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徐西振执笔人:王文娟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课程名称:刑事侦查学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Criminal Investigation Study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54理论学时:51 实验学时: 3
学分:
开设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法学类专业选修课程。

刑事侦查工作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揭发犯罪人的极为重要的专门工作。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通过对刑事侦查的基本程序、技术、策略和方法的学习,能够了解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培养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开展侦查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一方面需要利用经典案例的评析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开展一系列实训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对刑事侦查学基础理论有所认识,包括刑事侦查学的学科性质、刑事侦查的性质和形式
2. 掌握刑事技术鉴定的原理、程序和方法
3. 应用刑事图像技术,记录现场、记录和检验物证、辨认照相;掌握痕迹勘验、文书勘验的技术
4. 学习并掌握各种侦查措施,包括现场勘查、侦查实验、辨认、询问、讯问、强制措施、侦缉措施,注意其中的程序和方法
5.掌握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适用不同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刑事侦查学概述和刑事侦查概述)
1.了解刑事侦查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
2.掌握刑事侦查的概念、任务、性质和形式
注意刑事侦查权的归属,以及刑事案件侦查的模式
第二部分刑事科学技术
1.了解刑事技术鉴定的程序
2.掌握刑事技术鉴定原理即物质交换与转移原理的机理和意义,掌握同一认定和种属鉴定的概念和方法
3.注意刑事技术鉴定权的归属,同一认定与种属鉴定的关系
4.掌握刑事图像技术中刑事照相的内容,包括现场照相、物证照相和辨认照相的内容的方法
5.掌握痕迹勘验中的主要对象形象痕迹的相关内容,掌握手印勘验和脚印勘验的技术
6.掌握笔迹检验中书写习惯的形成过程及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
7.了解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国际通行指标和方法
第三部分侦查措施
1.了解现场勘查的步骤和方法,掌握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现场分析的内容
注意犯罪现场及其构成要素,犯罪现场保护的内容及对于现场勘查的意义
注意现场勘验的概念,有判明事件性质的作用
2.掌握侦查实验解决哪些问题,侦查实验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何审查侦查实验的结果
3.了解辨认的形式,掌握辨认的规则
注意同时具备哪些条件辨认结果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4.掌握询问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5.了解追缉堵截的方法、控制销赃
掌握追缉堵截的适用条件,通缉通报的程序方式
注意通缉通报的关系,通报的形式
6. 注意搜查扣押的注意事项
7.了解讯问的程序和方法,掌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相关内容
第四部分刑事案件侦查的方法
1.掌握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
2.掌握杀人案件和盗窃案件的侦查方法
3.了解投放危险物质罪、诈骗案件以及几种特殊犯罪案件的侦查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1.运用刑事照相技术完成现场照相
2.通过捺印指纹了解指纹形态,掌握指纹的显现和提取技术
3.用石膏制模和静电复印提取脚印,掌握脚印的测量和分析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是考试。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中占80%,平
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实验课成绩等在总评成绩中占2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杨殿生等编著:《刑事侦查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王传道主编:《刑事侦查学》(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魏中礼主编:《刑事侦查学》(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程军伟主编:《刑事侦查学》,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徐立根著:《侦查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任惠华著:《侦查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马忠红著:《侦查学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袁家盛主编:《刑事侦查学》(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李昌钰、蒂莫西﹒M﹒帕姆巴奇、玛丽莲﹒T﹒米勒著,郝宏奎等译:《李昌钰博士犯罪现场勘查手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