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体化课程学习总结

一体化课程学习总结

一体化课程学习总结
篇一:“关于一体化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培训学习心得
一体化培训学习心得
人劳部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张利芳
“关于一体化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培训
学习心得
2012年7月16日,在江门技师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听取了人劳部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张利芳老师“关于一体化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培训主要内容有:一体化培训的目标、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及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受益颇丰,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在培训之前,我对一体化的认识仅是自己学校探索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学校已经开展了一体化教学,但什么是真正的一体化教学,我却没有正确深刻的认识,而张老师给我们做的培训正是关
于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这正好可以解决我对一体化教学的一些迷惑和不解。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一体化课程改革究竟要如何进行这些都是我需要认真学习理解的,张老师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把一体化教学的原因、目的及开发过程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一体化课改的目的是要使得我们的学生“会工作,能胜任工作”。

学生不再是光学习学校提供的知识,不再是光学习,而是要对学习的内容熟练运用,把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通过对不同级别的学生教学特征和学生能力特征及要掌握知识的分析,制定相应程度的学习任务,因才施教,做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他们的学习成就感。

这样学生不断的树立了自信和信心,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会以一种新的积极的心态去学习。

学校最终的客户是企业,只有提供最好最正确的教学服务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走出学校进入企业的时候能胜任企业的要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
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最新的职业教育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往往由一位教师或一组教师在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进度内容的情况下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能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专家认为,一体化教改就是要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学完后不能与生产实际结合的问题;解决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体化教改的目标;解决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问题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真正理解职业教育是关于职业的教育和关于技术的教育的内涵。

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六步法: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

在这六个步骤中,始终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的原则。

理论教学根据实训的需要有选择地讲,基础课、专业课就没有单独的学分了。

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会对一体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回校后对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也会有更多的应用,通过这次培训,我坚信,只要能将一体化做好,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成为真正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会是我们学校的品牌。

课程改革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也是技工教育的一次重大改进,更是学校走向更优更强的重要措施。

2
篇二: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总结李亚
一、《车工工艺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机电技术运用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我主要负责《车工工艺基础》的一体化改革。

《车工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之前采用的是课程实习方式教学,没
有进行过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车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为宗旨。

力求学生能够完成本工种初级技术等级工作的技术操作。

能对产品(零件)有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和维护保养本工种的主要设备,正确使用工、夹、量、刃具,具有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良好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车工工艺基础》的学习为本专业后继课程《数控加工技术》提供机加工的基本知识,刀具的基本知识,工装夹具、量具的基本知识,设备的使用保养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及文明生产知识。

通过《车工工艺基础》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以项目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
以一
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把“5S”活动贯穿在
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关健能力,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通过对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和考核,每一任务及时考核。

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探索精神;通过实训纪律、实训日记和实训反思的基本要求,了解学生所想,进而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达到身心健康的要求;通过实训过程中爱护公物,损坏赔偿,培养学生诚实负责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配套教学设备
设备、工具、材料配置表
四、教学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五:教学评价1、项目评价
(1)、项目一:模块一安全及文明生产考试
(2)、项目一:模块二考核表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3)、项目三
:加工阶梯轴零件一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按图纸要求加工图示零件一
篇三:PLC一体化课程总结
PLC一体化课程总结
PLC一体化教学总结
在这学期我申请承担了13级电子技术应用1班《PLC》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该班有51名同学,教学时将全班同学分为2组进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领导的关心和学生的配合,使我在一体化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对于这些教学中宝贵的经验和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希望能够与其他的老师一起分享,并希望对我的一体化教学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让我在以后的一体化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认识到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就是
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记忆理论知识。

PLC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取了几项的改革举措,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在我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总结
传统的仍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将全部基本指令学习完毕,再学习基本应用,基本学习完毕再进行基本操作的学习。

这样,在一段期间内学习完所有指令,学生学习后的印象不深刻,容易混淆,到基本应用的学习时,又得重新对所涉及的指令进行学习,效率不高。

所有理论学习完后,才进行基本操作,不能互得益障,教学效果很不好。

我们编制的适合本校学生的一体化工作页,采用“任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完成PLC课程的教学,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项目,系统地将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融于各个项目之
中,各个项目按照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循序渐进编排。

突出了技能的提高,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

课堂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两者互相渗透、无缝连接,发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很大提高,收获很大。

二、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总结
为了更好的开展一体化教学,学院花重金购买了广东三向公司的PLC与GOT技能工作岛,建立了一百多万的一体化实训室。

实训室共有6个工作岛,将班级
的学生平均分在6个工作岛中,并有学生自己选举一名组长和安全员。

组长对本岛其他同学完成任务时起到协调和领导的作用,安全员主要负责设备运行的安全,在这样的实训室里上课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快速转变。

三、多元化的成绩评价体系
经过快一个学期的一体化教学,任务评价在教学评价上,一直
都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希望能和各位老师做些交流。

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成绩评价体系。

考察的内容不仅有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实训中表现出的合作精神、认真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注重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了学生素质了培养,使学生在平时学习、实验、实训当中,就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效果总结
我在担任13级电子技术应用班的PLC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加大实验与实训的教学比重。

任务结束后先让学生代表进行小组进行本组工作任务的总结,然后再由教师对全班同学任务完成总结和评价。

总之,在PLC课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让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体验。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1/ 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