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汽车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总成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传动系是汽车实现发动机动力输出到行驶的必需系统,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一个重要总成。
高度可靠的汽车变速器能够避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如果变速器出现乱挡故障,则会使驾驶员无法操纵车辆,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影响行车安全。
本文以两个案例的自动、手动变速器为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故障车型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其作用、工作原理和检测与维修以及检修实例等四个大的方面,提取有效的故障特征信息是进行故障诊断的关键,根据变速器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准确、有效的预防措施,更好更全面的检修变速器,确保汽车正常行驶。
关键词:变速器;故障分析;诊断维修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第二章汽车变速器相关概述 (2)
2.1变速器的功能 (2)
2.2按操纵方式的变速器分类以及工作原理 (2)
第三章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研究 (7)
3.1换挡冲击过大的故障研究分析 (7)
3.2变速器产生异响 (8)
3.3变速器漏油 (8)
第四章实例汽车变速器故障分析 (9)
4.1丰田卡罗拉U341E型车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 (9)
4.2桑塔纳2000系列手动变速器故障案例 (10)
第五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第一章前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自动变速器汽车的购买率不断增加。
对此,出于安全考虑,对汽车的功能也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自动变速器的故障检修。
自动变速器是许多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比较精密,工作环境较差且动作频繁,比较容易出现故障。
安装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如果发现油色异常、出现焦味、发动机的转速偏高或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明显下降等现象,都表明自动变速器可能存在故障隐患。
当变速器的故障小较小,往往不会立即使汽车丧失行驶能力,也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检修,其损坏程度会逐渐加重,最后会严重损害重要的零件,继而失去检修的价值。
变速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和安全操作性要求都很高,其维修任务的规划对变速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汽车变速器,应该进行及时的检修,制定合理有效的维修策略保证变速器平时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可让其带病运行,以免对汽车造成更大的损害。
1.2 研究意义
行驶中的汽车,对于其变速器各个运动机件的工作状态而言,处于超负荷状态;行驶的汽车,在复杂路况时,必须进行频繁的变换档位。
在进行换挡这一过程之中,变速器内部因其齿轮与齿轮间及与轴之间相对运动的改变,致使碰撞冲击出现,带来变速器各部机件的相互磨损,如果驾驶员出现不合理操作或者不妥档位调整时这种磨损将更为激烈,损耗变速器使用寿命,严重时可能把变速器机件损坏掉,从而引起汽车变速器出现故障,最终影响到汽车的安全行驶。
对变速器进行快速精准地故障诊断并对发现的故障进行预处理,来保障车辆正常的换挡与运行,这对提高行车可靠性和同时在减少乘客伤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汽车变速器相关概述
2.1变速器的功能
变速器是一种可改变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为变速箱,位于发动机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主要用于改变汽车的运转速度,以适应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
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是被规定在怠速和最高转速之间的。
而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并不能保持一致,其相应的最大值只能在规定的转速出现。
由于发动机和汽车需求之间的矛盾,才有了变速器生存的原因。
为了满足汽车和发动机在不同的扭矩和转速下都能协调工作,变速器往往被设计成具有多个挡位可以选择。
(1)改变传动比[3]。
变速器的作用之一就是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如起步、加速、上坡等,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变速器就发挥其作用,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的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得发动机工作在最好的状态下。
;
(2)实现倒车。
因为发动机在发动之后只会朝着一个方向转,利用倒档,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3)中断动力。
在汽车未熄火时置于空挡,离开驾驶座位,变速器也可以做到不输出动力。
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传输。
2.2按操纵方式的变速器分类以及工作原理
按操纵方式,变速器又可分为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半自动变速器三种[4]。
2.2.1手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靠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为大多数汽车所采用。
手动变速器采用五档手动变速器,由传动机构、操作机构和变速器壳体等组成。
(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