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物肥料作用机理
一般讲的微生物肥料,其实是一种菌剂,是一类微生物群体。
这类微生物菌剂能够提供一种或多种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群落。
由于农业上应用的微生物菌剂常常和草炭、泥炭、有机肥料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基质混合在一起,所以习惯上把微生物菌剂称为微生物肥料,人们俗称为“菌肥”。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根本不同于化学肥料。
能够提供一种微生物群落的叫“单一微生物肥料”或“专一微生物菌剂(肥料)”;能够提供两种以上多种微生物群落的叫“复合微生物菌剂(肥料)”。
根据微生物的作用划分,可以将微生物菌剂划分为“固氮细菌(菌剂)”、“解磷细菌(菌剂)”、“解钾细菌(菌剂)”、“腐解细菌(菌剂)”等。
这些微生物菌剂都可以选择性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营养元素”。
这些有益的微生物施到土壤中后,能产生各种不同作用。
例如:以固氮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肥料能通过细菌的活动,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供作物生长时吸收利用—即“固氮”作用;以解磷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肥料则通过细菌的活动,分解土壤中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磷元素,使磷从土壤中分解出来,供作物生长时吸收利用—即“解磷”作用;以解钾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肥料主要作用是:通过细菌的活动,分解土壤中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的钾元素,使钾从土壤中分解出来,供作物生长时吸收利用
—即“解钾”作用。
同时,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活动,可产生很多代谢产物或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对作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
总的来讲,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就是细菌的固定、分解、分泌作用,影响到土壤中的营养养分的变化。
土壤中营养养分变化了,生长在土壤中的作物的生长情况当然也要变化。
所以,微生物的作用是“作用”于土壤中、“反应”在作物上。
如果土壤养分太低,微生物肥料(菌剂)也无回天之力,还得加施有机肥或化肥。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促进土壤形成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由岩石风化而成。
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因素长时间的作用后变成岩石粉末,再形成“土”。
土中有了有机物和微生物后,通过其中微生物的活动,土慢慢变成“壤”,让农作物能够生长,并提供丰富的矿质元素。
土在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土壤过程中,微生物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有供农作物生长
的土壤的形成。
2、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
所谓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农作物生长所需养料的能力。
微生物是土壤肥力的最大贡献者。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那里长年生活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体。
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转化成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
加土壤肥力。
同时它们每一个细胞又是一个小小的化肥加工厂,直接“生产”各种“化肥”,供农作物吸收,如固氮微生物利用空气中分子氮合成为农作物能吸收的氨;磷细菌能使土壤中难溶解的磷转化为农作物易吸收的磷;硅酸盐细菌能使钾长石中的钾变为可溶性钾,利于农作物吸收。
微生物细胞本身也富含营养,死亡后也被分解转化为农作物可吸收的营养基质。
微生物一生辛勤耕耘、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农作物源源不断地提供可利用的N,P,K等元素营养,减少其他肥料的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真是劳苦功高,甘当幕后“英雄”。
3、增强作物抗性在植物根圈范围中,生存着许多对植物有益的植物根圈促生细菌。
它们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产生许多促进生长的物质、多种抗生素、胞外溶解酶和氰化氢等,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侵害,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
力。
4、提高作物品质许多研究证明,使用微生物肥料后能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含量,如蛋白质、糖、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均有所提高。
在有些情况下,改善产品品质比提高产量的好处更大。
5、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滥用化肥、污水灌溉等不良行为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受到了极大影响。
而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消耗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能,减少环境污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