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基础测试题陈仓高中高一地理组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类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图中哪层中的臭氧 (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D .③层以上大气层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强,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 )A .①层B .②层C .③层D .④层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
据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①B .②C .③D .④4.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 .①B .②C .③D .④5.下图中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6.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 表示________,B 表示________,C 表示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2.3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草地,空白部分表示沙地。
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的情况。
据此回答1~2题。
1.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 .西北风和东南风B .西风和东风C .东南风和西北风D .西南风和东北风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乙处等压面的是 ()3.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a 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 是只能使风向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D .③④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 、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 、P N ,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读图完成4~6题。
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 >P N ,则O 点风向为( )A .⑥或⑦B .②或⑥C .④或⑧D .③或④5.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 <P N ,则O 点风向为 ( )A .③或④B .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6.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回答7~8题。
7.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都正确的是()A.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B.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C.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8.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a B.b C.c D.d9.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__风。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风。
2.3 第3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读“局部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此时北半球最有可能处于一年中的()A.6月B.10月C.1月D.5月2.A、B两地的气压名称分别是()A.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B.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C.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读下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3~4题。
3.甲、乙两幅图中控制E、e两处的风带、气压带分别是()A.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C.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D.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4.甲、乙两幅图中E处和a处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6.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A. B.C. D.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回答7~8题。
7.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8.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29°53′S,31°03′E)召开。
德班位于南非东部沿海,濒临印度洋的西南侧,是南非第三大城市,年均温20℃左右,其降水分布如下:材料2:下图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
(1)依据材料1描述南非德班的降水分布特点,并判断德班的气候类型。
(2)写出材料2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和数字序号代表的风带的名称:气压带: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风带: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南非德班召开时,德班主要的盛行风是什么?与材料2中的(4)哪个风带有关?2.3 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2011年11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冷空气预报,从11月28日~12月2日中东部将迎来一股较强冷空气,并伴有6℃~8℃的降温,同时会出现一次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华北大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2.下图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过程的是()读图,完成3~4题。
3.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A.①B.②C.③D.④4.图中正确的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A.60°N附近海域B.15°N附近海域C.15°S附近海域D.60°S附近海域读“常见天气系统(甲、乙)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是暖锋示意图B.甲天气系统产生的降水发生在锋前C.乙图是南半球反气旋D.乙天气系统的中心气流在垂直方向下沉6.下列天气现象与其成因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甲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的台风—甲C.重庆夏季的伏旱—乙D.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乙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图”,回答7~8题。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降水(mm) 1341131273 59 28 39 62 73 981081021009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吹西南风 B .乙地气温较高 C .丙地风速最大 D .丁地气压最低8.图中戊地的天气系统为(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暖锋D .冷锋9.读“我国某地1月气象资料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________趋势,气温变化呈________趋势。
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________气团控制,17日受________气团控制。
(3)在________日两天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
综合图题读图2-2-9,完成下列问题。
图2-2-9(1)A 为__________________月图,B 为__________月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图中高气压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如无海陆热力差异,在其纬度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高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为________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
(5)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2-8)图2-2-8(1)写出上图气压中心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形成于西太平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
这个势力强大的气压带影响我国的范围,春末起于_____________________,7—8月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年份它的位置持续偏南时就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洪涝灾害。
(3)图中江西省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点附近,夏季多刮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的夏季风,该风来自______________洋,使东南沿海和近海地区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季。
(4)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水位超历史最高记录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间适当提前除了使一些地区避开洪涝灾害的威胁以外,还可减少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
图2-2-6是“沿某经线的低层大气环流形势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