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x套储能设备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说明—根据中国储能分会数据显示,我国储能装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东地区,两者合计占装机总规模的49%;其中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省,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等省份。
此外西南、华南、华北地区储能装机估摸占比分别为14%、12%及15%;其中西南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华南地区集中在广东省,华北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
华中及东北地区的储能装机量极少,占比均为5%,其储能装机主要集中在湖南省、辽宁省。
该储能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9941.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60.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03%;流动资金2680.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97%。
达产年营业收入2368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740.22万元,税金及附加181.80万元,利润总额4940.78万元,利税总额5804.07万元,税后净利润3705.5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98.4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70%,投资利税率58.38%,投资回报率37.28%,全部投资回收期4.18年,提供就业职位404个。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电站建设,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节能减排。
目录第一章基本信息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第四章项目市场调研第五章建设规划方案第六章选址规划第七章项目工程设计第八章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第九章项目环保研究第十章职业保护第十一章项目风险评价第十二章项目节能评估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计划第十四章投资计划第十五章经济效益分析第十六章综合评价结论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第一章基本信息一、项目提出的理由储能即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
储能的基本方法是先将电力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放在储能装置中,并在需要时释放;根据能量转化的特点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势能和化学能等。
储能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电力在供应端、输送端以及用户端的稳定运行,具体应用场景包括:1)应用于电网的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快速调整电网频率等领域,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降低光伏和风力等发电系统瞬时变化大对电网的冲击,减少弃光、弃风的现象;3)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降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瞬时充电对电网的冲击,还可以享受波峰波谷的电价差。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导,铅蓄电池储能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8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装机分布中,锂离子电池以70.6%的装机占比占据主导地位;铅蓄电池是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重要补充,新装机量占比达到27.2%;其余电化学储能方式如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钠硫电池占比合计仅为2.2%。
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年产xx套储能设备项目(二)项目选址某某新区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5005.83平方米(折合约37.49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7.87%,建筑容积率1.5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9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3.6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25005.8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6971.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009.0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6223.2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314.0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9台(套),设备购置费2571.80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534249.16千瓦时,折合65.66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2646.09立方米,折合1.08吨标准煤。
3、“年产xx套储能设备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34249.1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2646.0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6.74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19.9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19%,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某新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9941.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60.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03%;流动资金2680.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97%。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368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740.22万元,税金及附加181.80万元,利润总额4940.78万元,利税总额5804.07万元,税后净利润3705.5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98.4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70%,投资利税率58.38%,投资回报率37.28%,全部投资回收期4.18年,提供就业职位404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新区及某某新区储能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新区储能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年产xx套储能设备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新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0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098.48万元,可以促进某某新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70%,投资利税率58.38%,全部投资回报率37.28%,全部投资回收期4.18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18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
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阶段,是新旧动力转换特别是新动力加速形成的核心阶段。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省制造业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四、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自建成投产以来,每年均快速提升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管理效益较高的企业之一;项目承办单位技术力量相当雄厚,拥有一批知识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精湛的专业化员工队伍,为研制、开发、生产项目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89.44万元,同比增长27.38%(3888.79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储能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4878.6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25%。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763.4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3.95万元,增长率23.82%;实现净利润2822.5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5.25万元,增长率17.25%。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一、储能设备项目背景分析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导,铅蓄电池储能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8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装机分布中,锂离子电池以70.6%的装机占比占据主导地位;铅蓄电池是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重要补充,新装机量占比达到27.2%;其余电化学储能方式如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钠硫电池占比合计仅为2.2%。
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可以说中国储能产业已渐露春意,正蓄势待发。
中国抽水蓄能行业发展相对缓慢,而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市场,光热储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成本减低,在目前无补贴的情况下,储能在峰谷价差套利、辅助服务市场及可再生能源限电解决方案上已经实现了有条件的商业化运行。
近年来,我国储能装机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同时,能源政策密集出台,储能已逐步成为规划布局的重点领域,地方政府也随之布局储能项目与示范,助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在未来几年里,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增长。
伴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能源需求的加速增长,以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并将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结构调整已成为能源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在当前形势下,不仅代表着一种新兴技术的发展,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对现有传统经济与能源发展模式、新的制造体系等一系列传统发展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网等配网侧和用户侧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