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 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 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 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 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 力量,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强调“园本教研”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有位佛教僧侣跟阿尔讲了一个故事,阿尔听了
二是让每位教师将“与幼儿有效互动”作为专业 素质的核心,认识到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创造 高质量幼儿教育最本质的环节。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主要的内容可以从4个方面看 :
三是让每位教师将“教育、教学研究”作 为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认识到“教育、 教学研究”是提高幼儿园质量和教师教育 能力、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的 重要环节。
就受到诱惑,遗弃自己肥沃的土地,动身前往神
秘的钻石田去寻找巨大的宝藏。他漂泊到很远的
地方,直到双脚疼痛,疲惫不堪,青春和财富都
挥霍殆尽,只剩下衰老和穷困。在所有的幻想破
灭之后,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死去。不久之后,
竟然有人在阿尔的土地上发现了不计其数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经 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 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 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石以及镶 在俄国国王王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 石,都取自那处钻石矿。
动态生成性教研 分层教研(分课题教研、分不同层次教师教研等) 开放式教研(引入“外资”)
园本教研的专业引领
统一问题统一认识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引导教师学会质疑
关注教师反思的有效性
帮助教师分析问题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
园本教研与教育科研
园本教研与教育科研
它的研究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业的研究 人员;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主要的内容可以从4个方面看 :
四是通过园本教研,引导教师将终身学习作为自身专业发 展和自我人生发展的途径,让教师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方 向和重点,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途径和方法, 学会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工作、生活 中的问题和困难,帮助教师把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专业 发展和自我人生规划和谐地统一起来。
(李季湄: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启动会上的讲话 )
园本教研与传统教研
教研的作用
直接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中期目的: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育质
量的提升; 最终目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园文化建设。
两个关键问题
教师的成长是在哪里实现的? 教研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
我们曾经的努力
——让幼儿的“学”有益、有趣
幼儿园的“教”与“学”重新审视
“教”=上课(集体教学、分组教学)? “学”=教师教?
(错误)
园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传统教研
学习型教研
教学型教研
听、评课
课例(案例)研究
专题研究
问题会话
系列化问题教研
......
园本教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 谈话法 现场参观与考察法 自我反思法 行动研究法 ......
力; 3.校本教研校园文化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渠
道。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基本要素: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职业生活方式: 教学(教育者)——教学型教研 研究(研究者)——研究型教研 学习(学习者)——学习型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基本要素
是否按计划执行? 哪些方面没有按计划执行?为什么?
让园长多一些理性,减少一些盲从; 让老师多一些反思,减少一些盲目; 让幼儿多一些自主,减少一些禁锢。
——教研应“接地气”
感谢您的聆听!
从内容上讲,园本教研解决的是幼儿园本位的 问题,是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解决教育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
园本教研与传统教研
从方法上讲,园本教研区别于传统教研在于方 法的多样化和无模式化;
从研究所依托的实体看,园本教研主要是以教 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课例为载体,传统教 研主要是以理论文章学习为支撑。这样,园本教 研就显得有章可寻,有物可研、教师有共同的话 语可以谈,传统教研常常是教师绞尽脑汁的讨论、 苍白的对话和无实质的交流,往往是一种浪费时 间的空谈。
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
思 考:
你怎么理解教研? 你是怎么开展教研工作的? 教研有什么作用?
教研
教育教研: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
钻研:深入细致地研究,指用心思虑,费尽心思
(是钻研者之间成果的传播、整合与提升的过程)
教研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教研工作的“三个服务”的指导思想:
园本教研制度如何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关注教研的问题来源——让教师做主的教研
来自于一线的问题
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关注一日活动中的目标落实
来自于教师的需要(自下而上确立研讨问题)
了解教师的学习需求 了解教师的热点问题
关注教研的有效性——重视教研中的专业引领
园本教研做什么
园本教研
园本教学教研的基本涵义:
是教师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
教室中发现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
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经验的
方式”解决问题。
园本教研是
立足儿童本位的研究 立足教师本位的研究 立足幼儿园本位的研究
园本教研是
为了解决教育现场的问题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 能够形成园本文化
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将通过解决园长、 教师关心的具有共同性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 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改善,并 推动幼儿园向着学习型组织的方向发展。
(李季湄)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主要的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从4个方面看 :
一是让每位教师将“了解幼儿”作为专业素质的 基本,认识到“了解幼儿”是幼儿教育每一个环 节的基础。通过园本教研,从根本上帮助教师掌 握了解幼儿的基本功。
园本教学研究的特征:
提倡有效教学 强调“他人(同伴)经验”
“他人(同伴)智慧”的汲取 强调“合作研究” 强调“反思” 强调“对话”
园本教研怎么做
园本教研需关注
教研的内容
教研的形式
教研的方法
教研的制度
教研的内容:园本教研的问题来源
关注“教”的问题
——让教师的“教”有效、有意义
关注“学”的问题
它的研究定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 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阐释理论, 验证理论的应用;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 师的专业水平。
园本教研与园本课题研究
园本教研是立足幼儿园本位的现场教学研究 园本教研是微课题研究 园本教研是园本课题研究
行动过程中的反思
提出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是应当发生的吗?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以前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措施更有效?
第三步:在日常实践中如何落实——实施 行动方案(实践行动)
行动 对行动进行观察、实录 讨论并形成初步研究结论
第四步:如何看待结论? ——反思行动过程 (基于“问题解决”的总结)
(朱家雄)
专业引领:
统一问题统一认识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引导教师学会质疑 关注教师反思的有效性 帮助教师分析问题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
园本教研需要制度做保障
制度在园教研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
制度在园教研中的作用是什么?
制度的作用
保障 规范
制度的不足
园本教研的三个重要方面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反思什么 怎么反思
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的心态 “同伴互助”的有效性
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
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的引领 揭示教育、教学活动内涵的引领
同伴互助
有意义的同伴互助,是在构筑对话的平
台,是在运用教师们共创的话语系统进行 交流、分享、沟通和协商。这样做,不只 是在解决教学的技术性问题,而且是在更 高的水平上产生合作学习,共同建构的意 义。
分班、段的教研组备课 观摩研讨 公开课制度 课题研究制度
……
原有的幼儿园教研
时间:一周一次,园级教研或分组教研 教研组结构——三级(园、段、班) 教研活动的形式
备课 学习专业文章 说课、听课、评课
二级培训(再现观摩情景) ……
园本教研与传统教研
从形式上,园本教研提倡的是立足幼儿园本位 的教研形式,它不是原来幼儿园教研的教研组长 或专家的一人谈或一言谈的形式,而是集学习、 观摩、研讨、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研究方法;
制度是外规范性的 制度不是自愿的 制度缺乏人文气息
解决办法—让制度成为文化
制度文化是共同生活群体中的公约、习俗, 是人们经由制度制约而成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幼儿园的制度文化是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在长 期的教学常规、保育措施、卫生要求等所形成 的习俗和规范,制度是显性的、明确的文字, 制度文化是隐性的,由制度上升到规范,是文 化的升华。
让园本教研制度转化为园本文化
基本条件 让制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 让教研成为教师的自愿
让园本教研制度转化为园本文化
改变教研的形式 反思——由规范性到自觉性 互动——由被动到主动 (将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 (让教师学会合作,形成团队意识) 研讨——书斋式到情景式 (立足于教育情景解决问题) (不是互相拆台,而是坦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