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PPT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PPT
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新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
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
和谐世界。
14
2.我国在对外关系上怎样做某事 1) 国际社会成员: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 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 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 国际竞争的实质:抓住战略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进程,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3) 国际形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 国际关系: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 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5) 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道路: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 3) 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需要,有利 于提高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水平。
• 4) 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 5) 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6)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7) 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
结合上述材料和《政治生活》中的有关知识,从公民政治参与 的角度谈谈你将如何参与控烟活动。(13分)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将严格遵循控烟条例,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义务)
②依法通过多种方式有序参与民主决策,为完善控烟条例建言献策; (具体写出民主决策的途径,可替代给分)
③负责任地参与民主监督;监督控烟条例的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坚持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挥共产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4)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5)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 6)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7) 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加强党的先进 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公民要认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要坚持3个基本原则 ③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④(态度上)积极参与、增强公民与主人翁意识;(能力 上)提高素养提高能力;(行动上)采取合法方式,有序参 与。
4
(2014广二模)1. 材料:某市出台控烟条例三年来,公共场所吸烟 现象明显改善,但也面临困境:公共场所禁烟部分只能靠自觉,酒 楼商场等经营者担心禁烟影响生意,落实禁烟行动不积极;控烟执 法缺人缺钱,只能每个月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执法。
6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 正管好。(具体到职能) 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 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 监督。 ⑤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人民服务
8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 1) 积极行使权利。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 和质询权。 2)自觉履行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 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 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9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
五大主体 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政党和主权
国家。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 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 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 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 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2
高考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怎样做某一件事?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紧迫性:我国民主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依材料) 重要性: (1)对公民——有利于激发主人翁精神,提高政治参 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或知情权等)。 (2)对有关机关(组织)——根据具体参与方式和实 际(或材料内容)进行总结。 (3)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基本制度)。
4.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
关系。
5. 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6.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
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
13
1.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
7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或做某事的依据? 1) 是由其法律地位决定的。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 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 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议案)权、表决(各项决 定)权、提案权、质询权。 3) 是履行义务的需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 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 体现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 益和意志,由人民选举产生,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12
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或如何巩固新型民族关系?或民族
自治地方取得发展的依据?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
础)。
2.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
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3.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
答题技巧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 高考命题始终坚持的方向,政治试题,大多以现实生活的 重大热点为背景,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1、审主体,定范围。是谁在干什么,先区分是国内现 象的,还是国际问题的,从而找准知识立足点,是用哪个 单元的相关知识回答。若是有关国内现象的问题,则需要 更细一步审清主体,主要是分为公民、政府及其他国家机 关尤其是人大这几类。 2、找内容,联知识。主体审准确之后再找内容,即主 体在干什么,是措施,还是意义,找准内容之后迅速提取 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然后与材料相结合,理顺答题思路。
10
• 1.党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
• 1) 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领导中国人 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 2)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性质指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员。
(具体写出民主监督的途径,可替代给分)
④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3分),
自己带头不吸烟或戒烟(1分),自觉维护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5的
合法权益。(1分)
(基本原则)
高考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 利益的捍卫者)。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 的内在要求。 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 要。 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⑥ 其他意义.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必须依法行政。 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 受人民的监督。
依据
1) 必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②实行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
定外交政策;④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和平与发展
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⑤符合联合国的宗旨
和原则。
2) 意义:①对我国,有利于提升国际地位、展
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
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等等;②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