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计划整理.ppt

网络计划整理.ppt


0
2
8 0
挖土3
4
0 12
0
7
14
LS
FF LF
挖土2 8 0 12 垫层3
0 0 40
1 挖土1
4 4
40
4
0 2
3
808 6
2
1
5
垫层2
10
2 12
2 010
第3章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方法及其应用
3.1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概述 3.2 双代号网络计划 3.3 单代号网络计划 3.4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3.5 时间坐标网络计划 3.6 三级施工网络计划在工程中的
应用 3.7 流水网络计划 3.8 网络计划控制 3.9 计算机在施工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第第一一节节 概概述述
应用网络图的形式表述一项工程的各个 施工过程的顺序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经过 计算分析,找出决定工期的关键工序和关键 线路,通过不断改善网络图,得到最优方案, 力求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效益。
四、网络计划方法的特点
横道计划法
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懂;
各项工作的起点、延续时间、工作进度、总工期一目了然 流水情况表示清楚,资源计算便于据图叠加。
1
55
05 C 05
5
13 B7 9
22 59
59 D4
5 10 E 6 11 35
9 14
F 9 14 45
工期 6 14
10 13 G 11 14 53
图例:
ES EF
LS LF
3.时差的计算
时差―在网络图非关键工序中存在的机动时间。
(1)工序总时差(TF):
( 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一项工作(一个工序)所拥 有机动时间的极限值。
特点:消耗资源(如砌墙:消耗砖、砂浆、人工)
消耗时间 有时不消耗资源,只消耗时间
2、节点 用圆圈表示,表示了工作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
特点: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3、编号
作用:方便查找与计算,用两个节点的编号 可代表一项工作。
编号要求:箭头号码大于箭尾号码,即:j > i 编号顺序:先绘图后编号;顺箭头方向;可隔 号编。
( 1) 计算方法:

TFi-j =LFi-j-EFi-j=LSi-j- ESi-j
2) 计算目的:
a.. 找出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
工序总时差为 “ 0”的工序为关键工序;
由关键工序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至少有一条)
b. 优化网络计划使用。
注意:动用其则引起通过该工序的各线路上的时差重分配
0 14
5
35
53
时间 0
1
2
3
4
5
图例:
6
工作
ES EF
123456
A
B
C
2.“ 最迟时间”的计算
((1)本工作最迟必须完成时间(LF):
LFi-j=min{LSj-k} ((2)本工作最迟必须开始时间(LS):

LSi-j=LFi-j-Di-j
计算规则:“ 逆线累减,逢圈取小”
01 A 45 1
11
J14 19 4
37
75
9
工期 19
图3-22 某工程网络计划图
用节点标号法快速计算工期、找关键线路
A
(①,5)
2
D (⑤,14) 6
H
5
4
3
b1=0
(②③,5)
B
1
3
4
M4
E (④,10)
I
5
5
4
(⑥,17)
8
F3
C
(①,2)
3
2
G (⑤,10) 7
7
图15 对节点进行标号计算
J 5
图例: (源节点号,标号值)
2.计算条件:线路上每个工序的延续时间都是 确定的(肯定型)。 3.计算内容:
每项工序(工作)的开始及结束时间(最早、最迟) 每项工序(工作)的时差(总时差、自由时差)
4.计算方法:图上、表上、分析、矩阵 5.计算手段:手算、电算
(二)图上计算法:(工作计算)
1.“ 最早时间”的计算
紧前工作
h
i
本工作
1) 计算方法:
FFi-j= ESj-k-EFi-j 2) 计算目的:
– 尽量利用其变动工作开始时间或增加持续时 间(调整时间和资源),以优化网络图。
0 14
13 6
A 4 50 1
B7 9 6
22
4
1 14
59 0
5 90
1
554
D4
9 14 0 F 9 14 0 5
6
工期 14
05 0 C 050
垫层3与砌筑1无逻辑关系(人员、工作面、工艺均无)
砌筑3与回填1无逻辑关系。
结论:出现“两进两出”及以上节点时,应特别注意逻辑关 系。一般可使用虚工序来避免这种节点。
改正如下:
挖1
垫1
1
2
4
1
挖2
43
砌1
4 3
垫2
51 6
填1
8 2
砌2
9 3 10
填2
12 2
挖3
4
77
垫3
1
砌3
11 3
填3
13 2 14
开始
结束
B 用双代号表示
B 用单代号表示
(三)示例
某基础分三段施工,挖土――12d,垫层――6d,砌 基础――9d,回填――3d,绘制单代号网络图。
1 挖土1
4
2
挖土2
4
3
垫层1
2
4
挖土3
4
5
垫层2
2
6
砌基1
3
7
垫层3
2
8
砌基2
3
9
回填1
1
10
砌基3
3
11 回填2
1
12
回填3
1
二、单代号网络图的计算
线时,可采用母线法绘制。中间节点在不至造成混乱的 前提下也可采用。
.4、尽量使网络图水平方向长;
如分层分段施工时,在水平方向可表示: ( (1)组织关系――同一施工过程在各层段上的顺序
某基础工程,
挖1
挖2
挖3
有挖土、打垫
层、砌砖基、
回填。分段施
垫1
垫2
垫3
工。
( (2)工艺关系――在同一层段上各施工过程的顺序
工作名称 TF FF
持续时间 LS LF
2.箭线:仅表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编号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LS
LF
FF
特点:不占用时间,不消耗资源。
3.代号:一项工作有一个代号,不得重号。
要求:由小到大
(二)绘制规则
1.逻辑关系正确; 如: (1)A完成后进行B。
(2)B、C完成后进行D。
A
B
B D
C
(3)A完成后进行C, (4)A、B、C均完成
5
5 10 1
10 13 1
E 6 11 0 G 11 14 1
35
53
图例:
ES EF TF
LS LF FF
A 5
B 13
C 2
D 24
H 63
4E 5
M4
5
I 4
F3
G 3
7
7J 5
某工程网络图
8 K2
9
计算结果:
0 50 A 050
2
5
55 0
5 95
D 10 14 5
4
6
10 14 0
14 17 0 H 14 17 0 3
(六)网络图的编制步骤
1.编制工作一览表: 列项,计算工程量、劳动量、延续时间,确定施工组织方式(分 段流水、依次施工、平行施工)。 2.绘制网络图: 较小项目――直接绘图
较大项目――可按施工阶段或层段分块绘图,再行拼接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
((一)概述
1.计算目的:求出工期; 找出关键线路; 计算出时差。
单代号网络图的计算,可按照双 代号网络图的计算方法和计算顺序 进行。
也可在计算出最早时间和工期后, 先计算各个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再据其计算出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最后计算各项工作的最迟时间。
方法1:按照双代
图例:
号网络图的计算方
ES TF EF
法计算
编号 工作名称 LAG
8 0 12
持续时间
4
4
1、双代号网络图:
两个圆圈和一个箭线表示一项工作 的网状图
挖土 3
4
垫层
5
3d
2d
2、单代号网络图:
一个圆圈表示一项工作,箭线表示顺序的网状图
2
挖土
3d
3
垫层
2d
第一节 双代号网络计划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一)形式
工作(工序)名称
结束节点
i
延续时间
开始节点
j
节点编号
(二)五个要素
1、箭线
作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施工过程、任务)
紧后工作
j
k
最早开 最迟开 始时间 始时间
i
j
(a) 二时标注法
最早开 最迟开 始时间 始时间
总时差 自由时差
i
j
(b) 四时标注法
最早开 最早完 始时间 成时间 总时差
最迟开 最迟完 自由时差 始时间 成时间
i
j
(c) 六时标注法
(1)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