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今天是2011年8月14日曹馨月3岁10个月2天
前段时间读了育网推荐的《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深受启发。

原来和小朋友相处还有这么多学问,这么多讲究。

与其说它是一本育儿书,不如说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教材。

作者通过深入的观察,用细腻的笔触和大量生动典型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和各种育儿误区,指出了许多人都在犯的想当然的错误,让人十分震撼。

老实说,这是我看过的最细腻、最具说服力、最具有操作性的育儿书了。

我看完以后马上向周围的人强力推荐。

对照书本,我们有许多地方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比如培养专注习惯、适度原则,接纳情绪等等方面,但也有不少地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比如三不干扰原则、自主原则、谦让原则等等。

结合月月的实际表现以及我们容易犯的毛病,我给外婆重点讲解了几条。

实践了两个多月,颇显成效。

关于三不干扰原则,我就想到月月喜欢穿裙子的事情。

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要穿裙子,冬天也喜欢穿。

因为觉得上厕所不好脱,也不方便运动,我和外婆都为这个事情苦恼,早上都为穿什么和月月争论一番。

越是给她安排,她就越不听你的。

后来看了书,想想这事完全符合那三条不伤害自己,不打扰别人,不破坏环境的三不原则,就放开了,随她自己选择了。

只是必要时给她一些建议,决定还是由她自己来做。

这下她反而不拧了,变得乐于接受建议。

真是应了作者那句话,是“我先听她
的,她才听我的”。

以前我经常纠结于慈母败儿,对她比较严厉。

对她的许多要求,常常说不。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严厉的前提是先要顺应儿童的天性,然后才履行规则,先接纳而后教育,是疏导而不是打压。

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则是让我明白,什么是儿童的天性。

最近她看到小区会所里有小朋友学跳舞,她非要拉着我去报名。

因为想起周周妈说过,技巧性的东西容易学,创造力却学不来,提出小孩六岁前不给报任何兴趣班,而是提供相应条件让其自由发挥,我就不想这么早给她报名。

第二次看见了又缠着我要去学,我还是没答应。

到第三次,她进去就不肯出来了,跟着跳得像模像样。

我就让她上了一节体验课,小家伙学得很认真。

老师夸她接受力很强,动作学得很快,她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我再问她,“你是不是真的要学,跳舞很累的,要经常压腿,你能坚持吗?”她的头点得像鸡啄米,还马上坐下来展示勾绷脚给我看,“喏,我都会压腿了,一点都不累!”停了一会又说,“妈妈,如果我真的累了,我就休息一下又接着跳啰”“妈妈,我真的太喜欢跳舞啦,给我报名好不好?好不好呀妈妈?”看着她一脸的渴求,我就先交了半期的费用,还给她买了一条雪白的芭蕾舞裙子和一双舞鞋。

小家伙臭美得很,到处找镜子照。

第一个星期,很积极上课。

第二个星期,跟老师小伙伴混熟了,她就开始开小差了。

遇到感兴趣的才跳,有时候干脆说太困了不想去。

有一次陪她去跳,她才跳了十来分钟,就开始自由发挥了,一直就
像一只小鸟一样,摆动双臂不停转着圈跑,还笑个不停,自得其乐。

我喊她停下来跟老师跳,她说她就喜欢学小鸟飞,还让我扮鸟妈妈追她,我哭笑不得。

后来几节课都是这样,说我一点都不郁闷是假的,毕竟交了钱,多少有点可惜,但看她玩得那么开心,又不忍责怪她。

怎能怪她呢?还不到四岁的小孩,还不懂控制自己,兴趣爱好也没定型。

小孩子,爱玩无罪,开心就好,就当来游乐场玩好了。

其实在家里,我和周周妈一样,从她出生开始,就常给她放一些优美的音乐。

她经常闻歌起舞,根据曲子风格自编自演,还蛮像那么回事儿。

有一次,她主动要求我放钢琴曲,说她要跳舞。

我乐了,问她,“为什么你在家那么爱跳舞,又不愿意去上舞蹈课呀?”她扬起小脸蛋,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上课老是有老师教的,我不想要老师教,我想要自己跳!”呵呵,一语道破天机,果然是小小孩,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呀!我释然了。

关于自主原则,停止不必要的帮助方面,我也有许多话要说。

或者出于好心,或者出于不耐烦或者节省时间我们忍不住去帮她考虑或者操办太多事情,总忍不住自以为高明地去纠正她的劳动成果,总想让她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考虑太周全,大人太“能干”反而剥夺了她许多的学习探索机会和成长历练的经验。

周周妈在书里明确指出,尊重孩子的决定,允许孩子犯错误,接受孩子的劳动成果,哪怕不那么完美,还举了许多生动的事例来阐述她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现在小家伙变得很有主见,动不动就说我自己来,我自己会的哇。

小家伙精的很,估计是没少偷听我们关于这本书的对话,遇到我管着她不耐烦的时候,她就很认真地我说,“妈妈,你不要管我这么多,我想怎样就怎样哇。

”我一惊,想起书本的话,马上意识到自己犯老毛病了,连忙说“好,宝宝自己做决定”。

呵呵!前两天,还自己站在水龙头底下洗头,我们都惊喜得不行。

关于谦让原则,我也和许多妈妈一样,原以为主人要让客人、大的要让小的、男孩要让女孩。

有些时候,比如家里有客人来访,碍于面子碍于客套,我们都容易忽视孩子的内心,替孩子做决定,逼孩子谦让。

周周妈在书里一反传统,指出这种强迫谦让的弊病,提倡如尊重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先征求孩子意见,尊重先到先玩的游戏规则等让我茅塞顿开,再也不必为此事纠结。

实践以后发现,如果我足够尊重孩子,先征求意见,一般她都会很大方地答应。

如果有点勉强,就讲两句道理,一般也会答应;当然偶尔也有绝不让步的时候,那种情形下我就不勉强她,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当着客人的面数落她。

很感谢育网向我们推荐了这么一本好书,让我受益匪浅。

看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孩子面前,大人最好蹲下来,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育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奢望自己每天做到一百分,但却要常常提醒自己:要用心,要耐心,更要顺其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