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川教版11、12课一、教学理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图表化的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本节课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11、12课,上课时近母亲节,因此采用感恩母亲这一主题贯串整个教学中.根据本课的特点,主要以任务探究学习的方式贯穿整节课。
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通过评价环节中学生的之间的互评、点评将本节推向高潮,达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
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热情高,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很强,鉴于此本节课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三、教材分析(一)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课是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11课制作柱形统计图和12课制作饼形统计图的内容,节内容主要是在利用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中,遵循“简单、直观、清晰、明了”的基本原则,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并通过图表数据的转换及选择图表类型等操作,确定合适的图表类型,从而实现利用图表加工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作用。
从本节内容来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向导制作图表的基本方法;知道几种常用图表的特点;学会利用图表进行简单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不连续数据区域的选择、图表的修饰、图表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常见的3种图表类型的作用及特点;2.掌握在Excel中运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的方法;3.理解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与图表之间的关系;4.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中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5.学会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表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勇于创新;逐渐形成在社会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
2.通过“世界能源”问题的探讨,各小组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的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汇报发言等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关爱大自然的热情,逐渐形成“节约能源,保护大自然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的价值取向。
五、教学重点1.利用Excel图表向导建立图表;2.能根据数据表的特点及问题的重点来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六、教学难点1.图表类型的选择;2.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合理表述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驱动来推进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本节的两个重点:图表建立的方法和图表类型的选择,采用任务驱动;在基本任务完成后,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以环环相扣的任务来推进整节课的教学。
八、教学环境:多媒体电脑室1.一同展示出表格和图表:不同年龄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分配规律:同学们通过表格和图表能发现什么规律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陪伴在父母亲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2.提问:大家觉得是左边的表格,还是右边的图表能更直观表达出这个规律啊?(图表)3.提问:谁知道这个图表叫什么名字吗?(折线图)4.提问:折线图的特点是什么呢?5.小结:折线图的特点(能较好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回答问题(要增加内容)1.通过表格与图表的对比,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发现规律,认识到图表的优势――相对于表格,图表能更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或规律.2.通过逐步提问-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让学生观察分析图表,理解图表所要表达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陪伴在父母亲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引发学生反思:孝敬父母真的不能等!2’明确目标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揭示本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各种图表的类型、优势和适用场合;2、根据需求在创建图表的过程中修改图表选项;3、根据数据的意义去美化图表。
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1’作品展示初识饼图1.欣赏图表:王铮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大家在忙碌之余不禁会静下来思考:我的时间到底都去哪了呀?老师这里有一张图表,讲述了人一生的时间究竟都干嘛了.(展示第二张图表:人的一生时间分配图)2.认知:引导学生认知饼图,并逐步说出其特点:(1)提问:我们一辈子花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是做什么呀?(睡觉)(2)提问:它花了我们多少时间?它占去了我们一生的多大比率呀?百分之几?(31%)(3)提问:这个图表叫什么名字呢?(饼图)它又有什么特点呢?3.小结:饼图的特点(能较好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学生欣赏作品,并尝试进行总结不同图表类型的适用场合(增加学生活动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学习。
引出饼图。
3’1.讲解:每个图表都是有生命的,它在向我们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一分情意.如这个饼图,它除了告诉我们人一生的时间如何分配外,还通过各部分的信息告诫着我们应当珍惜时间,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指出浪费时间的现象)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到白头空悲切!2.提问:我们为什么会浪费这么多时间?又到底将时间浪费在了哪里呢?揭示图表的意义作品展示识柱形图1.展示柱形图:接下来的这张图表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浪费时间(展示柱形图:中学生浪费时间的原因调查统计图)2.认知:引导学生认知柱形图,分析并发现其特点:(1)提问:中学生浪费时间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啊?(拖延)(2)有多少人选择了这个原因啊?(3)其次原因是什么啊?(不分轻重)(4)这个图叫什么名字呢?它有什么特点啊?学生欣赏作品,并尝试进行总结不同图表类型的适用场合引出柱形图2’知识小结知识考查1.总结三种图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三种图表:饼图,柱形图,折线图.回顾三种图表的特点.2.游戏--《一站到底》(小战神卡卡出五道题让学生回答)(游戏中设置5道题目,通过卡通人物KAKA读出题目,全部学生起立参加游戏)以下题中的数据你觉得用哪种图表表达最适合?第一题:苹果的营养成份(饼图)第二题:爸爸去哪儿收视率(折线图)第三题:一天的气温变化(折线图)观看一段视频回答第四题第五题(视频内容为该班同学对于母亲节的调查录像,录像包括学生关于母亲节是哪一天的回答,当父母亲不舒服时会怎么做?以及说出一句对母亲的心里话)第四题:该班同学母亲节知晓率统计(饼图)这道题目很多同学会选择柱形图(老师在这里要点播一下为什么此处最适合的图表是饼图:图表的选择没有唯一,用柱形图表达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选择一种最适合的,题目中要求我们对母亲节知晓率进行统计,通过知晓率我们可以判断用饼图最合适)第五题:送给母亲的礼物调查(柱形图)(游戏结束表扬最终全对的学生,并授予"战神"称号)1.学生总结不同类型图表的特点2.学生进行游戏(答案是饼图时举起左手,当答案是柱形图时举起右手,当答案是折线图时举起双手.答对的同学继续游戏,答错的同学坐下退出游戏)1.巩固所学2.通过一站到底的游戏考察学生对图表类型特点及适用场合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在玩中学.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通过班级母亲节调查采访视频,触动学生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孝敬父母之情,贯串本节课的情感主线.5’任务探究基础任务1.明确任务:请同学们按照小组分工为我们班此次母亲节调查情况统计的数据表分别创建一个最合适的图表.分组教学,不同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任务一要求:母亲节知晓率统计(1.4.7小组根据表格设计出最合适的图表(饼图): 任务二要求:送给母亲的礼物调查(2.5.8小组根据表格设计出最合适的图表(柱形图): 任务三要求:不同年龄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规律(3.6.9小组根据表格设计最合适的图表(折线图):2.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完成任务学生自主探究 分组完成图表的创建 (参考老师教学网站上的图文操作详解或者教学操作视频) 1.将任务划分成三个版块,分组探究分别完成今天所学的三种图表的创建过程. 2.探究任务循序渐进,学生自主探究.3’讨论答疑 解决问题 完善作品1.小组讨论:在操作中碰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2.互相学习:互相走动观看同组同学的作品.3.完善作品:讨论结束后继续完成善自己的作品(时间2’)老师全班巡视,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强调制作图表的注意点。
1. 小组讨论,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进一步合作探究。
2. 继续完善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3’表1表2表3展示点评1.参考作品评价标准给予修改意见2.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
2.对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和不足适当进行点评。
3. 小组选出展示作品的同学和进行点评的同学.(告知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小组任务要求)组织学生按照“作品评价标准”进行点评。
4.老师点拨:(1)系列产生在行和列的选择(2)分类X轴标志1.小组展示作品(三个图表分别展示一个作品)2.点评的同学对作品进行点评.3.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经验。
4.认真听取老师的难点讲解,攻克重难点1.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协作性学习的能力以及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良好习惯。
3’任务探究进阶任务1.展示一组经过美化后的图表与刚创建的图表进行对比。
让学生说出哪组图片更好。
这组图片就是经过修改美化后的效果。
2.明确列出本环节中用到的美化知识点有哪些?3.进阶任务:请同学们修改美化自己刚才创建的图表。
1.比较两组图片的不同。
2.学生自主尝试对图表进行修饰和美化。
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5’4.展示优秀的作品,老师点播难点学生展示完成作品2’十、学习评价评价表如下:作品评价参考表评价等级: A(好) B(一般) C(不太好)三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