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基本知识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基本知识

农村公路养护基本知识
农村公路的建管养基本参照等级公路的技术指标进行。

农村公路养护参照部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及《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进行养护作业。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96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养护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四本规范。

重点沥青路面养护进行学习。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对原规范进行了充实、补充和完善,增加的名词术语与交通部印发的《国家干线公路文明建设样板路实施标准》保持一致。

根据公路等级提出相应的养护质量要求,对沥青路面必须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养护。

路况巡查---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制定小修保养、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

在此对沥青路面养护内容与质量标
准、日常养护及常见病害的维修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解。

一、养护内容与质量标准:
(一)、工作内容:
1、日常巡查与检查—①路面自身的损坏:
坑槽、裂缝、拥包、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翻浆等病害其危害程度及趋势。

②路面上的外来物对路
面的损坏或妨碍
2、小修保养---①日常保养---清扫路面
泥土、杂物;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铺防滑料;拦水带的修理;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

②小修----修补路面的
泛油、拥包、轻微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

3、中修工程:①沥青路面整段铺装、
罩面或封层(稀浆封层)
②局部严重病害处理
③整段更换路缘石、整段维修路肩
4、大修工程:路面的翻修、补强等
5、改建工程:①提高路面等级②补强
③加宽④局部改线。

6、专项养护工程
(二)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标准:见上表大中修、改建及专项工程还应遵照新建规范执行
(三)养护材料与机具:
材料:沥青及粗细集料等进行必要的试验。

机具:路面状况调查设备表:
二、日常养护:
(一)、初期养护:
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初期养护:摊铺、压实后,自然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后开放交通,处理好纵横缝的施工接缝。

2、乳化沥青路面:封闭交通2-6小时,未破乳时,严禁一切车辆通过,开放交通初期,限速20KM,不得制动、调头。

(二)、日常养护:
1、加强巡查,保持路面清洁
2、排水设施的养护:春融期时检查,疏通、修补
3、除雪防滑:除雪、融雪、洒防滑料
4、路肩养护:保持横坡,平整坚实、适度
结合GBM工程,对路肩及边缘带加强养护(GBM工程:GBM工程是实施现有中国特色的公路(G)标准化(B)、美化(M)的简称。

特点是将建筑工程学与心理学融汇于自然
景观之中,将人、车、路三者与大自然紧密结合,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和美化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和科学管理的过程.突出表现了自身的线型美、造型美、路面清洁、交通流畅等特点,是一项集建筑工程学、交通工程学、建筑艺术学、公路美学、园艺学、管理学及交通心理学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5、边坡养护:坡面平顺、坚实无冲沟,植被防护,或工程防护,如种草、铺草皮、栽种灌木、投放石笼、干砌、浆砌片石护坡等合理的防治措施。

(三)、季节性养护:
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春季:
翻浆、网裂—坑槽、油包、波浪
2、夏季:
新铺的高温时—泛油,
基层含水量大或质量较差的路段---车辙
沥青用量过多,矿料过细或沥青粘度差的沥青---拥包、波浪、发软等
3、秋季:
雨水多---啃边、裂缝、坑槽网裂
4、冬季:
低温纵横向裂缝,积雪防滑
三、常见病害的维修:
1、裂缝:沥青路面在温度、日光等自然因素及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发生老化和疲劳使沥青路面产生各种裂缝。

处置:①洒沥青—撒石屑(2-5MM)--轻碾
②贯入热沥青
③网裂—面层不好,可稀浆封层,--或大中修
2、拥包:沥青砼路面自身抗剪强变不足或沥青砼铺装层与下层路面的层间结合不好,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产生层间剪切力,当该力大于其层间结合力时局
部沥青砼路面发生错动与推移而形成拥包。

处置:①单纯的沥青油包---铲除
②面层细料集中或沥青用量过
多,基层稳定,除去拥包重做面层
③基层含水量大或强度不足、水
稳性不好应重新做基层、面层
3、沉陷:路面、路基有竖向变形,路面下凹深度3 CM以上。

处置:①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少量裂缝,可撒粘层油,填补沥青混合料,整平压实;
②因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
重,矿料已松动、脱落形成坑槽,按坑槽处治
③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的,
重做路基或基层
④桥头跳车:台背回填不密实的,
重新处理台背,死角夯实,软基可换填
沙砾、碎石土等,也可以采用注浆处理。

5、车辙:桥面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当(如
集料、级配偏细、沥青标号偏大、用
油量较大),在高温度季节行车(特别
是重车)的反复作用下由于垂直塑性
变形的长期累积在行车道部位形成
一道纵向的凹槽称为车辙。

处置:①路面车辙稳定,横向推移,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波谷部分刷粘层油,作面层;
②基层结构强度不足的,使基层
局部下沉,应先处治基层。

6、波浪:由于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如集料偏细、级配不好、沥青用量过大、桥面层厚度不合适等原因常会使桥面发生波浪,当然沥青标号不合适、重车过多也是产生波浪的重要原因。

7、坑槽:一般在路面上裂缝密集的区城或空隙率较大的局部范围内,由于水的侵
入,桥面发生严重的水损害,使沥青从集料上剥落下来,混合料发生松散,并在行车的反复作用下逐渐形成坑槽。

处置:①基层完好,面层坏了:画出轮廓线:圆洞方补,斜洞正补,开凿到稳定的深度,清除干净,刷粘层油,填入沥青混合料,整平碾压,略高于原面层,若7CM以上,则分层摊铺压实。

②气温较低时,较小的坑槽,可采用冷补料直接修补
8、冻胀和翻浆:冻胀:路基下部的水分向上积聚并冻结成冰引起路面结构膨胀,造成路表拱起开裂;翻浆:因路基湿软,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的现象
处置:属于大中修工程,需要进行挖除、换填、加固排水、晾晒等进行处理后再重做基面层。

9、麻面与松散:细小嵌缝料散失,出现
粗麻表面,当细集料散失过多时,出现
路面磨损、路表粗麻,或微坑剥落等处治:①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撒嵌缝料,衔接顺适,碾压成型
②稀浆封层处治
③若是面层料老化松散,应全部挖除,重做面层,若基层造成的,应先处理基层,再作面层。

10、泛油:路表出现沥青膜,发亮,镜面,有轮印。

配合设计不当,油石比偏大,在行车的反复频繁作用下沥青被挤出,聚集在桥面表面,形成油膜,影响行车安全和桥面平整度。

处治:①轻微泛油:可撒3-5MM的石屑或沙子,控制行车碾压②泛油较重:可先撒5-10的碎石,用压路机碾压,稳定后,再撒3-5MM的石屑或沙子,控制行车碾压③严重泛油,形成软层,可铣刨软层重做面层。

11、脱皮:路面面层层状脱落
处治:①清除脱落即松动部分,分析原因,从做基层或面层
12、啃边:路面边缘破碎脱落,宽度10 CM
以上,
13、磨光:路面原有粗构造衰退或丧失,路表光滑,
可加铺抗滑层单层表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四、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一)、公路养护的质量总要求:
1、保证路面平整、横坡顺适、线形直顺、清扫整洁、排水良好;
2、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
3、构造物、桥、涵、隧完好
4、沿线设施完善
5、绿化协调美观
二)、根据上述要求:公路养护质量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
评定指标:“好路率”---以优、良等路占实际评定养护里程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好路率=(优等路里程+ 良等路里程)/实际评定的养护里程* 100%
五、公路养护质量等级的检查与评定:
方法: 1、以公里为单位,以里程碑为界,按路面、路基构造物、桥涵隧道、沿线设施、绿化五项养护质量内容分别评分定等。

2、总分100分=路面50分+ 路基构造物20分+ 桥涵隧道10分+沿线设施10分+绿化10分
3、实际评分结果划分:
优等路:总分90分以上(含90分以下同),路面45分以上,路基构造物15分以上,桥涵隧道、沿线设施、绿化6分以上;一条达不到,降为良等路;
良等路:总分75分以上,路面38分以上;一条达不到,降为次等路;
次等路:总分60分以上;
差等路:总分60分以下。

六、分项计分标准:
原则:1、若同一检查部位有两种以上病害时,以最严重的一种数量扣分。

2、路面:以长度和面积计算病害,满分50分
为了客观反映病害程度,并具有可比性,将路面的病害按面积和长度计算同时根据病害影响的重要性,分沥青路面、水泥混凝路面和沙石路面三种路面病害换算系数,与实际病害面积或长度数量相乘,得到病害含量Y1和Y2,再根据Y1和Y2的数据参照扣分标准进行扣分。

3、路基构造物:长度和处数计算病害,满分20分
病害直接按照长度和处数计算扣分,
累计
4、桥涵隧道:处数计算病害,满分10分
5、沿线设施:除道班房、交调站、通讯设施以外的标志标线等附属设施,病害以处、块、根数及长度计算,满分10分
6、绿化:公路用地范围内按现行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已种有整齐乔木、灌木、花卉或由整齐草皮覆盖者,均视作已绿化,否则视作未绿化,以长度计。

参照《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对公路养护检查进行评分。

二〇〇八年一月二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