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


一、具体劳动
1、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为了特定 目的而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1)具体劳动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具体劳动在生产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操作方 法和劳动结果上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了不同的使用价值 (3)具体劳动具有永恒性。 (4)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 威廉·配弟
用来交换


劳动产品
根据定义思考:以下哪些 是商品?
原始的土地 同学买来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自家酿造的米酒 商店中正在出售的货物 自己的生活用品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
1、概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特点
(1)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可以有多种 使用价值 (2)具有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或阶级属性,只是体现人 与物的关系 (3)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非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4)是社会使用价值(满足别人和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5)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B、一切有用的物品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 用的物品都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 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D、一个物品具有了使用价值,也耗费了人的劳动, 就一定是商品 E、商品因保管不善而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曾耗 费了人类的劳动,所以还有价值。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两个不同商品所用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那 么两者的价值量就一定相等 吗?
2、劳动的复杂程度——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就是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就是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 一定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 同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为什么?)
“驳倒价值理论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唯一任务,因 为如果同意这个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认马克思以铁的逻所 作出的差不多全部结论”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
北大方正又叫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成立于1986年。当 时,北大从教学科研经费中挤出40万元作为发展基金,两间办 公室,开始创业。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服务,方正 很快进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并组建成为企业集团,今年,他 们可望创产值8亿元。到目前为止,北大方正已向学校上缴了 2500万元,是当时投资的62.5倍,他们上缴投入开发的费 用,等于国家10个实验室的总投资 方正集团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也遇到了不少股份制改造 企业所遇到的难题,即国家股的问题。是投入的资本创造价 值,还是劳动创造价值?有人提出,方正是学校投资40万起步 的,不管现在是4个亿,还是8个亿,都是原先的40万投资创 造的。方正总裁在同记者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如果说资本创 造价值,那方正近千名职工都干什么啦,我们就不创造价值 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资本和劳动同时创造价值。这么简单 的问题,为什么就一直扯不清?”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马克思为什么从 分析商品开始来研究 资本主义的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 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 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
1、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甚至人和人之间的一 切联系,也采取了商品的形式 。 2、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 3、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与核心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 理论,它们都是建立在商品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 反比例关系
劳动生产 率普遍提 高
社会必 要劳动 时间缩 短
商品价 值量降 低
个别劳动 生产率提 高
单位时 间内生 产的产 品数量 增多
商品价 值量降 低
例:假设生产钢笔的1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可生产10支钢笔,创造10元的价值,则每只钢笔的社 会价值为1元/支。 某一企业提高了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一小时生产 100支钢笔,则该企业每小时创造的价值为多少?该企 业每只钢笔的价值为多少?
Flash-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衡量复杂或简单劳动的标准是发展变化的,要根据不 同国家的历史条件、文化条件而定。
3、劳动生产率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 产品的能力或效率。 它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以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即产品数量/单位时间。如某电视机厂平均1小时生产 2台电视,就用2台/小时来表示。 二是以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即 劳动时间/单位产品。如生产1台电视耗费了30分钟, 就用0、5小时/台来表示。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 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 间。” ——马克思
生产1张桌子甲需8小时,乙需10小时,丙需12小时;

乙(平均用时)

8 小 时
10 小 时
12 小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定律, 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的价值常常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所谈的“价值”
五、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 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交换价值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价 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自己。 2、交换价值与价值并不是完全吻合的,它 们受时间、地点、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第二章 商 品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商品的二因素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商品的价值量 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的矛盾
小知识:商品的产生
• • • • • • 商品产生的两个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 商品产生的具体过程: 1、人类社会发展初期(蒙昧时代) 2、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 3、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4、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 ——商人的出现
三、商品的交换价值
1、交换价值的概念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 的关系或比例。 如:1把石斧=10斤粮食(1:10) =1只羊(1:1) =15尺布(1:15)
2、交换价值的决定
? ?
使用价值决定商 品的交换价值吗
供求关系决定商 品的交换价值吗
亚里士多德 的思考
为什么1只羊可以交换两把斧头呢? 作为自然数,1≠2; 从使用价值来看,羊和斧子完全不同; 在交换实践中,它们为什么能够按一定比例 相互交换呢?
(0、1元/只)
(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由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同样一件产品所 花费的时间就越短,成本就越低,因此企业要赚钱,就必 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使 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从生产条件、熟练程度、 劳动强度等方面考虑: ①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②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的管理; ③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程度; ④提高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规模和效能; ⑤改善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二、抽象劳动:
1、概念: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 人类劳动,它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1)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做为独立化的经济范畴,它反映着商品经济 中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3)抽象劳动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而存在。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对立统一
1、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 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表现在: ①具体劳动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永恒的自 然属性;抽象劳动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 有非永恒的社会属性 ②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 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具体劳动是千差万别的,各不相同;抽象劳动在 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最单纯的因素—— 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 结构。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万人,天天看 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只有马克思科 学的研究了它,他从商品的实际发展中作 了巨大的研究工作,从普遍的存在中找出 完全科学的理论来” ———毛泽东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反 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市场价值的确定——个别价值的平均化
1、市场价值:即商品社会价值,是通过部门内 部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即由占生产显著大量的中 等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决定的 部门内部竞争:是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种商品 的各个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提高利润率而进行 的竞争 2、个别价值平均化有两种基本情况:
案例分析
劳动价值论是说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这与商品价 值的分配或企业资产的界定和归属是两回事。
北大方正的新资产价值肯定是该企业的劳动者(含 管理者)创造的,这毫无疑问。可是,依照按生产要 素所有权分配的原则,作为国家所有制的北京大学出 资,理应获得应有的股份。因而在重新界定企业资产 的过程中是一个兼顾国家、企业与个人利益的问题, 与价值创造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以“资本和劳动同时创造价值”为理由,试图将 企业绝大部分新资产都界定给个人,在理论上同样说 不通的。
五、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及其意义
1、劳动二重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1)具体劳动概念;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概念;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2、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意义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 济学家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 了价值的本质,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 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政治经济学的剩余 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 本再生产理论等,均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 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