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4讲_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54讲_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本节框架
知识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标准成本及其分类】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判断题】理想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2014年)
【答案】×
【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理想标准成本是一种理论标准,一般很难达到。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制定】产品标准成本通常由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构成。

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应分为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标准)
【例8-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算如下:
项目
标准
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
标准单价①45元/千克15元/千克30元/千克
标准②3千克/件6千克/件9千克/件标准成本③=②×①135元/件90元/件270元/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④=∑③495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例8-12】沿用8-11资料,A产品的直接标准人工成本计算如下:
项目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①15600小时
月标准工资②468000元
小时标准工资率③=②÷①30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④ 1.5小时/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⑤=④×③45元/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
【例8-13】沿用[例8-11]中的资料,A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
月标准总工时=156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总额=5616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56160/15600=3.6(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87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87200/15600=12(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1.5(元/小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6+12)×1.5=23.4(元)。

知识点——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相应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以实际产量为基础)。

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花了多少钱)-(实际产量下应该花多少钱)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原因】直接材料的耗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有生产部门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原因。

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原因】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如市场价格、供货厂商、运输方式、采购批量等的变动,都可能导致材料的价格差异。

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差异应主要由采购部门承担责任。

【例8-14】沿用8-11资料,A产品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45元/千克,用量标准为3千克/件。

假定企业本月投产A产品8000件,领用甲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40元/千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用量差异=(32000-24000)×45=360000(元)(超支)
材料价格差异=(40-45)×32000=-160000(元)(节约)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2000×40-8000×3×45=20000(元)(超支)
或=360000-160000=200000(元)(超支)。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 - 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价差)=(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原因】工资率差异是价格差异,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

通常劳动人事部门应对其承担责任。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量差)=(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原因】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用量差异,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还是在生产部门。

【例8-15】沿用[例8-12]中的资料,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30元/小时,标准工时为1.5小时/件,工资标准为45元/件。

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350000元。

其直接人工差异计算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50000-8000×45=-10000(元)(节约)
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0000-8000×1.5)×30=-60000(元)(节约)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000×(350000÷10000-30)=50000(元)(超支)。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一般不会导致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是()。

(2016年)
A.工资制度的变动
B.工作环境的好坏
C.工资级别的升降
D.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
【答案】B
【解析】工资率差异是价格差异,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

工作环境的好坏影响的是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所以,本题选择B。

【单选题】某产品本期产量为60套,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18千克/套,直接材料标准价格为270元/千克,直接材料实际用量为1200千克,实际价格为210元/千克,则该产品的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2018年)
A.10800
B.12000
C.32400
D.33600
【答案】C
【解析】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1200-60×18)×270=32400(元)。

【计算题】(2019年)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制造企业,假定只生产一种产品,并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分析。

单位产品用料标准为6千克/件,材料标准单价为1.5元/千克。

2019年1月份实际产量为500件,实际用料2500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元。

另外,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为9000元,实际耗用工时为2100小时,经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50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1500元。

要求:(1)计算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2)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3)计算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

【答案】(1)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6×1.5=9(元/件)
(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5000-500×6×1.5=500(元)(超支)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500×6)×1.5=-750(元)(节约)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5000/2500-1.5)=1250(元)(超支)
(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500+(-1500)=-1000(元)(节约)
9000-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000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0000(元)
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10000/500=20(元/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