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方式精益生产
1935年,设立汽车制造委员会,AA型轿车开始投产;
1937年8月27日,“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世界经 济危机使其刚成立便面临倒闭,这时侵华战争成了丰田公 司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45年10月,丰田喜一郎制定“公司改进方针”,对经营体 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1958年,丰田汽车首次出口美国,受挫,研究福特汽车大 批量生产方式后,实施精益生产方式,开始了其快速的成
•第二
对事务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意识的改革;
•第三
组织、管理上的改革。
五大主题:
一、消除论资排辈的要素:
将科长及以上级别管理人员的工资体系改为成果主 义;年龄和工作时间不与待遇和晋升挂钩;
停止6级业务能力工资的考核点;
二、以普通员工为前提进行培养和有效利用:
专门人才的培养: 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具有能够自行设计课题并解决该课题的能力; 具有推动事业发展的领导能力; 具有能够以世界为舞台有效发挥作用的意志和实行
四、“挑战计划”:
•人
•挑
•战
•三项改革
•计
•划
•五大主题
•才
•“挑战计划”以环境的结构变化为基础,以多样性和创造性为核心,其目标是“建立一 •个拥有多样性人才的企业,这些人才能够在多样化的领域中,发挥创造性的同时充 •满活力地进行工作“。
三项改革:
•第一
提高骨干职员的积极性、生产效率和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结 构;
丰田方式精益生产
引言
丰田精益生产的特点:后拉式生产取代推动式生产,追 求零浪费。
•看板 •前工序
•看板
•看板
•前工序
•前工序
•拉动式生产
•看板 •最后工序
•销售
精益生产的外延:
采购上:精益化采购 销售上:精益化营销
丰田营销理念:
制造商
顾客 经销商
顾客第一 经销商第二
制造商第三
•精益生产的精益思想可推广应用于各个领域
柔性生产线
能根据生产人员的能力随时调整、改变生产线,避 免出现多余人员。
二、“三及时”
“及时”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所谓“三及时” ,就是“将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按需 要的数量供给给每一工序,保证要什么及时 给什么,需要时及时送到,要多少及时给多 少”。
三、智能“自働化”
自动化 —— 手工作业加工向机械加工的转移 自働化 —— 赋予机器以人的判断力,自停控制
丰田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便告别了 那“过时的组织结构”实现了向“为了成功的组 织”的转变。
三、“舶来品”制度:
1951年,丰田英二到美国的福特工厂取经。 1953年2月,“好产品,好主意”的全员改善活
动拉开了帷幕。 最初的一年,收到各方面的改善仅仅183件; 到1955年,达到1000件; 到1965年,达到10000件; 从1968年至1980年,共征集改善建议430多
•产品研发周期降到14个月 •混合动力技术走在尖端
•改善制度
•奖励制度
丰田宪法
“能使经济增长经常保持辉煌业绩,这并不容 易。如果企业家掌握独特的经营哲学,并将 其渗透到企业组织最底层的话,在经济低潮 时就会有很强的抵抗力,景气时期的发展能 力便会更加出类拔萃”——日本经营专家上野 明。
1972年,丰田制定了《丰田基本理念》,记 载了丰田的经营哲学,明确了丰田的社会使 命,表明了顾客、公司职员、交易客户、社 会和股东的利益,以及如何实现《丰田基本 理念》等,可谓之“丰田宪法”。
生产现场的浪费:
生产现场的浪费主要是指生产上的“只会提 高成本”的各种因素。像过多的人员、过多 的库存、过多的设备,它们一旦超出需求 量,就只能提高生产成本,并且还会因为 这种浪费派生出二次浪费。
生产过剩的浪费:
生产过剩的浪费就是指由产品的库存而消 耗的人力、财力、设备。但这种生产过剩 的浪费产生另一种新的浪费或二次浪费后 ,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企业的生 存和发展。
二、快速发展
•单 位 : 万 辆
•陆地巡洋舰鼻祖 巡洋舰BJ
•第一代皇冠
•第一代花冠
•第一代佳美
•丰田F1赛车
•凌志ES300
第二篇:丰田生产
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Just In Time(JIT),意为“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 ,生产所需的产品”。
作为一种生产管理技术,精益生产能够大幅度减少限 制时间、作业切换时间、库存、低劣品质、不合格 的供应商、产品开发设计周期以及不合格的绩效。
方法,收集他们意见,并对解决途径取得一致共识。 即决策过程中的“协商、疏通与服务”。
•全向沟
通
•LT(Learning Team)活动流程图
•现状调查
•确定目标
•分析原因
•分头调 研集中汇 总
•总结反思
•固化巩固
•互查互 纠 •集中通 报
•各抒己
见
•多方论
•沟通交 证
流
•辩论趋 同
•各施己 长
•各负其
•找出 原
•因点 (POC •直接)原因 •原因 •原因 •原因 •原因
•根本原因
•基本因果调查
•4 .5个为什么? •调查根本原因
•5.对 策
•6.评估对策成效
•7.把新流程方法标准化
四、活用“看板”
看板,是一种传递信号的载体,指各现场的 负责人将各自的作业内容写在现成的纸张等 上面,挂在工作场地,使每一个作业者都能 一目了然。
丰田的企业文化
•丰 •田 •宪 •法
•追求创新 •丰田企业文化 •愈战愈勇
•关 •注 •人 •性
一、追求创新
福特的“大规 模生产模式” 不适用于日本
改进福特的 生产体制
设计制度, 鼓励员工创新
JIT生产模 式
•如今,备受瞩目的“流程再造”,本质上就是本着“精益生产模式”重塑企业组织结构 ,可以说“JIT生产方式”相对于“大规模生产模式”是原创性和革命性的创新。
八大浪费:
工人动作研究
遵循准时化的原则,由顾客需求拉动生产
▪ 前道工序的售出情况也就是最终工序的使用情况。 ▪ 零库存、零距离、零缺陷。 ▪ 整个供应链以同一生产节拍(即最终产品的销售速度 )来一个一个地生产,供应。
•看板 •前工序
•看板
•看板
•看板
•前工序
•前工序
•后拉动式生产
•最后工序
•销售
万件。
※无止境的全员改善
周朝时,文王问姜尚怎么样才能成为明君?姜太 公曰:“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 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治国如此,办企业亦然! ——这也是丰田改善制度所追求的境界。
全员改善活动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 情,又营造了团结友好的气氛,还为公司节省了 一笔巨大的开支。
•注:QCD即Quality品质、Cost成本、Delivery交货期。
一、管理12要诀:
•9
•1 0
•1 1
•1 2
•管理要有明确的目的
•管理必须确定想达到的目的,并选用适合的方法 ,运 用分析数据做出判断,以更有效率地进行经营运作。
•管理就是防止重复犯错
•在吸取失败的教训之后,重新制定操作标准及程序,确 立一个标准化章程,避免失败再次发生。
不正常情况;出现故障就立即自动停机
—— 防错装置的使用 —— 操作人员有停线的权力
•自働化八种常用方法
•一个流 目视管理 •工作标准化 现地现物 •全向沟通 5W
一个流
❖零件一个一个地经过各种机床设备进行加工,移动不是 一批一批; ❖作业人员随着在制品走,从作业区的第一个工序到最后 一个工序都是该作业人员走; ❖工序间几乎没有搬运距离,也没有在制品; ❖不良品一旦发生,就可立即发现(哪一台,哪一作业者)。
丰田模式
•丰田历程
•丰田未来
•丰田生产
•丰田用人
•丰田文化
•丰田营销
•丰田管理
第一篇:丰田历程
一、艰难起步
1910年,丰田佐吉到美国旅行,开始了丰田汽车救国的梦 想;
1930年夏天,丰田喜一郎设立汽车研究室,为丰田汽车的 发展迈出了不平凡的第一步;
1933年,丰田喜一郎设立汽车部,开始了丰田制造汽车的 历史;
•工作标准• 化
•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
•标准化: • 为适应科学发展和管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
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
•目视管理
•定义:
• 是指用于工作场所,让人们一眼即可看出应该做什么
,以及是否有异于标准的情况发生的任何沟通机制。是 指所有种类的实时信息显示设计,以确保作业与流程的 快速且正确执行。如看板,各类目视化制度,文件,视觉 信号系统等。
1997年,时任总经理的奥田硕再次修改“丰田
丰田宪法:
一.遵守国内外的法律及其精神,通过公开且公平的企业活 动,力争成为受国际社会信任的企业市民;
二.尊重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与习俗,通过扎根于各地的企 业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管理是督促和协助下属
•管理者的工作目标都必须通过下属才能实现,上司目标 的完成完全是靠下属努力的结果。
•管理就是系统协作
•管理就是当部门难以独立解决问题时召集关系部门,确 认项目、分配对策、调整服务机能,系统协作。
二、“球队型”组织:
丰田的组织把足球运动的原理运用其中,在 企业内不仅保持着等级制度,而且在权力委 托、政策决定、传达及横向合作等方面也能 十分顺畅地加以进行。
•管理是择重先行
•为了设定的目标值,优先处理重点项目,根据实际分析 数据,了解项目背景,以重点导向来积极推动管理循环
•管理是现象内因的管理
•管理不是问题的善后处理,是找出不良现象的真正原因 且能解决。