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一般应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本学科领域相关法律专家,苏木镇、场代表等相关人员。

(四)旗地震站应就旗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旗法制办意见。

(五)旗地震站将旗地震应急预案报巴彦淖尔市地震局核准。

(六)旗地震站将旗地震应急预案报旗政府,上报时应附巴彦淖尔市地震局有关部门核准文件,各征求意见单位复函、专家评审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和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十一条旗地震站地震紧急预案,旗相关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由旗政府应急办、旗地震站组织审查,由审查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二条苏木镇、场地震应急预案需报旗地震站审查核准。

苏木镇、场负责指导、检查本辖区基层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必要时组织审查。

第二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由旗政府应急办、地震站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审查,由本旗行业管理部门或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四条由旗委、旗政府主办或承办的大型活动期间地震应急保障预案,参照旗级专项应急预案的审查和批准程序办理。

由旗直属部门主办或承办的大型活动期间地震安全应急保障预案,参照旗级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的审查与批准程序办理。

第二十五条备案工作由旗地震应急预案的起草单位负责,地震应急预案应当在制定完成三十日内报送备案。

旗地震应急预案报巴彦淖尔市地震局备案。

旗相关部门地震应急预案、苏木镇、场、基层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报旗地震站备案。

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报旗政府地震部门和行业主管的相关部门备案。

由旗委、旗政府主办或承办的大型活动期间地震安全应急保障预案报巴彦淖尔市地震局备案,由旗直属部门主办或承办的大型活动期间,地震安全应急保障预案报旗地震站备案。

第二十六条旗地震工作部门对报送备案的地震应急预案应进行登记,并出具预案备案登记凭据。

报送备案的地震应急预案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或者程序,或出现与上级地震应急预案不衔接等情况的,应当自接受备案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告知预案制定机关或者单位予以改正,预案制定机关或单位应当自接到告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反馈处理情况。

第二十七条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应当及时通过政府文件、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确需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各企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也应采取适当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旗地震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预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七章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评估与修订
第二十九条旗地震站具体负责地震应急预案的社会宣传。

第三十条各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机关或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管理人员和应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预案实施。

第三十一条各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机关或单位应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或专项演练。

旗重要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原则上每年应组织一至两次演练。

第三十二条各相关单位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演习)需在演练前十日之内,将应急演练方案报旗政府应急办、旗地震站及相关旗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必要时通过媒体或其他形式告知社会公众,演练时应注意了解和收集公众的反应,若发生因演练引发地震传闻时,应立即上报旗政府应急办、旗地震站、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平息地震传闻。

第三十三条各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机关或单位应按照规定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后,或者综合演练结束后,预案制定机关或者单位应当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评估,提出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的意见和建议。

评估结果作为修定地震
应急预案和预案编写标准的科学依据。

第三十五章开展地震应急预案的评估工作,应当掌握地震应急工作信息。

运用科学方法对预案的执行情况、预案的适用性、应急指挥和协调联动的科学性、应急处置程序的可操作性、应急岗位设置和应急保障措施的针对性等进行评估。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
1、相关部门:是指在《乌拉特中旗地震应急预案》中规定承担地震应急职责的相关部门和
单位。

2、企事业单位:是指学校、医院、大型商场、影剧院、饭店(宾馆)、交通枢纽场站、人
口密集场所、地震次生灾害源管理单位和生命线工程管理单位等。

3、基层单位:是指经济功能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

4、大型活动期间地震安全应急保障预案:是指由旗委、旗政府主办或承办的,以及相关部
门主办或承办的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期间制定的地震安全应急保障预案。

第三十七条各苏木镇场、各单位可依照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由旗地震站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