

2.2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2.2.1废水的水质
经过实验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制药企业的废水水质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悬浮物较多,含有大量有机物。

(2)间歇性排放,有毒物质较多。

(3)含有青霉素、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素的残留,处理难度较大。

2.2.2废水处理流程
(1)废水预处理过程
抗生素制药过程产生的废水,均经过格栅后进入到调节池,主要是将颗粒较大的悬浮物拦截在外,同时,将废水排入初沉池后开始首次自然沉淀。

(2)酸化
经过初沉后,废水会流到水解酸化池,降低废水中毒性物质的浓度,以方便降解好氧微生物。

(3)一级处理
利用好氧活性污泥池,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剂,完成一级处理生物废水的程序。

(4)深度处理
借助曝气生物滤池,确保废水达标后进行排放。

2.3工程运行情况
经过半年的工程实验与调试后,研究人员发现企业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具体见表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