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棚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1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葡萄外形美观、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的保健医疗功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品。

利用大棚栽培葡萄是一种集约化栽培的新兴产业。

一年栽植,翌年即可见效。

一般比露地栽培提前50—80天成熟,亩产1500—2500公斤,亩收入3—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一、大棚建造:
棚址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一般采用南北走向,两面坡拱向式水泥架塑料大棚。

棚长50米,跨度10—11米,棚高2.8—3米;中间每隔3米垒37x50厘米的砖垛,上盖预制板,以便支撑架杆和拉盖草苫。

二、品种选择与架式整枝形式
1、拥栽品种应选择休眠期短、发芽整齐、果实生育短、抗性强、果穗紧凑、果粒均匀、肉脆质优、丰产稳产的早熟品种。

主要有:京秀、京优、京玉、京亚、早玫瑰、凤凰51、乍娜等优良品种。

2、架式一般边行采用单臂水平整枝:主干50厘米,主蔓1米,株长1.5米处打顶,每株留4—5个结果枝,全株810个结果枝。

三、苗木培养与定植
1、苗木培养:在2月下旬将1年生成品苗短剪浸入营养袋中。

营养袋可用35—40厘米,直径35—40厘米的塑料袋,中间扎孔通
气,下剪两角透水;营养土由腐熟粪、沙、田土各1混匀即可。

栽后放入挖好的畦中,灌足水,搭小拱棚,棚温在20—25℃。

2、定植:定植密度1米x 2米。

每拥可栽6行,距棚边l米开始,每隔2米挖60厘米深的栽植沟,挖沟时将生熟土分开。

以有机肥(4方/亩)和过磷酸钙(200公斤/亩)作基肥与熟土混合填入沟内,再填生土,填平后灌水。

5月中下旬在栽植点挖穴,将培养好的亩木放入栽植穴,剪破营养袋除掉,覆土后浇水,随即立竿绑缚。

四、定植苗的当年管理:
1、树体管理:栽植后对前发的冬芽本着“留下不留上,留强不留弱”的原则及早选留主蔓,边行选距地面较近的一个壮枝定蔓,其余除去;中间行留两个壮枝作为主蔓。

待新梢长至1.5米一1.6米时摘心,摘心后副梢萌发,基部50厘米以下副梢全部抹去;50厘米以上每隔30厘米留一副梢至2—6片叶时摘心。

主蔓每长30—40时绑缚一次。

冬剪时去掉全部副梢。

2、肥水管理:5月中下旬定植后浇两次透水。

6月中间至7月中旬环施少量尿素2—3次。

7月中下旬当株高1米时,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

8月份以后控制氮肥及浇水,适量施磷、钾肥,促进木质化。

12月上中旬清理落叶,追施有机肥,灌一次透水,以备扣棚。

五、扣棚后管理技术:
1、扣棚:根据葡萄生长特性及气候特点,一般12月下旬进行
扣棚。

塑料膜应选择透光好的无滴膜,为了保温夜间应加盖草苫。

2、棚内温湿度控制:扣棚后升温催芽期间,第一周实行低温管理,白天放下草苫,保持较高湿度;以后每天上午9时揭起草苫,下午4时放下,棚内温度保持在12—28℃。

注意放风,相对湿度花期在50%左右,其它生长期在55——60%之间。

3、水肥管理:每年秋耕施入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全年根据生长需要追施催芽肥、膨果肥、催熟肥、养蔓肥;也可进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叶面喷施;为提高产量应特别注意硼元素的补充与喷施。

浇水一般结合施肥进行。

4、新梢及果穗管理:芽萌发时,要去掉过强过弱的新梢,保留生长适中的结果枝结果。

每平方米架面保留5—7个结果新梢;应及时将新梢引缚在架面上,以利通风透光。

每个健壮结果枝上留一果穗,通过修整、疏料一般果穗重在350—400克。

六、病虫害防治:
1、萌芽前剥去成龄植株主蔓上的老皮,消灭越冬病虫。

2、利用保护设施进行调温调湿,减少病虫害发生条件。

3、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4、萌芽时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彻底消灭越冬虫卵及病菌孢子。

5、6月份喷200倍波尔多液或乙磷铝300—500倍2—3次,可预防霜霉病,7月下旬霜霉病发生时可喷洒50%的瑞毒霉800—100倍液进行防治。

6、果实成熟期不得喷洒任何农药,以防果实污染。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