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以得到的可靠结论,源于拉丁文的ratio, 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以 区别于感觉、意志、情感等非理性的心理 活动。 非理性主要指人脑所具有的一种非逻辑、 非条理化的推定和帮助人们认识和行动的 精神力量和精神能力,作为精神力量的非 理性主要包括本能、欲望、需要、意向、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我们将学校规划理解为一个宽泛的过程 ,即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将其转化为各 种目的和目标,并进而制定达成这些目的
(四)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校为了更好发展而对全局 性问题制定的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它是对未来 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也 是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的过程。
一、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一)学校发展的内涵 (二)战略的内涵 (三)规划与教育规划 (四)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 (五)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特征 (六)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一)学校发展的内涵
1. 学校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 (1)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2)环境、队伍、设施和机制的全面发展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理性与教育规划 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流的规划思想即是基于理性
的,即认为规划应该最大化地实现个人或者组织 的目标。 这一规划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假设: (1)人们知道自己的目标; (2)人们知道面对的选择; (3)人们知道这些选择的后果; (4)人们知道并遵守最大化的原则的决策以进行 选择。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的提出 有限理性是由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著名经
济学家西蒙所提出,是基于哲学、认知科 学和现代经济学层面的思考。 有限理性认为,行为人所获得的信息、知 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由于信息的非完整 性和认知的局限性,以及决策情境的不确 定性和复杂性,行为人所能够考虑的方案 也是有限的,未必能做出使得效用最大化 的决策。 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昭示了一个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不同的思维方法:前者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 逻辑,如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和分类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现代系统论等,后者则通 过非逻辑思维的方法,如想象、幻想、直觉、灵 感、猜测。
(2)思维过程中的内容不同:科学内容和人文内 容;
(3)精神现象的内部结构不同:前者内部结构明 显有序,后者本身结构混沌无序。
战略的特性表现为: (1)全局性;(2)方向性;(3)对抗性;(4
)预见性;(5)谋略性。
战略与战术的区别:大局与局部
(三)规划的内涵
规划: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 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 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 动的方案。
策划的五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特征
1. 整体性 2. 协同性 3. 前瞻性 4. 操作性 5. 特色性
(六)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1. 提升学校发展的思想性; 2. 提升学校发展的整体性; 3. 提升学校发展的品位; 4. 有利学生的发展; 5. 有利学校品牌的形成和传播。
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基 础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3. 重视教育规划制定过程中的有限理性 协商模式的教育规划过程; 4. 重视教育规划执行过程中的有限理性
“教育规划从过去汲取智慧,为未来提供 方案。它是未来决策和行动的起点,但又 不仅仅是一幅蓝图。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 程,不只关注走向何方,还关注怎样到达 目的地以及哪条道路最佳。写下计划并得 到批准并不意味着规划工作结束了,有效 的规划靠必须考虑自身的实施,考虑取得 的或未取得的进展,考虑出现了哪些预想 不到的障碍,以及怎样克服这些障碍。 ”——库姆斯
所谓理论基础,是指学校战略发展规划所依据的 有关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为学校的发展 战略提供了具体的指向。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理论 (二)内源发展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四)系统化思考理论 (五)校本管理理论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论理论
1. 理性与非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在理论中依靠逻辑推理可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课程大纲
一、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 三、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体系 四、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 五、学校的教育哲学和理念设计 六、学校优先发展项目设计 七、学校德育建设 八、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九、学校教学特色建设
课程大纲
十、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成长 十一、基于学校发展的科研体系 十二、教育学校发展的管理创新
; 2. 学校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 (1)多方协调;(2)多面协调;(3)多
环协调 3. 学校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1)现实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
(二)战略的内涵
战略:一定时期指导全局的方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 足以谋一时。”——-[清] 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 藩议》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运用有限理性进行教育规划应该注意的五 个问题:
1. 正视教育系统的复杂性;
2. 按照满意原则设定教育目标
(1)克服教育目标设定中的“乌托邦”; (2)“满意”是基于有限理性的目标制定的重要原则。 (3)“行政人”模型:a.在各种选项中,企图寻求一个令人满意或
“足够好”的结果;b.行政人所认知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真 实世界的简化模型;c.由于行政人采用的是令人满意的标准,而非利 益最大化,因此他们在作选择时,既没有必要确定所有可选择的方案 ,也不必考虑所有的途径;d.由于行政人把世界看作简单的事物,因 此他们认为可以用十分简单的规则或者习惯来从事决策活动。
(一)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完全理性的困境 1. 完全理性的两个前提:(1)规划者占有“充分
信息”;(2)规划者具有“充分理性”,不仅有 能力来搜集、加工这种信息,而且有能力做出理 性的决断。 2. 教育规划面临的情境:(1)信息海量化;(2 )教育的复杂性;(3)发展的不确定性;(3) 人完全理性的不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