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题目: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成因分析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导师姓名二○一三年九月二日摘要自2011年4月份开始,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开始暴露,进入到9月份,掀起了一股资金链断裂的风潮,大批民营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企业纷纷关门倒闭,企业主弃债而逃。
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近期的“吴英案”。
此次温州大量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表面上看是由于无法偿还民间贷款的高额利息引起的,但究其根源则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资金链断裂不仅对某些微观经济主体造成巨大打击,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影响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资金链断裂己经成为民营企业生存的一大隐患,并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本文以温州老板跑路事件为例,对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行研究。
首先分析了资金链的相关理论及资金链断裂的危害,其次对温州老板跑路事件引出民营企业资金链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盲目投资、融资渠道狭窄等方面分析造成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资金链”断裂盲目投资融资渠道狭窄1 引言2004年因银根趋紧、监管加强导致德隆、三九“资金链”断裂而倒塌。
2006年华北地区最大的超市“家世界”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
2008年素有“缝纫机大王”的飞跃集团、合俊玩具厂相继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
而从2011年开始,温州民间信贷混乱导致大量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携款潜逃,最终导致一些民营企业的破产倒闭,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些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经济领域出现的“资金链”断裂现象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离开了资金,就像人离开了血液一样,没办法生存。
企业能否正常经营,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金链”是否能够顺畅地运转。
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货币资金投入又体现在“资金链”上。
“资金链”是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一切运行与周转都离不开资金,企业价值链是否合理有效,最终都会体现到“资金链”上来,而且由于货币资本既作用于其生产经营的开始,又作用于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既支持企业的营运资金循环,又支持其扩大再生产,因而“资金链”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金链”断裂己经成为企业生存的一大隐患,“资金链”断裂不仅对某些微观经济主体造成巨大打击,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影响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资金链”的完善是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基础,要理解资金链的实质,加强资金链管理。
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成因及防范措施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从内部控制、盲目扩张、随意担保等方面分析造成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深层次原因,为民营企业防范“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对策的提出提供了借鉴意义。
2 “资金链”的相关概念2.1何谓“资金链”在学术界,对“资金链”的含义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
国外学者没有提出“资金链”的确切含义,而是对与其相近的概念“价值链”、“供应链”进行研究。
最早提出“价值链”概念的是哈佛商学院的米歇尔·波特教授。
他认为企业需要了解既定的价值链条中各种活动彼此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而约翰·山科和维杰·高威达拉翰进一步拓展了“价值链”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将自身的“价值链”放到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去考虑、审视,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最终的使用者。
同时,企业必须要对居于“价值链”相同或相近位置的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制定能够保证企业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的合理战略,而该战略将会对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建立产生重大的影响。
由此他们将“价值链”分析转化为一种实用的决策分析工具。
英国皇家银行学会编著的《信用风险管理》一书也对“供应链(价值链)”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书列出了典型的“价值链”结构:原材料供应商—中间制造商—成品制造商—最终消费者。
[3]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讨论资本循环与周转时提出空间的并存性和时间的继起性这两个概念。
各种资金形态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即具有并存性。
继起性则是指企业经营资金以货币资金为起点的运动中,各种资金形态是依次转化的,不会发生逆运动,而且每发生一次资金形态的变化,就会向重新回到货币资金形态靠近一步,由此才能不断的进行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国内学者也主要是从资金循环与周转这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徐新宇认为“资金链”是指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链条。
资金链是企业现金流在某一时点上的静态反应。
资金链分为三部分,即资金投入链、资金运营链、资金回笼链。
资金由股东或债权人投入后,经过企业的运营,最后销售产品回笼资金,实现资金的增值过程,这一简单循环便告结束,即“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过程”。
[4]马建威认为企业要维持正常运转,就必须保持资金链条良性地运转。
商业信用情况下,商品从卖方转移到买方,卖方得到延期支付的票据,此时卖方实际上是把资本以商品形态贷出去,与买方形成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债权债务关系。
所以,可以把资金链定义为社会经济体系中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链。
[5]本文认为“资金链”是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链条,是“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过程,分为资金投入链、资金运营链、资金回笼链三部分。
2.2“资金链”断裂的概念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但往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就会陷入一种怪圈:就是效率下降,资金周转速度变慢,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
如某个企业的资金紧张,无法维持公司的健康运转了。
经营不善,连续亏损就会使公司资金紧张,同时也让银行、股东们对公司失去信心,公司将难以得到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紧张程度。
再或者把自己的很多资产都拿去抵押贷款上新项目,新项目却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高收益,而银行还款时间又到了,这个时候又借不到钱了,资金链发生了断裂,银行就会拍卖抵押资产,公司也面临倒闭。
所谓“资金链”断裂,是指企业发生债务危机,进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所以“资金链”断裂表现为一种瞬间现象。
其特征有四点:一是现金不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二是资不抵债,银行不予贷款。
三是举债经营,连续亏损。
四是行业滑坡,经营萎缩。
例如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跑路正是因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信泰集团由于投资面过大、融资困难,只好举债经营,其中胡福林欠款20亿,包括民间高利贷12亿、银行贷款8亿。
信泰集团一直资不抵债最终导致其“资金链”断裂。
”“资金链”断裂包括投入环节、运营环节、回笼环节的“资金链”断裂,无论是哪个环节发生“资金链”断裂,对企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资金链”断裂的危害3.1企业经营受挫甚至破产“资金链”断裂,首先受打击的是企业。
由于“资金链”断裂,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维系日常生产,并且企业没有资金发放工人工资,会使大量工人离厂,导致生产停滞,企业无法继续运转。
“资金链”发生断裂,银行、股东们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此时企业会面临债权人的“逼债”,企业难以得到资金支持,从而无力还款,最终走上重组或破产的道路。
同时,一家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会同时牵扯到与其有关的其他企业以及银行等,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影响整个宏观经济。
例如如果浙江信泰集团不能支付货款,起码有上百家企业、几千工人受到牵连。
再加上信泰集团本身员工3000余人,以及民间信贷背后的关系人。
如果所有叠加,超万人会因此受到牵累。
3.2投资者和银行受到极大伤害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使资金提供者受到沉重打击。
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一般都是负债经营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企业危机可能给资金提供方带来不良影响。
其中,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资本所有者。
由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道德风险泛滥的根源;同时,大股东对企业的过度控制和干预,导致许多中小投资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由于当事企业或大股东的“资金链”断裂时,大股东会在股价严重下跌前抛售手中的股票,而中小投资者由于不能及时得到信息而无法规避股价下跌带来的巨大损失,有些股票出现近十天的跌停板,中小投资者根本无法出逃,导致中小投资者被严重套牢。
除了中小投资者外,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企业的债权人,而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银行,因为企业相当一部分资金是来源于银行贷款。
事实表明,“资金链”断裂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004年以来出现的许多“资金链”断裂案例表明,银行往往成为受害最严重的当事者。
有学者在分析德隆“资金链”断裂时指出,“德隆危机就是‘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危机,德隆危机就是资金黑洞问题。
毫无疑问,其中商业银行是最大的受害者。
”3.3整个宏观经济受到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活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一种“债化”特征。
如果由信用维系的资金链不能保持良性循环,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信用秩序和环境,“资金链”断裂从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恶化,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资金链”是由信用连接的债权债务链条,决定了“资金链”断裂的影响必然具有传递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对此,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以解决,轻则引发单个企业或局部地区的信用风险,重则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全国性金融或经济危机,从而最终影响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而“资金链”断裂的成本往往由国家财政承担。
考虑到社会与经济稳定,近年来政府对重大“资金链”断裂事件主要采取政府接管的方式,这无疑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如对德隆问题的处置等。
为解决券商的资金问题,据权威人事介绍,财政部将拿出600亿元来弥补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而600亿资金由财政部出面向央行再贷款组成。
4民营企业“资金链”的现状分析4.1温州老板“跑路潮”事件回顾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011年9月26日报道,从2011年4月份开始,温州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不断有浙江企业业主跑路的消息传出。
当时,温州三家老牌企业,江南皮革、波特曼和三旗集团相继破产或者倒闭,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进入9月,“跑路潮”进一步显现,在温州小有名气的百乐家电女老板郑珠菊的失踪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落跑半个月后被警方抓获,事态渐渐平息,但跑路效应逐步扩散。
从2011年9月12日到22日,温州当地有7家企业的老板被卷入失踪漩涡,仅9月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而温州市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负债逃跑的消息,更是将整个事件推向了高潮。
浙江信泰集团成立于1993年,员工有3000余人,其拥有的自主品牌“海豚眼镜”,是温州眼镜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太阳眼镜品牌。
2008年,随着世界光伏产业的兴起,信泰集团也开始进军光伏产业领域,并设立了新能源事业部,旗下包括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太阳能单晶硅、太阳能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系统、太阳能系统工程等光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