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郧阳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2018年郧阳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郧阳区健康扶贫核心政策
一、郧阳区健康扶贫“五三二一”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大行动:(一)医疗保障提升行动;(二)住院就诊减负行动;(三)医保结算便捷行动;(四)公共卫生强化行动;(五)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三个一批:(一)大病集中救治一批。

(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

(三)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两个主要指标:(一)有标准化村卫生室行政村比率达到100%;(二)有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行政村比率达到100%。

一项工作指标:为居家精准扶贫对象100%开展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工作。

二、贫困对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患者住院报销及优惠政策
2018年起,新农合和城镇居民保险统一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并实行政策倾斜,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参保精准扶贫对象在签约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合规医疗费用,累计金额在50元以上850元以下的,医保基金报销50%,限额为400元,以外费用自理;参保贫困户在一级、二级、三级协议医疗机构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就医报销比一般居民增加10%,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分别报销95%、85%、75%,使用国家和省制定的城乡居民医保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中规定的“乙类"支什范围的,个人先支付10%,余额再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住院费用由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途径解决。

二是大病保险的起付线有12000元降到5000元,封顶线有30万元提高到35万元。

三是在非定点医院住院的,经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后住院符合规定的费用,个人先支付10%后,余额再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四是精准扶贫对象年住院封顶线每人每年提高到12万元。

五是贫困对象住院目录内药占比和合规医疗费用占比一级医院、二级(三级专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要分别达到95%、90%和85%以上。

六是对没有进入大额补偿保险范围的贫困患者,住院治疗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自付部分给予一定的减免,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减免10%,一级医院减免5%;报销比例达到90%的,不再减免。

七是贫困户住院期间不得在门诊自购药品、耗材,不自负手术专家费等,所有费用计入住院总费用。

三、先诊疗后付费,出院一站式结算政策
推行医保扶贫对象基本信息、就医补偿信息及时交换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大额补充保险及门诊定补“一站式”即时结算。

对扶贫对象开辟绿色通道,精准扶贫对象在医疗机构办理住院时不预交费用,签订“诚信承诺书”,出院时一次性结清自负费用。

在各级医院设立精准扶贫对象服务窗口,公开承诺、公示、宣传健康扶贫各类优惠政策。

四、门诊减免政策
扶贫对象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给予免门诊诊疗费、挂号费、病历费等优惠措施。

五、医疗救助力度政策
农村低保、五保象和农村孤儿参加城乡医保的个人缴费民政全额资助。

(一)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孤儿等特困供养对象。

患者住院治疗不设起付线。

其中:五保供养对象及城市“三无”对象、孤儿等特困供养对象,8000元以下的个人合规自付费用按照100%予以救助;8000元以上的个人合规自付费用按照80%比例救助(其他费用个人无法支付的可通过临时救助解决),封顶线30000元。

在福利机构供养的五保对象及城市“三无”对象,个人合规自付费用由福利机构供养机构先行结算,年度累计数额支出较大的,由福利机构供养机构提交
请款报告,并附支出凭证由区民政局统筹解决。

(二)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住院治疗的,设定救助起付线2000元。

2000元-8000元(含8000元)的个人合规自付费用按照50%予以救助,8000元以上的个人合规自付费用按照40%比例救助,救助封顶线30000元。

六、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政策
(一)大病集中救治一批。

对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10种大病在自愿情况下,可到区、市及上级定点医疗机构享受集中救治。

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单病种收费管理,强化单病种质量控制,10种大病按照城乡医保、大病医疗保险、民政救助程序核销,剩余费用由大额补充保险进行90%兜底,患者自负总费用的10%;
(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

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与卫生院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用药和健康管理。

(三)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民政、财政、人社、扶贫办等部门协同推进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补充保险”的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报销政策。

七、对贫困户患“白内障”疾病免费救治政策
2017年开始,对经区扶贫办、卫生计生部门核实核准的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救治(免除患者个人自付部分费用)。

到2020年,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全覆盖,并建立长效机制。

同时,结合民政、残联、慈善总会等组织实施的白内障救治活动,扩大救治人群范围,确保白内障患者扶贫救治全覆盖。

八、公共卫生强化行动政策
一是依靠基层卫生计生网络,进一步核实核准全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患病人数和患病病种。

农村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卡建档率100%,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对居家贫困人口100%进行全面体检。

二是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工作,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
基层乡镇卫生院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居家精准扶贫对象以户为单位100%见面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签订服务协议后,基层卫生院按照协议书内容在签约周期内(一年)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11项医疗服务50%减免和15项公共卫生及健康管理免等费服务。

十、贫困人口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政策
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是指除去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常规核销、大病保险报销年度累计剩余合规自付费用超过5000元的患者,经基本医疗保险常规核销、大病保险、医疗减免和民政救助、医疗机构控费应承担费用,剩余所有费用(除第三方责任外),由大额补充保险兜底报销到90%;大额补充保险年度封顶线为30万。

贫困人口大额补充保险报销费用=住院总费用*90%-基础医保报销费用-大病保险报销费用-医院管控外费用。

十一、实施门诊慢性病补充医疗保险
对精准扶贫对象所患各类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肝硬化(失代偿)、重性精神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慢性骨髓炎、血友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尿毒症、二级及以上高血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慢性心衰、慢性肝炎、慢阻肺(尘肺)、精神病(包括轻症)、甲亢、白血病等31种门诊慢性经本人在乡镇卫生院申报、区级最终确诊后,可到乡镇卫生院按月限定药物目录、限定金额按规定领药,乡镇卫生院不能救治的可转诊定点区直医疗机构门诊购药,到乡镇卫生院按规定报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