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讲义化妆品科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讲义化妆品科学的基础知识
紫外线灭菌消毒法(波长为253.7nm、温度为20-40℃时杀菌 效果最好)
➢室内空气、水、包装材料和器皿的消毒
化学消毒法(乙醇、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环氧乙烷、甲醛、
甲酚)
➢通过涂抹、浸泡、喷洒、和蒸汽方式进行消毒,
➢适用于设备、仪器、衣服、工作人员的皮肤,
➢空气和粉状原料的消毒
27
化妆品的防腐
• 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珠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与其 不互溶的液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乳状液分散相液珠直径约0.1~10 μm。
• 以液珠形式存在的液体称为内相/分散相/不连续相; 另一相称为外相/分散介质/连续相。
类型
水包油型:O/W 油包水型:W/O
鉴别方法
稀释法 电导法 染色法 滤纸润湿法 13
但净洗效果和润肤作用不如W/O型乳状液。 • W/O型乳状液具有光滑的外感,高效的净洗效果和优
良的润滑作用,但油腻感受重,使用有发黏的感觉。 • (W/O)/W型多重乳状液可兼备W/O型、O/W型乳状液
的优点。
20
结构
21
2.5 微乳状液
组成
➢ 微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以粒径在10-100nm的液 珠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形成透明或半透 明的分散体系。 ➢ 微乳状液是由油、水、浓度相当大的乳化剂和 辅助乳化剂等组成。
• 若只有星星点点的液珠带颜色,说明油 是内相,乳液为O/W型
16
滤纸润湿法
• 乳状液滴在滤纸上,如果液体迅速铺开 ,在中心留有一滴油滴,说明为O/W型
• 反之,为W/O型
17
2.2 乳状液的外观
乳状液液珠大小与外观
液珠大小(μm)
外观
>> 1
可分辨出两相
>1
乳白色乳状液
0.1~1
蓝白色乳状液
0.05~0.1
溶质浓度较低时 表面吸附达饱和时
2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和特征
表面活性剂能在溶液内部自聚, 形成有序组合体。
临界胶束浓度:形成胶束时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 (CMC)
8
3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CMC时,其水溶液 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显著提高。
增溶作用的应用:
防腐剂的要求 ➢ 抗菌活性 ➢ 与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配伍性 ➢ 安全性 ➢ 水溶性
影响防腐剂防腐性能的因素
➢ 浓度:浓度应高于最低抑菌浓度; ➢ pH值:不同防腐剂适应杀菌环境的pH值不同; ➢ 温度:温度升高时,防腐剂效能有所下降; ➢ 配方中其他组分的影响。
28
4. 化妆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评价
精品
第二章化妆品科学的基础知识
1. 表面、界面现象
31
表面张力
2
溶液的表面张力
3
表面活性剂
4
化妆品中的泡沫
31
表面张力
气相
界面(表面)
液相
图2-1 分子在液体内部和 表面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表面分子受到液相分子的吸 引力大 ,表面层分子受到指向 液体内部的拉力,有向内部 迁移以及液体表面积自动收
缩的倾向。
32 溶液的表面张力
非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随溶质
浓度增加而增大
1
σ
稀溶液中能明显
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
3
很少量溶质能显著降低
c
溶液表面张力;再增大,
水溶液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
表面张力不再明显改变。
表面活性剂
3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当以低浓度存在于某体系中,能够显著降低体系的 表面张力。
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分类
稀释法
• 能被水稀释,不影响其稳定性的乳状液 是水包油型
• 加入水后不易分散,乳状液浮于水面或 者被破坏,则是油包水型
14
电导法
• 油类导电性差,水溶液有较好的导电能 力
• O/W型乳状液导电能力比W/O型大很多
15
染色法
• 油溶性染料加入乳状液中使乳液染色很 均匀,则油为外相,乳液为W/O型
产品变色 酸败 气味变化 发胀 乳化型被破坏 产生毒素
25
化妆品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生产过程的污染(一次污染) ➢ 生产设备和工具 ➢ 原料 ➢ 生产环境的污染 ➢ 包装容器
使用过程的污染(二次污染) 自身的不稳定性
26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消毒和灭菌
加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适用于耐火的工具和器械; ➢干热灭菌法:在电烘箱或灭菌器内高温按热杀死微生物; ➢常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压蒸汽的器皿和制剂; ➢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器械和水性原料灭菌。
类型
O/W 和 W/O 型
22
性质
外观呈透明、半透明和灰色; 稳定性高,为热力学稳定体系; 可以与水和油在一定范围内混合。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其稳定性高,可长期储存; 光学透明,不影响化妆品的外观; 能增溶油性成分; 液滴尺寸小,能较好渗入皮肤。
23
3. 化妆品的杀菌与防腐
24
微生物污染对化妆品的影响
将难溶于水的香精油溶于水制备香水和花露水; 去除油脂污垢;
4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反之,亲油性越强。
HLB值范围 1.5-3.0 3-6 7-9
应用 消泡剂 水/油乳剂 润湿剂
HLB值范围 8-18 13-15 15-18
应用 油/水型乳剂
洗涤剂 增溶剂
35
化妆品中泡沫
泡沫:以气体为分散相的分散体系,连续相为液体和固体。 泡沫的形成:加入起泡剂,如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化合物。
泡沫的作用:
✓能带走洗下的油污和尘埃,起到清洁作用; ✓ 改善化妆品的感官应用; ✓ 使皮肤润滑、减少磨擦力,防止皮肤受伤害;
11
2. 乳化和乳状液
12
2.1 乳状液
灰色半透明乳状液
< 0.05
透明液
18
2.3 乳液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 油相的制备 • 水相的制备 • 乳化和冷却
自然乳化分散法、 瞬间成皂法、转相乳化法、 交替加液法 、乳化剂分别溶解法、 低能乳化法 • 加入香精和防腐剂 • 粘度的调节 • 陈化和灌装
19
2.4 多重乳液
• 目前化妆品中广泛使用O/W型和W/O型乳状液。 • O/W乳状液有较好的铺展性,使用中不会有油腻感,
2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和特征
3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4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
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分类
表面活性剂结构:
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
CH3CH2(CH2)8CH2▬OSO-3
阴离子型 离子型
表 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 面
活
两性离子型
性
剂 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2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和特征
表面活性剂能够在界面上吸附,形成吸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