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调查报告篇一:杂草实习报告1. 2. 3. 4. 校园杂草种类调查与腊叶标本的制作的实习报告By:星语心晴实习目的:了解并识别校园杂草,了解常见杂草哪个科的最多,危害最重的是哪些科的杂草。
学会制作并识别腊叶标本。
实习地点:实习时间:XX年4月9日下午本组成员:篇二:校园内主要杂草的调查报告校园内主要杂草的调查报告年级专业班级:09级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测)小组成员:王宇尧、李黎绅、王晓珍、李文静、丁钿、李博篇三:杂草学实验分析报告杂草种类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及意义:杂草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或农田化学除草实践来解释,结合该特点,杂草学理论课由原来的板书教学改为多媒体教学,将实践中拍摄的杂草照片、除草剂药害症状照片等融入到教学课件中,相对于板书教学仅通过语言描述杂草特征及除草剂药害症状更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收理论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调查地点:花溪洛平村,贵大南区校园绿化带;三、调查时间:XX 年 4 月 11日——XX 年 4 月24 日四、小组成员:李龙进、胡永星、陆春云、董红敏;五、调查内容:(一)空心莲子草拉丁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别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等;科:苋科;属:莲子草属;分布区域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皆有分布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
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叶柄长3-10毫米,无毛或微有柔毛。
花密生,成具总花梗的头状花序,单生在叶腋,球形,直径8-15毫米;苞片及小苞片白色,顶端渐尖,具1脉; 苞片卵形,长2-2.5毫米,小苞片披针形,长2毫米;花被片矩圆形,长5-6毫米,白色,光亮,无毛,顶端急尖,背部侧扁;雄蕊花丝长2.5-3毫米,基部连合成杯状; 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
果实未见。
花期5-10月。
生物学特性:空心莲子草是一种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的多年生宿根性杂草。
其草抗逆性强。
靠地下(水下)根茎越冬,利用营养体(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冬季温度降至0℃时,其水面或地上部分已冻死,春季温度回升至10℃时,越冬的水下或地下根茎即可萌发生长;茎段曝晒1-2天仍能存活;未经腐熟或未被家畜消化的茎段进入农田后会造成再次危害。
人工防除的方法不仅不能防除空心莲子草,反而会加重空心莲子草的蔓延和扩散。
这些是空心莲子草能迅速生长蔓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空心莲子草的防除增加了难度。
主要影响:危及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环境;同时阻塞水上交通,封闭河塘水面,降低作物产量,影响农田排灌,使其影响经济。
植物生境:属水生杂草,能够在沟渠塘等生境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
危害状况:部分土壤受害严重,特别是池塘及水沟内危害极其严重,大田危害相对较轻。
防治方法:1、采取植物检疫,建议在中国建立健全该植物的检疫体系。
2、机械人工防除:对喜旱莲子草的防治,应侧重于预防。
结合农业措施,在耕翻换茬时花大力气挖除在土中的根茎,然后务必晒干或烧毁;在种群密度较小或新发现的入侵地手工拔除,进行根除。
对新入侵的空心莲子草,深挖1m,并彻底焚烧,连续三年,能起到根除的效果。
在许多水域依靠人工打捞,但打捞后的植株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又会死而复活。
3、化学防除:在中国,化学防除是抑制空心莲子草的主要措施之一。
草甘膦、使它隆、农达、水花生净等除草剂。
(二)泽漆拉丁学名:Euphorbia helioscopia L.别名:五朵云、五灯草、五风草等;科:大戟科;属:大戟属;亚属:乳浆大戟亚属;分布区域:广布于中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广东、海南、台湾、新疆、西藏外)。
形态特征:。
根纤细,长7-10厘米,直径3-5毫米,下部分枝。
茎直立,单一或自基部多分枝,分枝斜展向上,高10-30(50)厘米,直径3-5(7)毫米,光滑无毛。
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具牙齿,中部以下渐狭或呈楔形;总苞叶5枚,倒卵状长圆形,长3-4厘米,宽8-14毫米,先端具牙齿,基部略渐狭,无柄;总伞幅5枚,长2-4厘米;苞叶2枚,卵圆形,先端具牙齿,基部呈圆形。
花序单生,有柄或近无柄;总苞钟状,高约2.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光滑无毛,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边缘和内侧具柔毛;腺体4,盘状,中部内凹,基部具短柄,淡褐色。
雄花数枚,明显伸出总苞外;雌花1枚,子房柄略伸出总苞边缘。
蒴果三棱状阔圆形,光滑,无毛;具明显的三纵沟,长2.5-3.0毫米,直径3-4.5毫米;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
种子卵状,长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暗褐色,具明显的脊网;种阜扁平状,无柄。
花果期4-10月。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乳汁,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沟边、路旁、田野。
植物生境:生于山沟、路边、荒野、湿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危害状况:危害较浅,并无大面积繁殖,均系单株,且数量较少。
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
人工防治: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末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
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机械防治:结合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化学防除: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
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替代控制: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等方法进行除草。
(三)三叶草拉丁文名:Trifolium repens L.别名:白车轴草,白三叶,荷兰翘摇科:豆科;属:三叶草属;分布区域: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南到云南的勐腊县,北到黑龙江的尚志县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分布。
形态特征:植物低矮,高3 ~4厘米。
直根性,根部有与根瘤菌共生的特性,根部分蘖能力及再生能力均强。
分枝多,匍匐枝匍地生长,节间着地即生根,并萌生新芽。
复叶,具三小叶,小叶倒卵状或倒心形,基部楔形,先端钝或微凹,边缘具细锯齿,叶面中心具“V”形的白晕;托叶椭圆形,抱茎。
于夏秋开花,头形总状花序,球形,总花梗长,花白色,偶有淡红色。
边开花,边结籽,种子成熟期不一,种子细小。
[1]三叶草生活力强,植株矮而匍匐,而刈割,又具自播能力,所以覆盖效果好。
由于有固氮能力,对肥料要求不多。
但在久旱不雨时,要注意及时浇水抗旱。
叶丛低矮,开花多,绿色期长,常用于缀花草坪,可于早熟禾、紫羊茅等混播。
也可单播用作开花地被,常用于斜坡绿化,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白花三叶草植株低矮,高仅30~40厘米,所以一般不需割草。
但其又耐刈割,刈割后能很快地恢复覆盖的效果。
生物学特性:三叶草耐寒性强,气温降至0℃时部分老叶枯黄,主根上小叶紧贴地面,停止生长,但仍保持绿色。
因此,绿期很长。
对土壤要求不严,可适应各种土壤类型,在偏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
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
干旱情况下生长缓慢,高温季节有部分枯死现象。
耐修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修剪后10d内可长出更新小叶。
高强度践踏或碾压后,3~5d即可恢复。
在强遮荫的情况下易徒长,造成生长不良。
抗有害气体污染和抗病虫害能力强。
植物生境:适宜各种土壤类型,能够在路埂、宅旁、沟渠边等生境中不断自然繁衍。
危害状况:危害较浅,对目标植物不构成威胁。
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精选播种材料,对其所在地进行翻耕即可,机械防治:结合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四)黄鹌菜拉丁文名:Youngia japonica.别名: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还阳草;科:菊科;亚科:舌状花亚科;属:黄鹌菜属;分布区域: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生于山坡、山谷及山沟林缘、林下、林间草地及潮湿地、河边沼泽地、田间与荒地上。
温度、湿度无太多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0-100厘米。
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
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粗壮或细,顶端伞房花序状分枝或下部有长分枝,下部被稀疏的皱波状长或短毛。
基生叶全形倒披针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宽线形,长2.5-13厘米,宽1-4.5厘米,大头羽状深裂或全裂,极少有不裂的,叶柄长1-7厘米,有狭或宽翼或无翼,顶裂片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圆形或急尖,边缘有锯齿或几全缘,侧裂片3-7对,椭圆形,向下渐小,最下方的侧裂片耳状,全部侧裂片边缘有锯齿或细锯齿或边缘有小尖头,极少边缘全缘;无茎叶或极少有1-2枚茎生叶,且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全部叶及叶柄被皱波状长或短柔毛。
头花序含10-20枚舌状小花,少数或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花序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