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王》教学课堂实录完美版

《老王》教学课堂实录完美版

《老王》教学课堂实录
鄢家河中学胡晓岚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老王》,作者杨绛。

请大家读课题及作者两遍。

学生读。

师:杨绛何许人也?让我们来熟悉她。

大屏幕出示杨绛及钱钟书的相关资料,学生读。

师:通过读资料,大家知道了夫妇二人有哪些作品?
生: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写有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

钱钟书写有小说《围城》,文艺著作《管锥篇》等。

师: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这几部作品享誉国内外,是大家之作。

若大家以后有幸遇到这些书,请一定阅读。

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一为积累本课字词;二为在四读模式的基础上学习一种读书法:读薄读厚法。

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来检阅一下。

大屏幕出示本课字词,学生读、理解、识记。

师:大家找出“伛”所在的句子。

“伛”在这个句子里是以单音节形式出现的,你能借助工具书,为它组词吗?
学生查工具书,为“伛”组词,并明其义。

师:请再联“塌”的形近字。

生:蹋,踏。

师:为“取缔”、“愧怍”找近义词。

生:取消,惭愧。

师:好!下面我们就走近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请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大屏幕出示的思考题。

学生读,思考。

师:大家又读过课文了。

那么大家能用两个词概括老王的一生吗?
生:(浏览课文后)苦、善。

师:老王的日子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生: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三轮车。

生: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更简洁的概括为什么?
生:孤苦伶仃。

生:无依无靠。

师:对,孤苦无依。

这是一种更大的苦。

生:还有老王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里,居住条件极为恶劣。

师:可见,老王确实是个苦命人,属于弱势群体。

可老王又是个善良人,他的善良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老王给我们家带送冰,车费减半。

师:从中看出老王的什么品质?
生:忠厚老实。

生:送钱先生看病,不要车费钱。

生:在临死前一日,还给我们送来鸡蛋与香油。

师:老王为什么要送鸡蛋、香油给我们?
生:感谢杨绛一家对他的体贴照顾。

师:那么从这一点看出老王是个什么人?
生:懂得感恩。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很明显文章详写了送香油鸡蛋这件事,而略写了前几件事,这里为什么要详写呢?
生:因为这件事很典型,一个人在临死前还想着对自己有恩的人,硬撑着去送东西,尤其能体现他的善。

师:是的,典型事件就应该详写,你理解得真好。

师:这就是老王,善良的老王。

孤苦的生活不碍高华的精神,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那么面对老王的不幸,作者一家为他做了哪些事?
生:常坐他的车。

生:女儿送给他鱼肝油治眼病。

生:老王不要钱,“我”坚持给他报酬。

师:没有了吗?大家再仔细读读。

生:碰见老李,就问老王的情况。

师:这说明什么?
生:“我”一直挂念着他。

师:老王死后,“我”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一再追忆,琢磨他。

生:总觉良心不安。

生:愧怍。

师:作者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我在他最后一次送东西时我未好好招待他,所以愧怍。

师:句中“那”指代什么?
生:(讨论后)对老王关心不够。

师:作者认为幸运的人应该去关爱不幸的人,而自己就是幸运的人,却对老王这个不幸者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这更体现了作者的善!
那么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点明主旨。

师:小结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是什么?
生: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不幸者老王与“我”一家相互体贴,相互善待。

本文主题我认为是作者在赞美以人为善,要以善良体察善良。

师:你把握得真准确。

“以善良体察善良”,你领悟得真深刻。

好,同学们看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我们就用这么两句话归结了,可见,文章被我们读薄了。

下面我们再来把它读厚。

大家走近了课文,被文中所展现的善良体察善良的真情所感动,那么大家对善良也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下面请大家对文中人物或文中的故事发表点看法。

生:善良是盏明灯,能点亮别人的生活。

生:以善良感恩善良,我们的生活会那么温暖那么旖旎。

生:当我邂逅善良时,我一定会珍惜,一定会用善良去回报。

师:大家说得真好呀,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一定会尽力做一个善良的人。

那么你面对老王和杨绛的善良,你联想起了哪些与“善”有关的词语、名言或故事?
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生:我想起了一个词:与人为善。

师:好。

你能把这个词变成一个句子吗?
生:与人为善,能创造文明和谐的生活。

师:真不错!你看一个词瞬间就成了一个理!
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盆水仙花。

师: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生:讲故事。

师:大家联想丰富,看样子,大家对“善良”有了很深领悟。

我还想发表一点看法:善良就是以善良去体察善良。

下面请大家进行仿写。

大屏幕出示例句:
①善良就是在他人跌倒时一个及时的搀扶;
②善良像星一样,亮亮的;
学生任选一句仿写。

生:善良就是在他人伤悲时的一个体贴的安慰。

生:善良像水一样,润润的。

生:善良像果一样,香香的。

生:善良就是在他人口渴时捧上的一泓清泉。

师:你的这个句子出现了一处小瑕疵,能用“泓”吗?
生:一杯。

生:善良就是在他人成功时一声真诚的祝福。

生:善良就是在他人犯错时一个响亮的提醒。

师:我为大家精彩的发言感到自豪,也为大家能这么细腻准确的理解善良而欣慰。

下面请大家看一则短文。

大屏幕出示,学生阅读。

师:文中的二姐和老人的特点你能概括吗?
生:二姐善良,老人可怜但狡猾,爱贪小便宜。

师:你说得对,文中二姐的善良显然遭遇到了不善良。

那二姐该怎么想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讨论。

师:好,大家课后读写这个故事。

附:学生仿写训练:
那天,二姐去买菜。

不谙家务:二姐对买菜是很不懂行的。

站在押挤、喧闹的菜市场,她竞有些恍惚,观察了半天,她走到一位卖花生米的老人摊前,因为她发现老人面前是最冷清的。

“老人家,称两斤花生米。

”二姐不问价。

因为她又发现老人的衣服很破旧,在深秋的风里瑟缩着,脸上密密匝匝的皱纹里都藏着愁苦。

“共三十块”。

老人装好花生米递给二姐,同时报出价。

二姐递过钱,临走时说:“老人家,天凉了,多装点衣服啊。


回家,二姐把花生米递给母亲,母亲抓起一把在鼻端闻闻,又剥开两三粒,大声的说:“这花生米早上霉了!”
大家看,通过老王这篇课文,我们思考、联想、仿写,收获了许多课文以外的东西。

我们把课文读厚了!而在这读薄与读厚之间,我们充分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尝试了联想的愉悦,看见了我们智慧火花的美丽。

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最后,我还要送大家几句话:有善良,生活自有深情;有善良,我们的生命就能诗意的栖居;愿我们都能拥有善良,保持善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