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地震灾害应急预案1.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地震灾害危险源评估1.1.1地震灾害我们常说的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据计约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
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
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
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1.1.2地震的强度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有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1)、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2)、大于、等于3级,小于级的称为有感地震3)、大于、等于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4)、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5)、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6)、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本预案所指地震灾害为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级,烈度大于三度的地震,所引发的灾害或引起的安全事故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2.1地震灾害特点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1.2.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1.2.3地震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1.2.4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和对矿井的危害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常见的由地震引发的火灾灾害最严重。
对矿井造成的危害有:矿井停风、停电、局部巷道受损变形、人员受阻被困无法撤至地面。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快速反应原则;就近就地开展自救互救原则;主动报告原则: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由矿调度室及时向新泰市煤炭局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统一指挥原则:根据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救灾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及时尽快撤人。
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包户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通讯畅通原则。
井上下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3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组织体系3.1.1甘肃开拓矿业成立地震灾害应急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负责统一指挥、应急决策、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灾情发生后由矿组织进行自救,及时张掖煤炭局、救护大队及所属各矿求援,仍不能缓解时由矿总指挥部向当地政府和驻军联系请求支援。
总指挥:总经理职责:应急救灾工作诸事项的决断权。
矿所有资源的调配权。
申请外部应急资源的决断权。
副总指挥:安全副经理、工会主席、生产副总、总工程师、机电副总。
职责: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分管的救灾队伍,开展相应工作;对应急决策的建议权。
成员:安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采供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医务室。
职责:执行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确保落实到位。
对应急决策的建议权。
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附后。
3.1.2灾害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1.2.1现场指挥组组长:生产副总成员:机电副总、安全副总、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部长主要职责:①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②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③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地震灾害处理方案3.1.2.2救灾组组长:安全副总副组长:安全管理部部长成员:机电管理部、生产技术部、采供部、财务部、办公室。
主要职责:①指挥现场救护工作;②快速制定救护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③组织指挥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④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3.1.2.井下救灾队队长:生产副总队员: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安全管理部、机电管理部、机运队有关人员共计20人组成。
职责:①负责井下人员的撤离、救护工作。
②负责处理突发事件。
3.1.2.地面救灾队队长:经营副总经理副队长: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队员:调度室、洗选厂、运转工区、保卫部等200人组成。
职责:①负责地面地震后道路的疏通工作。
②对地面危房、车间进行抢修。
③加强对井口监测、检查和防洪应急措施的实施并及时采取措施。
3.1.2.机电抢险队队长:机电矿长队员:机电科、经管管理党政办公室、运转工区、调度室、通风工区有关人员200人组成。
职责:①负责-350m、-510m水平泵房设备正常运转。
②负责地面降压站、矿井供电线路、井上下各个变电所的正常供电。
③确保风机和各绞车房设备运转正常。
④负责通讯工作,确保灾时通讯正常。
⑤负责供电及设备抢险工作。
3.1.2.3技术专家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机电科、技术科、通风工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根据地震造成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②制定并实施防止灾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③解决灾害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④审定抢救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3.1.2.4物资供应组组长:经营副总经理副组长:经营管理办公室、物资供应部、财务部、机电科。
成员:经营管理办公室、物资供应部、运搬工区、机电科等单位有关人员共计100人组成。
主要职责:①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③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1.2.5警戒保卫组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组长:治安保卫部长成员:治安保卫部、大修厂等单位有关人员共计130人组成。
主要职责:①组织护卫队员和安全保卫人员对救灾现场进行警戒、戒严和维持秩序,维护灾害发生区域的治安和交通秩序;②指挥疏散受灾影响区域的人员;③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1.2.6医疗救护组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组长:矿卫生室主任成员:党政办公室、矿卫生室等单位有关人员共计30人组成。
主要职责:①立即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②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③负责提出伤员临时救治、医疗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④负责将受伤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
3.1.2.7信息发布组组长:矿党总支书记副组长:党政办公室主任成员:党政办公室、劳动人事部等单位有关人员。
主要职责:①负责灾情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抢危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灾害发生性质和救援进展情况;②向上级政府部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煤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③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3.1.2.8后勤保障组组长:工会主席成员:党政办公室等单位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①负责组织拟订保障方案;②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供电、通讯畅通等工作。
3.1.2.9善后处理组。
组长:工会主席成员:劳动人事部、工会、财务部等单位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①负责地震灾害中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②负责地震灾害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③承办指挥部党政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部门职责3.2.1调度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负责应急调度指挥,及时准确地上报灾害情况,及时掌握地震灾害变化和应急调度情况,传达领导指令传达总指挥命令;⑵召集有关人员在临时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⑶负责提供地震灾害报告,受灾单位有关资料、图纸;⑷了解并记录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⑸按指挥部命令通知井下人员撤离;⑹整理救援命令,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救灾进展情况;⑺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⑻按总指挥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害救援情况;⑼负责起草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报告;⑽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3.2.2党政办公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地震灾害信息,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⑵接收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⑶保证地震灾害抢救需要的车辆;⑷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2.3安监站: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地震灾害信息;⑵按总指挥指示,组织工会等有关人员进行灾害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受灾调查报告;⑶参与上级部门的灾害调查,负责向地震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4)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⑸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2.4矿卫生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分钟之内派出救护队伍;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③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2.5经营管理办公室、机电科、物资供应部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