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第3章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获得无病毒植株
三种假说: 能量竞争假说:病毒核酸和植物细胞分裂时DNA合成 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分生组织细胞本身很活跃, 其DNA合成是自我提供能量自我复制,而病毒核酸的 合成要靠植物提供能量来自我复制,因而就得不到足 够的能量,从而就抑制了病毒核酸的复制。 传导抑制假说: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 维管束实现的,但在分生组织中,维管组织还不健全, 从而抑制了病毒向分生组织的传导。 激素抑制假说:在分生组织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 素水平均很高,因而阻滞了病毒的侵入或者抑制病毒 的合成。 还有酶缺乏假说和抑止因子假说等。
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

特点:不受季节限制,用材少,速度快。 应用:主要用于繁殖率低的名特优植物 品种,使其保持原来优质品种的特性, 而不发生变异。
获得无病毒植株
郁金香碎色病毒
正常郁金香
染毒郁金香
获得无病毒植株
依据: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原理: 植物生长点有三处:根尖、茎尖以及花 器。怀特(White)在1943年发现植物 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毒。
植物组织与细胞的培养发展历史
3. 应用研究阶段 ①组织培养领域的研究迅速在世界各国 的有关实验室广泛展开。 ②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④研究目的性更加明确,并已广泛应用 到生物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定义(P33) 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 茎、叶、芽等)、组织(如花药组织)、细 胞(如体细胞)、胚胎、原生质体等培养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 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潜伏芽、或者长成新的 完整植株的一种实验技术。 由于整个过程是脱离母体,在试管中进行的, 也可称为植物的离体培养。培育出的植物也 叫“试管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5)芽与根的诱导,形成组培苗 愈伤组织经过增殖后,一般在上面会形成不定芽和侧 芽,但是却没有根系;于是再将其转入生根培养基中 进行生根培养。一个月后就能获得健壮的根系。这样, 一株完整的组培苗就形成了。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6)组培苗的练苗移栽 实验条件和自然条件不同,在试管苗移栽入自然环境前,必须 先进行练苗。目的是让它逐步适应自然环境。 练苗:先把培养容器打开,在室内自然光照下放3天(从无菌环 境到有菌环境,从人造光到自然光); 移栽:取出小苗,用自来水冲洗根系,再栽入基质中(沙子和 腐殖土,比例为1:1)。要适当遮阴,加强水分管理,湿度, 温度也都要适宜。(从培养基到自然基质)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3)制备外植体 在无菌环境下,将已消毒的材料剥去外表皮。然后切成0.2 cm厚的小 片。 (4)接种及愈伤组织的培养 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愈 伤组织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加琼脂的),每瓶可接种4-10片。 封口:瓶或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子封口,若是培养皿,用无菌胶带封口。 在这种环境中大概培养15天后,在外植体周围就会形成愈伤组织。 增殖:在愈伤组织等形成后,需要继代培养。这个过程也就是扩大培 养的一个过程。把愈伤组织分株或切段后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
细胞工程
第三章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1)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2)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间区别(书上P31)
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定义 (2)应用 (3)培养方法

定义上的区别(P31)


组织培养是指从机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 模拟机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 养,使之生存或生长成组织。 细胞培养是指动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 的存活和生长,它们并不能再形成组织。
植物组织与细胞的培养发展历史
2.培养技术建立阶段 植物组织培养建立了两个与培养技术有关的重要模式,一是培养 基模式,二是激素调控模式。 ①1934年,荷兰植物学家温特(Went)发现了生长素,叫吲哚乙 酸。之后,又发现各种生长素。 ②1937年,法国科学家高特里特(Gautheret)培养胡萝卜小块组 织,并使细胞增殖获得成功。 ③1948年,斯科克较好的解决了如何从离体组织或器官中诱导植 物再生的问题,并确定了腺嘌呤/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 的重要条件。 ④1953年,缪尔(Muir)分离得到单细胞,并通过看护培养使细 胞分裂生长,开创了单细胞无性繁殖的工作,建立了培养基模式。 ⑤1956年,米勒(Miller)发现了具有高度活力、能促进细胞分裂 和芽形成的物质,叫激动素。建立了激动素(分裂素)/生长素比 例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调控模式。比例高,产生芽;比例低,产 生根;适中,则维持生长,不分化。
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愈伤组织的生长 培养基:诱导培养基 不断更换新的培养基,使愈伤组织长期生长旺盛 (3)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形态的发生 培养基:分化培养基 当外界条件满足时,愈伤组织可以再分化成为芽和根 的分生组织,并由其发育成完整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主要体现五个方面(P41-44) 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 获得无病毒植株; 新品种选育; 在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研究上的应 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
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1)愈伤组织的形成(P36) 培养基:诱导培养基 形成过程: A. 启动期(诱导期):主要是指细胞或原生质体准 备分裂的时期,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诱导剂, 如:生长素:NAA(萘乙酸),IAA(吲哚乙酸), 2,4-D(二氯苯氧乙酸),细胞分裂素:BA(6-苄基嘌 呤)等。 B. 分裂期:开始分裂,并不断增生子细胞的过程。 如果是外植体,其外层细胞开始分裂,并使细胞脱分 化。 C. 分化期:细胞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上 的变化,分化出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几个相关概念 (P33) (1)全能细胞:能够表达生物体基因组的任 何一种基因,并能分化出该生物体内任何一 种类型的细胞,进而发育为一个完全相同的 生物体。 (2)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离 体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 细胞和原生质体。 (3)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由外植 体组织增生的细胞形成的一团不定型的疏散 排列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具有全能性。
应用上的区别

组织培养主要用于植株的快速繁殖; 细胞培养主要是为了得到这些细胞的代 谢产物。
组织培养应用
大规模组织培养的现代郁金香
野生郁金香
细胞培养应用
野山参
人参皂苷
植物组织与细胞的培养发展历史
1.探索阶段(理论基础) ①1830年,施旺(Schwann)和施莱登(Schleiden) 提出细胞学说(cell theory),其核心内容是,细胞 是有机体,亦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②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德(Haberlanclt) 根据细胞理论,认为高等植物的组织、器官可以不断 分割,直到单个细胞。并且首次尝试分离植物进行培 养,但条件限制,没能成功。他也被誉为“植物组织 培养之父”。 ③1943年,美国科学家怀特(White)正式提出植物 细胞具有全能性。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b. 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繁殖脱毒植物 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将扩增的外植体再切成小段,均匀接种在雾化反应器的 筛网上,继续扩增培养10天后,换成分化培养基,出芽,生根, 逐渐长大。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b. 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繁殖脱毒植物 几个概念: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几个相关概念 (7)继代培养与原代培养:愈伤组织在培养 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营养物枯竭、水 分散失,并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这些都不 利于继续生长。因此,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 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种转移称为继 代培养或传代培养。与之相对应的,原代培 养也称为初代培养,是从机体取得组织或细 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
继代培养 完整植株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培养方式: 根据外植体的不同,分为:植株培养、 器官培养(根、茎、叶等)、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根据培养的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固体 培养和液体培养(振荡、旋转和静止培 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1)材料的采集(P34-35) 前提条件:所培养的组织细胞要有全能性。 就植物而言,具有全能性的组织细胞有三类:受精卵、 发育中的分生组织细胞(根尖,嫩茎,幼叶,花 等)、雌雄配子及单倍体细胞。在快速繁殖中,我 们一般采用茎尖,大小<0.5 cm。

获得无病毒植株
唐 菖 蒲
新品种选育


优势:与传统的田间育种相比,利用植 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具有 效率高、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 这一过程是结合其它相关技术如基因转 移、细胞融合、染色体工程等进行的。
在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研 究上的应用

实践应用推动理论发展
种质资源的保存


农业生产是在现有种子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 的。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的,人为的),据 估计,每天都有75种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有些无性繁殖的植物因为没有种子,长期以 来只能依靠田间种植来保存。现在利用植物 组培和低温保存技术来保存种子,可大大节 省人力,物力,还能延长保存期,防止病害。
针对气质传递问题: 针对光照问题:
需要在反应器周围加上光源。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3)实例
a. 雾化生物反应器培养毛状根生产代谢产物—青蒿素
青蒿(香蒿)
黄花蒿(臭蒿)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青蒿素分子式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天山雪莲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b. 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繁殖脱毒植物(P50)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将脱毒苗在固体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目的是组织扩增。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