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42038
课程名称:审计学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时数:64学时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财政与税收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培养熟知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能够熟练应用审计方法,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具有强烈的诚信、客观和公正、团队合作等意识并具有较高素养的会计师事务所助理审计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
本课程的前驱课程为会计学基础、财务岗位核算、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纳税认知、财务管理等课程;后继课程为岗前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为该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必修课。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体的审计学,是我国审计理论、实践和教学的客观要求。
因此,本课程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主线,结合我国会计、审计的新内容,借鉴国际审计惯例和经验,结合典型的
审计案例,全面讲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奠定审计基础理论和知识。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审计学的具体业务流程即风险评估程序职业道德框架思路;
(2)掌握审计学的计量方法即审计抽样技术;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得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审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关键能力目标
(1)自主学习能力
(2)职业沟通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
(4)自我管理能力
(5)解决问题能力
(6)信息处理能力
(7)创新创业能力
(8)管理服务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教学资源配置
1.学习场地和设施要求
学习场地主要在多媒体教室。
主要配套的教学设施是计算机媒体方式。
即计算机结合大屏幕的方式传授课程教案、课程ppt模板的模式运行。
案例分析采用多媒体播放影片结合分组讨论的模式运行。
2.教师要求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备审计方面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技能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还应具有较强的施教能力,即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能力和应变能力。
3.教材教参及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的原则
a.适用性原则。
教材选用必须遵循高职高专教育与教学的基本规律,选用新教材应符合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深浅恰当、难易适中。
b.科学性原则。
所选教材的体系、编排符合认识规律,概念的说明、原理的论证、数据的引用、公式的推导等必须准确无误。
c.优先性原则。
应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
d.突出实践原则。
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发,专业课程应积极选用理论够用、实用性强的技能实训教材及案例分析教材。
e.多样性原则。
有条件的课程、专业应尽可能多的选用电子教材、音像教材、实物教材等,以配合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推荐教材
a.《审计学基础》ISBN978-7-5106-0955-4戴生雷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社2012-1
(3)教学参考资料
a.《审计学》ISBN978-7-5017-9631-1王娜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1
b.《审计学:实务与案例》ISBN978-7-300-13291-4 李晓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3
c.《审计》 ISBN978-7-5141-1700-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4
六、指导性教学原则和考核评价建议
1.指导性教学原则
(1)本课程的制定是按照《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设置,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内容授课,教学采用案例分析、传统讲授、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通过课上讲解,理论联系实践,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变练,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2)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让学生体验审计业务处理的部分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2.考核评价建议
(1)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突出职业、方法和社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作业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2)课程考核标准
附: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学项目设计学习情境 1:总论
任务 1
任务 2
学习情境 2: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任务 1
任务 2
学习情境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任务 1
学习情境 4: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2
学习情境 5:计划审计工作、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学习情境 6: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