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专用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卷6含解析.doc

山东专用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卷6含解析.doc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六)(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

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早期的王位继承并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说明西周早期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王位继承方式,并未涉及分封制,故A项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得知此时的王位继承是否以“贤能”为标准,故C项排除;根据材料“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及史实可知,西周早期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仍然存在,故D 项错误。

]2.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

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不同思想文化碰撞交融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出现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的发展挑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但整个封建时代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影响,而C项只关注了佛、道思想而忽视了儒家思想,片面理解材料信息,故排除。

] 3.《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

其中写道:“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这一言论( )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C.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B [根据材料“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可知,这体现了历代医者秉承济世为怀的信念,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千金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作,理学是宋代才出现的,排除A项;《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医学理论涉及不多,故C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医者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故排除D项。

]4.《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A.君臣关系平等B.恢复官僚政治C.限制君主权力D.改革选官制度C [根据材料“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等可知,黄宗羲欲借助官僚体制限制君主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限制君主权力,未体现君臣关系平等,故A项错误;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一直实行官僚政治,故B项“恢复官僚政治”的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改革选官制度的内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 5.从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到刘知己“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再到龚自珍的“出乎史,人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这反映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是( )A.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B.以书写信史为追求目标C.以秉笔直书为记事原则D.以官修史书为史学正统A [根据材料“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等可知,中国史学研究重视为现实服务,体现出经世致用的特点,故A项正确;尽管书写信史、秉笔直书、官修史书都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但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C、D三项排除。

]6.下图是近代开埠通商后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变化情况折线图。

据此可以推知( )A.近代小农经济逐渐丧失主导地位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国内市场规模变化主要取决于外国进口产品D.民族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D [从图中不难看出,1869年到1909年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本国产品商品总值一直高于进口产品商品总值,而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本国产品商品总值增长的重要原因,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近代中国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商品出口情况,所以无法得出B项结论;分析折线图可知,国内市场规模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本国产品,故C项错误。

]7.据统计,1887年中国各种官田和屯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8%,此后逐年下降,到1933年已减至3.3%,国有土地迅速私有化。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政治运动冲击传统秩序B.西学传播强化私有观念C.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发展D.政府顺应时势进行改革A [1887年至1933年,中国社会动荡,政治运动不断,政权更迭频繁,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有效地控制中国社会。

在此时段内,国有资产包括土地流失严重,故A项正确;私有观念的强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国有土地私有化,但无法解释清末民初短期内的土地私有化现象,故B、C两项排除;材料所述时段内,国内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无法推动切实有效的私有化改革,故D项错误。

]8.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前提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定实施战略转移军事方针B.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意在通过军事手段实现逼蒋抗日D.认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B [由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等可知,中国共产党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A项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长征,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通过“军事手段”逼蒋抗日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1935年的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9.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一幅漫画。

该作品意在说明我国( )A.国民经济恢复加速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工业化建设进入快车道D.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C [注意漫画中的时间信息“1953”“1954”,再结合“自行车”“摩托车”“烟囱”“工厂”等信息可知,漫画表示的是三大改造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进展迅速,故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基本完成,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结束于1957年,与漫画时间不符,排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指的是1956—1966年,故D项错误。

] 10.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 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

这一变化( )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B [1987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的要旨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国家采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对外贸易,正是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故B项正确;我国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是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A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排除;材料信息表明当时我国外贸机制有所调整,但尚未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得出D项结论。

] 11.与希腊诸城邦不同,罗马公民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安东尼努斯颁行了著名的《卡拉卡拉敕令》,规定凡是居住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的自由人全部享有罗马公民权。

这一敕令旨在( )A.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B.适应民主制度的发展需要C.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D.使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C [罗马帝国212年颁布的《卡拉卡拉敕令》,授予被征服地区的自由民以罗马公民身份,目的在于调节罗马公民与被占领地自由民之间的矛盾,以此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卡拉卡拉敕令》只是扩大了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并未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故A项错误;公元212年处于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实行君主专制而非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故D项错误。

]12.15世纪前后,意大利的许多市民虽然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却采取了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以世俗享乐满足肉体需要,以宗教活动满足精神需要。

这说明当时( )A.教会放松对市民生活的控制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C.文艺复兴运动缺乏社会基础D.社会观念处于转型时期D [15世纪前后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材料信息显示当时的意大利市民既未放弃传统的宗教仪式又追求世俗的物质享乐,这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观念正处于转型时期,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会对市民生活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意大利市民对日常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采取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表明此时人文主义思想尚未得到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意大利的许多市民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由此可见此时的市民阶层已然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

] 13.在工业革命中白手起家的新兴工业巨子们虽站到了财富的顶峰,但却始终被以贵族文化为主导的英国社会视为“暴发户”。

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将追求完全的“贵族化”作为目标,这腐蚀了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

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B.经济发展导致贫富差距拉大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传统观念有碍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D [贵族文化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被视为“文明”“进步”的标志,对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在追求“贵族化”的道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这体现了某些传统观念对英国工业发展的阻碍,故D项正确;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向贵族文化靠拢,而不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C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