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的困境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小微企业的界定不同,甚至说很多国家对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在我国,受大众认可的关于小微
企业的定义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
他认为,
小微企业是对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企
业的统称。
般来讲,在划分小微企业时,主要考虑的指标有: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的数目。
不同行业大类中的小微企业又有不同的标准。
以农、林、牧、渔业为例,营业收入大于等于50 万元的被称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小于50 万元的被界定为微型企业。
1.融资成本过高
小微企业的传统融资模式以民间借贷和商业银行贷款为主,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且小微企业由于违约风险高,它们的借款利率远高于中小企业。
同时,银行贷款的审批周期长,不
适用于短期急需资金的情况。
当小微企业短期急需资金,它
便往往会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利率高,这些都加重了
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最早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这一理论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经济学领域。
在传统的借贷模式
中,
由于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规模、经营情况、信用情况的掌握不完全、也就是说投资者通常处于不利地位。
这种不利地位容易导致逆向选择,甚至是筹资者不还款的风险。
并最终诱发金融市场的秩序混乱。
二、众筹模式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众筹融资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个人或者企业法人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特点,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公众进行资金筹集的融资模式。
众筹在国内的发展形式主要是融资者将自己的产品概念提交给众筹平台,提前约定融资金额,投资者在约定时间内将款项转入指定账户。
如果在约定时间内筹集的款项等于或大于约定款项,则视为融资成功,否则即为融资失败。
众筹平台作为中介机构,从中赚取佣金。
目前的众筹平台可以按照各自的不同功能以及筹资者对投资者的回报方式不同划分为四个类型,即捐赠式融资、股权融资、债券式融资和奖励式融资。
其中奖励式融资也被称为回报式融资,是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融资渠道,在全球融资规模中占比约50%。
捐赠式融资模式多应用于非
营利组织机构,在我国目前的应用很少,所以本文介绍的融资模式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不考虑捐赠式融资。
1. 融资风险小
相比较传统的融资模式,众筹模式有着传统融资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降低了融资的门槛,融资的受众面更广,每位投资者的出资金减少。
同时在奖励融资中,若融资失败,本金可退
还,直接实物奖励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产品。
产品的性能又能很好的反馈到企业那里,他们可以明确之后的改革方向,并且对之后的融资也有促进作用。
2. 融资效率高
小微企业本身规模较小,由于规模受限,获得资金支持较难。
但是这种众筹模式,时间短,频率快,效率高。
“一家融资者对多个投资者”的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融资成本。
这种贷款的利率低,周期短,审批时间也短,有更好地便利性。
众
筹模式,只需要筹资者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发放到众筹平台,经过众筹平台的审核,即可公开募集资金。
公众的融资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比较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各项指标的审核,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3.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传统融资主要借助商业贷款和民间集资,商业贷款对资金的数额、用途有严格的限制。
而民间集资的利率又很高。
据调查显示,融资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可以占到融资成本的近四成。
众筹模式无疑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将风险分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资的成本。
4.拓宽了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的传统融资模式以民间借贷和商业贷款为主,融资成本高,渠道单一,渐渐不能满足小微企业日益扩大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特点不同,资金
运作模式,收益回报期都不同,而众筹模式恰恰给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债权筹资、股权筹资、奖励式筹资甚至是公益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
5.使双方信息趋于对称
传统融资模式信息十分不对称。
通过线上模式,投资和融资信息对投资者和企业来说更加公开透明,大大提高了其对接的效率。
传统模式的每次筹资,都需要筹资者进行提前规划和宣讲准备,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且地域分散,在寻求投资者的过程中往往将项目重复宣讲多次,极大耗费人力成本和时间。
而通过网络众筹,企业的融资计划和常见的问题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可提交一次后反复使用,为线下沟通节省了成本,将信息不对称减到最小。
6.降低产品宣传成本
在奖励式筹资模式中,多以产品作为回报,反馈给投资者。
同时投资者也将使用产品的情况,向融资单位反映。
在这个过程
中,无疑增加了产品在受众中的知名度,而这种宣传和推广的边际成本为零。
三、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1.众筹现状
1)国家逐渐认可
众筹在我国发展的这几年,对于社会各方来说尚处于探索期,国家层面对此持认可和支持态度。
在2013 年第二季度,中
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以专题的形式探讨并肯定了众筹模式,认为它是对现有融资体系的有利补充。
2)市场覆盖度提高
由于显著的高效性,众筹融资对某些行业有显著的吸引力。
2011 年以后,众筹模式主要以网络为载体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形式为众筹网站。
2011年7月,我国第一家众筹融资网站建立,
随后众多的网络筹资平台如春笋般涌现。
随着互联网和微公益平台的发展,众筹融资逐渐被企业及大众了解和应用。
显然,众筹融资在改变着中国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