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培养方案

文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培养方案

文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文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依托文学院高端学术平台,发挥校院两级优质资源,探索文化“双创”人才的培养模式。

文学院现高端学术平台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河北省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高地,河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河北省国学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核心一级项目“汉字、文学与传统文化”、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

上述平台使“试点班”从设立之初就站在了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制高点上。

试点班以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类一级学科本科专业为基础,强调特色创新的专业实践,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置注意全面化、模块化、文理渗透,突出多样性、跨学科和灵活性的特点。

以培养精英研究型和高级应用型双轨人才为目标,在坚持中文专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小班授课,实行导师制,科研结合、产学研结合、开放办学。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突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政府管理、企事业单位高端管理岗位以及自主创业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以汉语言文学为培养基础,兼有历史、哲学、经济、管理等综合素养和较强分析、策划、写作、执行等创新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文学理论、文学史、语言学及中外文化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方面的高强度训练,具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意和创业的较强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⒉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的基本能力;
⒊兼有历史、哲学、经济、管理、艺术等综合素养和较强分析、策划、写作能力;
⒋具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国际视野,文化产业创意,运营开发管理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四、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化产业投融资、创意写作、文化市场管理、图书出版与策划、批判性思维等。

五、标准学制:四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通修课(共修读40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6学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