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总复习资料(一)
一、选择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处运动到低电势处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电势能大的地方处运动到电势能小的地方
C.带电粒子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且只受电力作用动能和电势能均要增加
D.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地方电场强度大小可能并不相等
2.如图所示画出了匀强电场的几条电场线,M、N是该电场中的两点,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运动到N点,则( )
A.该离子在M点的速度不为零
B.该离子在M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C.该离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D.该离子在M和N点的电势能哪个大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的AD边和BC边的中点M和N各放一个点电荷,它们分别带等量的正、负电荷.E、F是AB边和CD边的中点,P、Q两点在MN的连线上,MP=QN.对于E、F、P、Q 四点,其中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的两点是( )
A.E和F B.P和Q
C.A和B D.C和D
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人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人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
A.它们运动的时间t Q>t P
B.它们的电势能减小量之比△E p:△E Q=1:2
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 p : q Q=1:2
D.它们的动量增量之比△P P:△P Q=1:2
5.如图(a)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Q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b)所示的电压.t=0时,Q板比P板电势高5 V,此时在两板的正中央M点有一个电子,速度为零,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使得电子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假设电子始终未与两板相碰,在
0<t<8×10-10s的时间内,这个电子处于M点的右侧,速度方向向左且大小逐渐减小的时间是( )
A.0<t<2×10-10s B.2×10-10s<t<4×10-10s
C.4×10-10s<t<6×10-10s D.6×10-10s<t<8×10-10s
6.如图所示,三个电压表用满偏电流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已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电压表V3的示数为5V,则关于电压表V2的示数,下列判定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2的示数必为3V
B.电压表V2的示数必为5V
C.若三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则电压表V2的示数必为3V
D.即使三个电压表量程相同,电压表V2的示数也可能不等于3V
7.如图所示,直线OAC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总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抛物线OBC同一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r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若线段AB对应的横坐标为2A,那么AB 的长度所表示的功率及电流I=2A时所对应的外电阻分别为( )
A.2W,0.5ΩB.4W,1Ω
C.2W,1ΩD.6W,2Ω
8.如图所示电路,当S闭合后两灯均不亮,已知两灯、电源、电键及电键到电源负极间的导线都完好,其余三条导线中有一条发生断路.若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来检查断线部分,他用多用表的红表棒与a点相连接,把黑表棒分别先后与b点、
c点相连,则以下能检测出断线部分的方法有( )
A.S闭合,多用表用6V量程的电压表
B.S闭合,多用表用0.3A量程的电流表
C.S断开,多用表用R×1量程的欧姆表
D.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以
二、实验题
9.“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图中、a、b、c、d、e五个基准点中,电势最高的点是点;
(2)若电流表的两表笔分别接触d、f两点(d、f两点的连线与A、B连线垂
直)时,表针反偏(电流从红表笔流进时,表针正偏),则电流表的红表笔接
在点,要使表针指在零刻度线,应将接f的探针(即表笔)向移动(填向“左”或向“右”).
10. 一只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有,现用它来测量一未知
电阻,当用档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测量前应进行如下两项操作,先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然后再测量并读数。
1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如提供的电源是一节内阻可不计的干电池,被测金属丝的直径小于1mm,长度约为80cm,阻值约为。
使用的电压表有3V(内阻约为)和15V(内阻约)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6A(内阻约为)和3A(内阻约为)
两个量程。
供限流用的滑动变阻器有A:B:;C:三种。
可供选择的实验电路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
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1)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是___________mm。
(2)为减小电阻的测量误差,应选用_____________图所示的电路。
(3)为了测量便于调节,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4)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_V。
(5)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_A。
三、计算题
12.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所示,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0×10-7kg,电荷量q=1.0×10-10C,A、B相距L=20cm(g=10m/s2).
(1)试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
(2)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进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大?
13.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 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 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谪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 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问的距离为d .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
(1)调节两金属板问的电势差u ,当u =U o 时,设油滴的质量为m ,使得某个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 为多少?(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问的电势差为u=U 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 带电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 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 .
14.如图 (甲)所示,A 、B 是一对平行放置的金属板,中心各有一个小孔P 、Q ,P 、Q 连线垂直金属板,两极板间距离为d ,从P 点处连续不断地有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沿P 、Q 方向放出,初速度可忽略不计.从某一时刻t = 0开始,在A 、B 间加上如图 (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周期为T ,电压大小为U ,带电粒子在A 、B 间运动过程中,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
(1)如果只有在每个周期为0~ 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 中射出,则上述物理量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2)如果各物理量满足第(1)问的关系,求每个周期从小孔Q 中有粒子射出的时间与周期T 的比值.
4T
高三物理总复习助学资料(一) 答案 2005.3.11
1.D 2.A 3.A 4.CD 5.D 6.C 7.C 8.C 9.(1)a 点 (2)d ,右
10. 选取×1K 的档位;将两表笔相接,调节调零电阻,使表指针指到电阻刻度的“0”上。
11. (1)0.806 (2)乙 (3)A (4)3 (5)0.6
12.(1)由于微粒沿AB 做直线运动,所以微粒所受外力的合力,应在AB 直线上,其受力情况如答图所示,合力F 的方向与初速度v A 的方向相反,因此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由于qE=mgctg θ
则电场强度 E= 方向水平向左
(3)要使微粒由A 运动到B ,则当v B =0时,微粒进入电场中的速度v A 最小,由动能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v AMIN =2.8/s 13.(1)油滴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电场力和重力平衡,可见所带电茶为负电荷,即 解得
(2)油滴加速下落,若油滴带负电荷,电荷量为Q 1,油滴受电场力方向向上,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而 解得
若油滴带正电荷,电荷量为Q 2,油滴受电场力方向向下,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 2 g + Q 2 =m 2a 2 解得Q 2= 14.(1)依题意可知, 从P 孔进入的带电粒子恰能从Q 孔射出,则 即q UT 2=16md 2
t = 0时刻和 时刻进入的带电粒子v -t 图象如图所示 (2)设t=0时刻进入的带电粒子在t1时刻射出,则 t 1= 时刻进入的带电粒子应在 时刻射出,故
N/C 107.14⨯=θctg q mg g m d qUo
1=Uo gd m q 1=2121t
a d =1212Q a m d U g m =-)2(Q 221t d g U d m -=d U )2(22g t d U d m -2)4(212⨯=T dm qU d 4T T =4T t =d t dm qU =2121822T qU md =4T t =T t 432=4234243(12-=-=-T)/T T T t t AMIN m L mg 221θsin 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