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及其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及其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重点中学八年级期末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晦.暗(huì)羁.绊(jī)冗.杂(yǒng)B.烧灼.(zhuó)亢.奋(kàng)戛.然(gá)C.搏.击(bó)辐.射(fú)廓.然(guō)D.遗骸.(hái)磅.礴(páng)窥.见(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风雨变幻接踵而至厉厉在目B.名副其实和颜悦色脍炙人口C.轻歌曼舞纷至沓来若无其是D.五彩斑斓出类拔粹好高骛远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场上,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引发了观众由衷的赞叹。

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

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B.《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对儿子进行引导,字里行间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的序文。

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

东晋时期诗人。

他开创了田园诗派。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王勃,他与杜牧、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7.古诗文默写。

(7分)(1)挑兮达兮,。

(《诗经·子衿》)(2),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4)杜甫在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5)《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语句是“,”。

二、阅读理解。

(45分)(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5分)戏题盘石王维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释】可怜:可爱。

8.发挥想象,描绘第一、二句的画面。

(2分)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三、四句。

(3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有间③,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

”有间,有所默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离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⑤也!”(选自《史记》,有删改)【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

②益:增加、加深。

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作曲的人。

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琴于师襄子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始一反.焉D.学而.不思则罔黑而.长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12.下列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两篇文章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13.请用“/”给【乙】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豁达佚名①人生像一首诗,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人生像一支歌,有高亢的欢愉,也有低旋的沉郁;人生像五彩绚丽的舞台,有众星捧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面对世事浮沉,想要“胜似闲庭信步”,就得有阔大的襟怀。

②豁达的人,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

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绝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更不会文过饰非,甚至于暗箭伤人。

他是一条江、一条河,滔滔滚滚,直奔向大海。

③豁达的人,有着宽容的气度。

听到逆耳忠言会报以感激,听到谗言诽谤则一笑了之。

在他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

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

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

④能战胜千百次失败后的沮丧,百折不挠,重新奋起,是豁达;不为讥讽、中伤、打击、陷害,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是豁达;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柳暗花明,是豁达;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短处,是豁达;能够摆脱荣辱祸福,不计成败得失,是豁达。

豁达是人活着的一种境界,是生存的艺术。

⑤豁达的对立面是狭隘。

狭隘的人总是斤斤计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吃亏。

高尔基曾经说:“有些人在‘获取了荣誉’后,就长出一个极其丑陋的‘自负的脓包’。

”自负的人看谁都不入眼,还谈什么豁达胸襟?《太平御览》里有个“妒花女”,见花就踩,闻香说臭。

因为花与容相连,花的美触痛了她的嫉妒心,所以她才干出蠢事。

⑥其实,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豁达能带给自己快乐,但又无法制止内心的各种猜疑,以致陷入世事纷争而不能自拔,没一天安稳日子。

⑦狭隘的人如何变得豁达呢?首先,要多和豁达诚恳之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为人之道。

其次,要摒弃各种世俗杂念,并自觉远离那些堵塞心胸的噪音和画面。

生活中许多事,听了不如不听,见了不如不见。

要有聋者、盲者的智慧,去听无声之声,去看无色之色。

我们掩上双耳,即听到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勃发之声;我们闭上双眼,即看到心中美不胜收的世界。

如此,心境便变宽了,并且纤尘不染!⑧“世界上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让我们真诚、热情、谦虚、勇敢、坚定,努力成为一个真正豁达的人。

虽然。

鲁迅先生有一副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副对联就很好地诠释了豁达。

豁达的人也绝不会让农夫与蛇的悲剧重演。

1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3分)15.细读第②—⑥段,简要概括文中提到的这两种人的特点。

(4分)豁达的人:狭隘的人:16.文中引用《太平御览》的故事起什么作用?(3分)17.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写上一句话,使本文的论述更完整。

(2分)18.如何才能使自己变成一个豁达的人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拱桥有竹林朱谷忠①闽西北有个地方叫拱桥,初听以为是大山深处的一座古桥,想来水曲滩多,桥畔少不了有亭台或楼阁。

谁知到了拱桥一看:沿新安溪而上的,一路尽是青山相对,层峦叠嶂,哪有桥的影子?②原来,拱桥只是乡镇的地名,便问当地的人:为什么这个地方叫作拱桥?老年人回忆说,这里盛产毛竹,祖上的人常把粗竹稍稍拱弯在溪面搭桥,地名由此得来。

如今这种拱桥早被水泥桥替代了,但两岸山脉,依然逶迤多姿,处处竹影婆娑。

而这里的山村,大多依山隐现于绿竹翠篱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面清流之上,三三两两地与梯田的缭绕云雾相映成趣。

所谓“古树高低层,斜阳远近山。

竹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正是此地最好的写照。

③我喜欢这里的溪。

它从蜿蜒曲折的山谷里穿行而来,又向三弯九绕的下游奔流而去,每一弯、每一滩,那蓄成的潭水,清澈得似一面面形状不一的镜子,幽幽地闪着青蓝,盈盈地透出甘甜,让人看一眼就想掬捧入口。

溪中,大小不等的溪石, 因为水流的摩挲,变得千姿百态,色泽纷呈,令人遐想联翩。

④然而,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竹林。

来到拱桥,在山环水抱中,抬眼便可见到, 从山麓直到峰腰,从豁口延到溪边,一片片翠竹连绵,绿浪接天,幽葩处处,清凉无价。

不管走了多远,总是置身在一处处绿涌翠滴的海洋,顷刻之间,就能把红尘的烦扰和周身的疲惫洗涤净尽。

⑤拱桥是闽赣交界一个不大的乡镇,居然坐拥了上万亩竹林。

过去虽有官道, 但人来不多,这些年,生态发展的理念扎下根来,交通也改善了,许多人得以到此一睹青山秀美、竹海壮阔。

游人沿着起伏的峰峦看去,风起时,十里翠波接涌,碧浪掀天;风止时,四周娴静轻柔,幽深邈远。

走进竹林,身披无尽的清爽;静闭双眸,心涌难言的愉悦。

聆听竹叶的呼吸与轻语,竟会领悟到一种丰富的单纯。

于是,情不自禁中,或手抚竹节,细看绿纹荡漾,拥几分透明的情怀;或人竹相依,作双双遒劲状,晒一回亮节高风的向往。

或许,有执手之约的人,会手捧绿叶,轻唤心上人的名字,许一个晶亮的未来……⑥其实,走进拱桥竹林,一路上,时时都会捡到古往今来许多熟悉的诗句。

诸如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诸如陆游的“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诸如刘禹锡的“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这些诗,说的正是历代文人都向往的一种清逸绝尘的意境,也有当今尘世中的人应当效仿的地方。

你看这一片片竹,独姿静处于深山,不惧流年推换,风雨相摧,一袭翠衣依旧,清俊风骨不改。

其贞心高节,旷远淡泊,自古以来,赢得多少世人的喜爱与赞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