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2=8
用乘法算就是:2 × 4 = 8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
4 × 2 = 8
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4 = 12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
读作:3乘4等于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5×3=15读作:“5乘3等于15”。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
5×6表示6个5相加或5个6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4=40—4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求6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6+3=9)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
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如:2个9相乘,用9×9=81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
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5=15读作:3乘5等于15;5×3=15读作:5乘3等于15
12、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得原数。
0乘任何数等于0。
第二部分:角的初步认识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
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
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或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6、角: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7、★画直角的方法:
①画一个点
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
1个三角形中只有1个直角或者只有1个钝角。
七巧板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上都有24个直角。
第三部分:除法的初步认识及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如: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个。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如:有15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5份,也就是15里面有5个3。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如:15÷5=3读作:15除以5等于3。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15÷5=3中15是被除数,÷是除号,5是除数,3是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有关0的除法。
1)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2)0不能做除数。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第四部分:统计与可能性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量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本单元主要是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可能性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第五部分:混合运算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两个:在算式里有加(减)法,先算乘法;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教学重点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并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部分:总复习
复习共分为九个部分: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