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学课程准则

儿科护理学课程准则

儿科护理学课程准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二)课程编码:(三)学分:3(四)总学时:48(理论:36,实践:12)(五)授课时期:第二学期(六)适用对象及层次:护理专业本科层次(七)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八)后续课程: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九)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阶段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疾病临床护理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一)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贫血(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的护理(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2、能力目标(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3、思想目标(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应全面掌握现代儿科护理学的理论,形成科学的儿科临床护理思路,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现代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儿童提供整体护理。

三、教学重难点以先导课程为基础,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强化学以致用。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着重阐明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护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训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1.2儿童年龄分期。

1.3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1.4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2.教学要求:3.熟悉儿童年龄分期。

4.了解4.1说明儿科特点。

4.2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5.教学难点:5.1儿科护理的特点。

6.教学重点:6.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二章生长发育1.教学内容:1.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1.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1.3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1.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1.5生长发育偏离。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选择合适的正常儿童体格生长标准参照值作为比较,正确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2.12陈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2.13阐明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体格生长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及意义。

2.14阐明头颅骨、脊柱、长骨、牙齿等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及意义。

2.2熟悉2.2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22列出儿童体格发育常用指标。

2.3了解2.31结合儿童神经系统形态及功能发育,阐述各年龄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发展。

3.教学难点:3.1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4.教学重点:4.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4.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第三章儿童保健1.教学内容:1.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1.2计划免疫。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复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

2.22计划免疫、疫苗的定义。

2.2熟悉2.21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

2.22说出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

2.3了解2.31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查阅资料,为儿童制定合适的保健要点。

2.32指导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反应的正确处理。

3.教学难点:3.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4.教学重点:4.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4.2计划免疫。

第四章儿童营养1.教学内容:1.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1.2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婴儿喂养。

1.3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儿童能量的分配及儿童特殊能量需要。

2.12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2.13食物转换的概念与原则。

2.2熟悉2.21按照儿童月龄、体重、能量的需要能正确计算出奶量,并能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

2.22儿童营养状况评估的方法。

3.了解3.1说明食物转换的顺序。

4.教学难点:4.1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5.教学重点:5.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5.2儿童喂养。

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1.教学内容:1.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1.2儿科护理技术。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儿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

2.12脱水程度及性质。

3.熟悉3.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

4.1了解4.11混合液的配制。

5.教学难点:5.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6.教学重点:6.1儿科护理技术。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新生儿分类。

?1.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1.3新生儿窒息。

?1.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5新生儿黄疸。

?1.6新生儿溶血病。

1.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掌握护理程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溶血病、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患儿实施护理。

?2.2熟悉?2.21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中性温度的概念。

?2.22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法。

?2.23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

?2.24描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2.32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2.33指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3.教学难点:?3.1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4.教学重点:?4.1新生儿分类。

?4.2新生儿护理。

?4.3新生儿各种疾病的护理。

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1.2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儿童单纯性肥胖患儿的护理计划。

?2.12制定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22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2.3了解?2.3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概念、临床表现。

?2.3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要点。

?2.3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3.教学难点:?3.1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4教学重点:?4.1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护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口炎。

?1.3婴幼儿腹泻。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应用护理程序对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 2.2熟悉?2.21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分类、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32婴幼儿腹泻的发病机制。

?3.教学难点:?3.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4.教学重点:?4.1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护理。

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3急性支气管炎。

??1.4肺炎。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应用护理程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护理。

?2.2熟悉?2.21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32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

3.教学难点:?3.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4.教学重点:?4.1肺炎的分类和护理。

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先天性心脏病。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2.22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32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3.教学难点:?3.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3.2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4.教学重点:?4.1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急性肾小球肾炎。

??1.3肾病综合征。

??1.4泌尿道感染。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计划。

?2.12制定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列出小儿正常尿量、少尿及无尿的正常值范围。

?2.22复述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2.23复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1说明小儿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

?2.32说明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

?3.教学难点:?3.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4.教学重点:?4.1泌尿系统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

?1.2小儿贫血。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贫血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小儿造血的特点、血液特点。

?2.22生理性贫血、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定义。

?2.3了解?2.31解释小儿贫血的病因、营养性贫血的血象特征。

?3.教学难点:?3.1生理性贫血的概念。

?3.2贫血的临床表现。

?4.教学重点:?4.1小儿贫血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化脓性脑膜炎。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

?2.22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3.了解?3.1说明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4.教学难点:?4.1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5.教学重点:?5.1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1.2风湿热。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风湿热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3.教学难点:?3.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4.教学重点:?4.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第十六章?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21-三体综合征。

??1.2苯丙酮尿症。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