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的护理进展

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的护理进展

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的护理进展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肺部、胸部疾病引起呼吸衰竭、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导致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男女均可见,以男性多见,其病死率达30%以上。

无创呼吸机使用是治疗肺性脑病患者的有效方法,具有以下许多优点,包括: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确切;避免有创通气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和各种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无需使用镇静剂;患者可正常吞咽进食;不影响讲话和咳嗽;保留了气道加温、湿化和过滤功能;可以使用不同的通气模式、间歇使用、容易脱机;与有创通气相比,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1]。

现将无创呼吸机在肺性脑病患者临床应用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上机前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上呼吸道情况、对疾病知识的理解以及使用呼吸机通气的了解情况,针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评估无创呼吸机的工作状况。

2.使用中护理2.1 心理护理在接受呼吸机治疗前、患者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特别是首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更为突出[2]。

护理人员应采用适当的语音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受,呼吸机连接和拆除方法等,以便咳嗽、咳痰或呕吐时能进行紧急拆除、耐心地进行宣教、以消除患者对无创机械通气恐惧和不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积极配合治疗。

2.2合理选择鼻(面)罩鼻(面)罩的合理选择是决定无创通气成败的重要因素。

调整好固定带松紧度,以两侧系带各能伸入一小指为宜。

如固定带太松容易造成漏气从而导致呼吸机不易触发;如固定带过紧,则可导致患者不适和局部皮肤受压发生压疮[3,4]。

可根据病人面部大小和自主呼吸方式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鼻(面)罩、通常轻症患者首选鼻罩通气,无效时换面鼻罩;重症患者首选面鼻罩通气。

固定鼻面罩时应避免压住患者的眼睛和耳廓。

利用患者饮水、进食、排痰等断开呼吸机时洗脸,改善脸部血液循环,保持面部清洁舒适,防止并发症发生。

2.3密切观察病情在患者意识未转清或上机最初1-2h内,专人护理,予床边多功能监护仪行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呼吸监测、并严密观察意识、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音、辅助呼吸肌活动、人机同步性、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通气参数等变化[5]。

根据患者SPO2情况逐渐增加到患者接受的呼吸机压力。

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有报道应用无创通气30min后可出现气胸,对于消瘦的病人更应密切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深度及呼吸肌运动等,避免因潮气量或压力过大造成气压损伤[6,7]。

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时抢救。

肺性脑病常在夜间发生或加重以00:00-04:00最高[8]。

夜班护士应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严密观察,因为病人不自觉活动或睡梦中的举动常易造成氧管脱落或摘除面罩危及病人的生命。

注意电解质及酸碱度变化。

2.4呼吸道护理呼吸道通畅在通气治疗中是治疗能不能达到效果的关键,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9]。

患者取适当体位,可取半卧位、坐位等,要使头、颈、肩在同一水平,头稍向后仰,以有效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枕头过高,影响气流通过而降低疗效。

加强气道湿化、呼吸机治疗时先将灭菌注射用水倒在热湿化器内到达要求水位线,使气体经过湿化后再进入患者气道,可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避免气道痉挛[10.11]。

清醒患者鼓励自动咳痰,国外总结了正确的排痰程序是:雾化吸入药物、变换体位、叩打、使用振动器等。

“三步排痰法”,即:一吸(通过雾化吸入、溶解、稀释干燥痰液),二拍(翻身拍背,使其附于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三吸(吸痰)[12]。

昏迷患者可选电动吸引器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

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排痰。

2.5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但忌碳水化合物高食物。

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营养素平衡的流质及电解质饮食,进食30min后再用无创呼吸机,护士应在患者床旁观察15min,无特殊变化方可离开,防止患者饭后呕吐窒息[13]。

2.6休息和安全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有意识障碍、烦躁者予床栏进行安全保护,必要时专人护理[14]使用约束带,除去假牙,保持呼吸道畅通。

2.7药物护理尼可刹米为常用的呼吸兴奋剂,能刺激呼吸中枢,增加中枢的驱动力,提高呼吸频率以及潮气量[15],注意用药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大剂量静脉滴注时需观察呼吸频率及幅度的变化,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大汗、面肌抽搐或全身惊厥等症状;输入脱水剂和利尿剂时要求准确、快速滴入并密切观察病情,防止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准确记录尿量;应用血管扩张剂时,注意观察心率及血压情况;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治疗肺性脑病的关键,应尽早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大量、联合、长期”的原则[16],用药期间注意感染控制的效果。

可能继发真菌感染;慎用镇静剂,禁用巴比妥类药。

2.8加强基础护理:注意病人的保暖、防止受冻感冒,保持室内通气和温湿度适宜[17]。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

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擦背,预防压疮的发生。

做好口腔护理2次/d;保持会阴清洁,留置尿管病人,会阴冲洗2次/d,保持大便通畅。

2.9肺功能锻炼:病人病情稳定后,睡眠充足的情况下,指导肺功能锻炼。

①缩唇式呼吸。

吸气时令气体从鼻孔进入,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口哨样。

让气体均匀地自双唇间逸出,吸气与呼气地时间比为1:2,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min。

②呼吸操。

病人取仰卧位,手放在胸骨下端双侧肋缘交界处。

平静呼吸后在呼气时将手轻轻地向下压迫,吸气时仍用力向下压,让腹肌对抗自己的手。

一般连续5~7次后休息一次,再继续进行。

通过以上两种训练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通气功能,提高了病人活动时的耐受能力[18.19]。

原则为锻炼过程中患者无呼吸困难与感到不累,若有不适立即停止。

3. 停用呼吸机后的护理当病人病情好转,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按医嘱及时停机,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态变化,根据病情给予鼻氧管低流量吸氧,做好健康教育。

4.呼吸机消毒呼吸机在使用中维持一定的温、湿度,有利于细菌能繁殖,应定期消毒呼吸机的细菌过滤器、过滤膜、管道及鼻面罩。

每日用75%乙醇擦拭后再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1次,每周用2%戊二醛浸泡螺纹管2次,每次30min。

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呼吸机内部还应给予清洁、洗尘、调试和保养,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固定地点,专人负责管理。

5.小结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病情重、死亡率高,单纯药物和吸氧治疗,疗效不尽人意。

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方便安全,患者耐受性好,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节约医疗费用,使病人和家属容易接受,因此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有高度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规范的操作,密切观察,及时指导,加强护理。

参考文献[1]钱志凤. 无创呼吸机治疗原理及应用[J].西南军医,2011,13(3):478-479.[2]张金翠,闫秀琴,黄杰.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7):153.[3]朱丽萍,吕晓东,BiPAP无创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B):58-59.[4]马容莉,涂颖,黄斌.双水平气道正压辅助通气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A):62-63.[5]许建红,王文红,周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6):477-478.[6]黄潇红.无创双水平正压呼吸机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人中的应用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1,9(9):2393-2394.[7]郭巧玲,陈枫.BiPPA呼吸机临床应用中监护[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573.[8]刘海华.76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514-1515.[9]曹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120-121.[10]陈超林,张江平,朱燕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94-195.[11]陈叶萍,钟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0,8(3):647-649.[12]陈丽,潘素美.肺性脑病行机械通气撤机的护理体会[J]使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885-1886.[13]毛丽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vn、Journal of Latt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06Nov,15(21):3009.[1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87.[15]刘先军,涂明利,刘为舜,等.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可拉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12):P12-P13,P17.[16]王爱梅.肺性脑病患者52例临床观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182-183.[17]马家骥.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9.[18]王军梅.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66.[19]黄新华,陈德兰.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3,24(22):64.[20]刘艳丽.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护理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B):141-1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