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淀粉糖行业的基本情况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67更新时间:2009-2-12【字体:小大】
一、淀粉糖产量逐年快速增长
淀粉糖工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酵工业制品乃至许多食品的技术和物质基础,是淀粉深加工产量最大的产品。
它的消费领域广,消费数量大,为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促进以生物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蔗糖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淀粉糖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多糖源,这对于稳定市场价格,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食品工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淀粉糖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越来越广泛应用在食品工业中,不但提升了食品工业的品质,而且功能性淀粉糖也提升了人民健康素质。
淀粉糖产量从2000年100万吨发展到2006年560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
33.2%。
二、淀粉糖品种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淀粉糖行业快速发展,品种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已由早期的6种发展到现在的28种。
根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淀粉糖品种有:
1、粉状和液体麦芽糊精
2、不同DE值液体葡萄糖
3、酸法淀粉糖浆
4、麦芽糖饴(饴糖)
5、麦芽糖浆
6、高麦芽糖浆
7、粉状和结晶麦芽糖8、啤酒用糖浆
9、F42果葡糖浆10、F55果葡糖浆
11、结晶果糖12、粉状果葡糖
13、50型低聚异麦芽糖14、90型低聚异麦芽糖
15、食用葡萄糖16、无水葡萄糖
17、注射葡萄糖18、全糖浆
19、全糖粉20、液体山梨醇
21、粉状山梨醇22、液体麦芽糖醇
23、结晶麦芽糖醇24、海藻糖
25、低聚异麦芽糖醇26、赤藓糖醇
27、氢化淀粉糖浆28、甘露醇
淀粉糖按品种划分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有:麦芽糖浆和高麦芽糖浆近几年需求量比较大,主要用于乳制品和糖果的生产和啤酒专用糖浆。
液体葡萄糖和结晶葡萄糖一部分用于发酵行业和化工业,一部分用于糕点等食品加工业,还可以作为其它淀粉深加工产品的工业原料。
果葡糖浆主要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行业,2006年果葡糖浆受蔗糖市场价格的影响,产能出现膨胀扩张态势。
糖醇在我国的发展也比较快,其中山梨醇是产量最大的品种,占糖醇产量的96%以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三、淀粉糖企业规模及产能不断扩大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建成果葡糖浆厂20多家,其中部分引进了国外的技术及设备,但由于各种原因,产品进入市场困难,有的企业已经倒闭。
近几年,我国淀粉糖工业发展迅速,又新建了一批大型工厂,淀粉糖企业的规模及产能不断扩大,改变了以往生产企业生产单一品种的局面。
此外,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
由于工厂规模大,有利于开展综合利用和多层次加工,从而使成本降低,竞争力提高。
不少工厂已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不但提高了产量,而且提升了产品质量,形成了规模效益。
表1我国淀粉糖工厂数及产能统计表
年
份
1999年2005年
工厂数
产能
万吨50未统计
2万吨以上25
3万吨以上1030
5万吨以上44
10万吨以上211
20万吨以上4
30万吨以上1
50万吨以上1
80万吨以上1
合计6677
(2005年2万吨以下的企业未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发酵工业协会
从表1可以看出1999年企业规模主要集中在0.5~2万吨的产能上,没有20万吨以上的淀粉糖生产企业;2005年2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7家,最大规模达到80万吨,占据了全国年产量的71.42%以上,可以看出企业发展已具规模化。
四、行业技术进步,产品成本降低
近几年来由于生物技术及工程技术广泛应用,淀粉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高中低档产品并存、功效性能各异的产品结构,且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淀粉糖行业全面推广酶法液化、糖化和喷射液化,改善了糖化前后的过滤条件。
采用各种新的净化技术和设备,使糖化DE值达到98%,糖化率在100%以上,双酶法喷射糖收率也达到90%以。
由于收率的提高,淀粉糖的各项单耗在降低,比如,酸法需要用1.8吨左右绝干淀粉生产1吨葡萄糖,而采用双酶法仅用0.99吨绝干淀粉。
此外双酶法生产结晶葡萄糖的时间也相对缩短,仅为70小时,而酸法需要120小时以上,从而使结晶葡萄糖的成本相对下降了很多,结晶糖的生产成本在2000元/吨以下,且产品质量优于酸法。
膜分离技术已应用于淀粉糖行业,主要用于分离含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的葡萄糖,将所含葡萄糖分离出来后,可得76%以上低聚果糖和90%左右的低聚异麦芽糖。
将纳滤和微滤应用于无水葡萄糖生产工艺中,可将工艺中21道工序减至11道工序。
所以说膜分离技术既能提高我们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又能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从长远看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近年来,我国淀粉糖工业的自动化和连续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如闭路电视、微机控制等也为数不少,有的大型淀粉糖生产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原料(淀粉)生产厂,同时配备了电厂,如:山东西王集团、山东鲁洲集团、保龄宝公司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抢占了市场。
五、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快速,增长幅度超过玉米产量增长水平
制造淀粉糖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还有很小一部分用木薯。
我国盛产玉米,年产量平均约为1.2亿吨,在世界上居第二位,玉米的增产为发展淀粉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广东、广西等地盛产木薯,这些也都是制糖的好原料。
近年来,我国玉米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6年深加工业消耗玉米数量达3589万吨,比2003年的1650万吨增加了1939吨,累计增幅118%,年均增
幅高达29.6%。
深加工消耗玉米数量占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03年的
14.0%提高到2006年的26.8%。
六、目前人均消费量低,未来消费速度有望提高
我国淀粉糖人均消费为3.2公斤,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均消费将达到4.5公斤。
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未来人均4.5公斤的消费量只达到目前美国人均消费量水平的7.5%,日本人均消费量水平的17.8%,韩国人均消费量水平的17%。
七、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知名企业的出现,使得行业知名度逐步提高
过去,我国淀粉糖的发展主要依赖数量的增长及质优价廉的优势,一些规模较小的制糖企业未能转换生产及营销思路,没有从制度、观念、技术等方面去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创造出本行业认可的知名品牌。
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信誉的提高,形成了一批以名牌产品为龙头,跨地区、跨行业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
2007年以山东省鲁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六家企业的品牌荣膺“中国名牌”称号,有力的提高了淀粉糖行业的知名度。
八、产品质量体系正在完善,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淀粉糖行业中已有50%以上的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其中不少企业还通过了ISO14000、HACCP和GMP认证。
这标志着淀粉糖产品品质从整体上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结晶葡萄糖(包括一水、无水、口服)。
低聚异麦芽糖质量和产量均超过日本,居亚洲第一位,果葡糖浆(F42)和低聚异麦芽糖质量指标通过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多次考察和认证,香港可口可乐公司在其产品中已使用了低聚异麦芽糖。
九、原料利用率得到提高,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副产品的增值效应也相应提高。
将生产用水封闭循环利用,大力抓好节能降耗,这些措施大大地减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