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A
二、课程英文名
Mechanical Drawing A
三、课程编码
010503006(一)010503007(二)
四、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五、学时数、学分、开课学期
112学时、7学分、第一和第二学期分两学期开设。

六、适用专业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机械类专业。

七、编制者
骞绍华
八、编制日期
2006年4月18日
九、课程开设的意义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机械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它是生产的依据,是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文件,是表达、交流技术的工具。

它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它又是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十、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必要的基础。

十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注:第一学期为56学时,第二学期为56学时
十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1学时)
明确课程的特征、作用和学习方法,介绍我国制图发展简史和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二)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学时)
了解并遵守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注法等基本规定。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掌握徒手画图的基本方法。

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与平面图形的画法。

(三)投影理论基础
1. 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

(1学时)
2. 点、线、面的投影(8学时)
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掌握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掌握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和对投影面倾角的作图方法。

掌握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交叉、垂直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12学时)
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取定点的方法。

了解圆柱面、圆锥面、圆球面和圆环面的形成及投影特性。

掌握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定点的作图方法。

掌握基本立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掌握两基本立体表面相交求交线的作图方法:表面找点法、辅助平面法。

了解多体相交求交线的作图方法,掌握常见交线的作图方法。

(四)组合体及构型基础
1. 构型基础(2学时)
掌握基本立体的造型过程和方法。

掌握简单组合形体的造型过程和方法。

2.组合体(10学时)
掌握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和阅读组合形体的投影图。

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3. 轴测图的表达(2学时)
了解轴测投影原理、规律和工程常用轴测图种类。

掌握基本立体和组合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掌握斜二轴测图的应用特点和绘制方法。

(五)图样画法
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基本做到视图的选择和配置恰当。

(12学时)掌握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2学时)
了解第三角投影法。

(2学时)
(六)机械图
1.零件图(14学时)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能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掌握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徒手画图的能力。

尺寸标注完整、清晰、正确、合理,符合国标。

了解常见工艺结构的作用和尺寸注法。

了解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2.标准件和常用件(10学时)
掌握螺纹,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会选用常见的标准件并掌握其画法。

掌握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规定画法;
了解轴承及其装配画法。

了解圆柱销、平键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3.装配图(22学时)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掌握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的方法,装配体要有非标准零件10件左右。

掌握尺寸标注的要求,做到合理、清晰、符合国家标准。

掌握序号、指引线、明细栏和标题栏的正确注写。

掌握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七)投影变换与展开图
1.投影变换(4学时)
掌握投影变换中的换面法。

掌握把一般位置线经过两次换面换成投影面的平行线,掌握把一般位置面经过两次换面换成投影面的垂直面。

2.展开图(2学时)
掌握可展立体表面展开最常用的方法:平行线法、三角形法、计算法、放射线法等。

十三、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第一学期不记平时成绩,第二学期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十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机械制图》主编王建国安娜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9月版次:第二版
教学参考书:《机械制图习题集》主编王建国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8月版次:第二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